侨商:中德两国交流合作的摆渡者

2021-06-22 07:32陈婕洺
今日中国 2021年6期
关键词:侨商中德两国

文|杨 宁 陈婕洺

前不久,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德国与中国双边贸易额显示,中国连续5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影响的速度超出预期,德国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工等多个行业从中受益。

在德侨商不惧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短期困境,持续推进两国的交流合作。

高位运行 推进交流

自疫情暴发以来,各国交往节奏被迫放慢脚步,然而中德合作仍保持着“高位运行”。在德侨商为推进中德发展,不断地协调国内外资源,为推进双边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德国侨商会主席杨明说,在德侨商不仅增进了两国对彼此的了解,而且还促进了两国高科技人才交往,促使双方在技术领域稳步合作。

德国侨商会执行主席黄仁国也指出,贸易行业的许多在德侨商需要频繁来往于两国,因而对双方的国家政策、投资信息、贸易规划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据此及时做到信息互通,推进双边业务。

黄仁国说:“除了信息互通,德国侨商会还推进中德政府及社团间的交流与互助,或将欧洲的先进技术带回中国,为祖(籍)国和家乡牵线搭侨,实现合作共赢。”

“疫情暴发初期,德国曾出现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当时,有一批在德侨商凭借自身在两国的人脉与资源,及时抓住商机成功转型做口罩等防疫物品的进口工作。”杨明说,当时德国卫生部也曾出面与在德侨商接洽防疫物品的采购事宜,但因为中国制造的口罩与德国的认证标准存在差异,导致侨商们在进口口罩后还需进行繁琐的认证工作。

不过,在杨明看来,国内的生产质量已与国际接轨,接下来德国侨商会将继续推进两国在标准上的对接,进一步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

不仅如此,德国侨商会同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欧博迈亚集团保持常年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长期以来推进了该企业开展对华合作业务。欧博迈亚交通集团是德国高铁设计监理的知名企业,在德国参与众多高铁项目的设计、监理和建设。该企业为中国铁道部选定的参与中国高铁建设的德国企业之一。参与了广州高铁站、京广高铁的武汉-广州段(武广线)、温州-福州(温福线)等的设计监理,并同中国铁建、中铁三院,四院有交流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王朔分析中德双边贸易合作连创新高,主要基于三大原因,即一是中德贸易优势互补性高。德国凭借先进制造业,抓住了中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不断扩大开放的市场机遇,由此促进两国产业链的相互衔接;二是两国皆重视制造业发展,因此双方在制造业领域合作紧密;三是德国对华合作保持开放态度,在出口贸易、对华投资、项目合作、市场开拓、技术交流等领域,相比欧洲其他国家,德国一直保持务实合作的开放态度,中德间的投资和贸易较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

科技合作 潜力无限

2021年,中德两国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了科技合作联委会第25次会议,双方都希望科技创新能为中德合作起到引擎作用,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合作交往,扩展合作渠道。

“在德侨商目前的主要日程之一,就是将德国上千家的各行业‘世界冠军’与中国进行对接。疫情期间,德国侨商会也一直举办各类线上会议,持续推进各项活动的进程,不会因疫情影响而停止工作。”杨明说,德国侨商会原计划在2020年继续推进中国工信部、中国工业联合总会、吉林省政府在长春与德国全球市场领军企业(世界隐形冠军)大会组委会,合作举办“首届世界隐形冠军及中国单项冠军大会”的工作。受疫情影响,大会举办延迟,目前计划近期确定举办时间,各主办方仍在继续推进准备工作。

德国华人华侨联合会主席李阿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两国的交流模式已逐步从互补转向竞争。

“据我所知,有很多德国专家在科技领域上保持对外交流的开放态度,也愿意与更多来自中国的专家交流合作,从长远看这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李阿平说,“有部分德国专家受限于国内严格的隔离措施,无法及时重返中国继续各类项目,他们希望疫情尽快结束,让交流合作更为顺畅。”

目前,德国侨商会的企业正与德国(Arena)氢能源与氢燃料电池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开发“全球数字单氢社会投资平台”。黄仁国说,德国在氢能源、氢燃料电池、精密仪器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他们希望能以数字方式与各国政府进行连接,对抗全球气候变化。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加强中国与欧洲国家在此领域的合作发展,并联合腾讯、华为等企业,扩展数字平台。

黄仁国表示,侨商会一直致力于将德国的高新技术引入国内,虽然近些年德国少数政客对中国企业并购某些德企较为敏感,认为会对德国的核心技术造成严重威胁。但总体而言,德国企业十分愿意与中国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一致认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21年5月17日,德国赛奥思生物科技正式在上海挂牌 图/受访者供图

生物领域交流 取长补短

5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权,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据悉,这是第一个获世卫组织批准的非西方国家生产的新冠疫苗。

“德国境内的舆论风向对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疫苗仍保持观望态度。”黄仁国说,“虽然这款疫苗目前仍未在德国普及,但未来两国若在疫苗标准层面上能实现互认,或能进一步推广这款国产新冠疫苗。”

李阿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实际上促进了中德在生物领域上的合作。比方说受限于两国各自的防疫措施,许多中国病人无法及时来到德国进行治疗,导致部分德国医疗机构因失去广大的中国病人而陷入困境。”

“疫情之前,该领域的德国专家未曾想过要将他们的生物治疗技术带到中国。但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他们从前的认知与规划。据我所知,德国拉尔思科医疗集团近期正式在上海挂牌,并准备将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生物医疗技术带到中国。”李阿平说。

德国拉尔思科医疗集团中国区负责人杨林说,“中德生物领域有一定差距的,在‘硬件’上,很多国内的实验室不论是从设备、规模还是环境上,比德国的实验室还完善和先进。国内需要加强的是‘软件’,这里指的‘软件’可以是细胞制备工艺流程的软件或事其他纲领性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生物领域的知识产权。”

杨林希望中德两国企业能够深入交流、加强合作,以此降低中国在生物领域的投资门槛,推出真正物美价廉的医疗产品,实现合作共赢。

猜你喜欢
侨商中德两国
张家港市侨商会正式成立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共话发展
中德两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比较研究
国际双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借鉴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两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