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破解生态和民生“双保”难题

2021-06-22 07:32杨双双
今日中国 2021年6期
关键词:北碚区民宿生态

文| 本刊记者 杨双双

2020年6月1日,缙云山黛湖整治后对外开放

走进位于嘉陵江畔的缙云山,群山合抱、绿波荡漾,这里是重庆主城区的“绿肺”,有着“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而这里曾经因为紧邻城区、多头管理、发展受限等影响,村民一度“靠山吃山”,农家乐无序粗放发展,私搭乱建、违规经营“蚕食”林地,是中国部分自然保护地保护与民生矛盾的缩影。

2018年6月以来,重庆市北碚区对缙云山开展环境整治,拆除违规建筑、生态搬迁、修复自然生态、谋划产业升级,逐渐走出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

人要下山 为环境减负

缙云山山上是自然保护区,山下是重庆城区,外围是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区叠加”,在中国特大城市极为罕有。2019年4月,重庆市北碚区启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试点工作,坚持“人要下山,为环境减负”。

“这次生态搬迁搬了203户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在搬迁中,我们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和选择,提供退地进城和异地迁建两种搬迁方式。”北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章榕介绍,他们对自愿转户到城镇生活,且放弃生态搬迁建房权益的居民,由集体经济组织给予一次性补偿,搬迁户自己购买住房。对愿意继续在农村生活的居民,统一在保护区外规划建房,建设费用按当地成本造价计算并由搬迁户承担。同时,签订搬迁协议将原住民的承包地、集体林地及自留地等土地权益全部收归村集体,给予一次性生态搬迁补偿。

“我们开展生态搬迁,主要目的是为自然保护区减负。原来这些违章建筑拆除之后,我们都生态修复成公园,把缙云山的美好景色还给老百姓。”重庆市北碚区委办公室副主任穆利文向记者介绍说。

同时,章榕表示,“我们从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开始,就坚持保护生态和保障民生同时推进。生态环境是生存权、发展权的重要方面,人可以不工作,可以不问世事,可以隐居山林,但是空气、水、环境是谁都必须拥有的。”

现在,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进一步提升了缙云山的“颜值”和“气质”,山下北泉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柏林村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外,当地组织开发巡山守卡人员、森林防火应急队员、居民点保洁员、缙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和服务人员等公益就业服务岗位,举办创业培训和再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不同年龄层次、技术层次的定制化就业岗位,每年投入500余万元人民币,帮助300多人实现就业。

文亮在黛湖打捞漂浮物 图/杨双双

修复生态 重现山青水秀

“以前这里都是酒店,附近的环境非常恶劣。生态修复后,湖面上垃圾漂浮、湖水呈黑褐色的情景一去不返。”家住在重庆北碚区的李先生在缙云山黛湖的步道上散步时说。

据穆利文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起,围绕黛湖建起了不少酒店,随着酒店规模逐步扩大,黛湖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2018年6月,重庆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2019年5月,黛湖周围包括云登酒店、金湖湾度假村、大罕宫酒店等大体量建筑全部被顺利拆除,累计黛湖周边建筑1.62万平方米。

黛湖区域生态修复工程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其中陆地生态修复面积4.2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及其他2.3万平方米,主要包括黛湖库型修复、湿地治理、水生植物及乔木栽植、滨水栈道及人行步道建设等内容。

在修复过程中,结合缙云山地理环境、气候、植物生长规律,依托缙云山生态和景观价值,加强林相、色相、季相设计,整合黛湖沿线水系、山林与动植物资源,通过恢复湿地水文,增加湿地植被覆盖面积,恢复生物多样性,建设高效的“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打造“缙云山生态修复的样本”。目前,该区域生态修复工作基本完成。

“现在我在黛湖打捞漂浮物,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够零用钱了。现在生态好了,水也清了,不用天天来。”今年55岁的文亮在竹筏上划着桨,打捞水中的树叶,他曾经在缙云山圈地养羊,因为发展养殖业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成了环境污染,后来他响应号召,自愿放弃养殖业,实施易地搬迁。如今,当地政府不仅给文亮解决了住房和环保问题,同时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

如今的黛湖碧波荡漾,湖底绿藻参差,周围绿树成荫。“在这里走一走,身心舒畅。”游客们对升级改造后的缙云山赞不绝口,纷纷拍照留念。

升级民宿 力促青山变金山

临近6月,纯净悠然的缙云山上,暖阳和山间轻雾交织,孕育出满山青翠欲滴的梅果。在孙德红的带领下,游客们拎着小篮,穿过茂密的竹海,摘下丰硕的梅果。

今年43岁的孙德红,祖祖辈辈生活在缙云山里,是网红民宿“清欢渡”的经营者,被客人们亲切地称为“渡娘”。她说,“以前,我在缙云山景区卖过豆腐脑,20世纪90年代家里建起房子做起农家乐,那时每天都要跑到景区门口追车揽客,由于自身低端的设施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意越发难做。”

随着缙云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北碚区文旅委将“生态美”与“百姓富”两篇文章进行有机结合,积极引导缙云山传统农家乐向“特色、精品、高端”民宿的新型旅游业态方面转型发展,组织了像孙德红一样的农家乐老板到浙江考察学习,指导他们进行有序的改造升级。

“现在缙云山环境好了,民宿也改造升级了,大家都愿意来玩了。” 孙德红说,“客人住在这里,能体验原汁原味的山民生活,会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得到他们的认可之后,我更想把民宿做好了,未来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住在这里,不仅能看到自然的田园风光,还能尝到新鲜的生态食材。白墙黛瓦、松竹环抱,远眺群山,安逸得很!”重庆市区的孙女士来到两天了,仍然难掩兴奋。不少客人慕名前来,每到周末一房难求。据悉,清欢渡2020年营业额达到200多万元,利润突破100万元,增长约4倍。

此外,小山丘、金家沟、柏林春晓、远山有泉等精品民宿相继落户缙云山片区,成为北碚区文化旅游的一抹亮色,也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缙云山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据统计,缙云山上共有511人从事民宿旅游业,更多的村民像孙德红一样吃上了生态饭。绿水青山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猜你喜欢
北碚区民宿生态
孪生院子民宿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我们的制度”云主题馆上线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重庆市北碚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你是民宿达人吗
重庆市北碚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RS和GIS的重庆市北碚区城市扩展规律研究与预测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