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三部曲,到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相关办法,再到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政策......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鼓励科技创新、鼓励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激励科技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中电科十四所所长 胡明春
着力营造与新时期创新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一些基础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短板弱项”风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铸牢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主要手段。其中,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还必须要有机制和人才。要着力改革我国的教育、科研体制,着力解决制约创新的诸多短板弱项问题;要从政策法规上引导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产权保护,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三江设计所型号总设计师、科技委主任 胡胜云
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科技评价制度,可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极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益。
人才不仅需要物质待遇,更需要精神鼓励。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科技创新评价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将科技人员引向为国家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发展作贡献的方向,潜心工作,大胆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华荣
建议股票激励政策更好地发挥实效
长安汽车曾是大型汽车央企股权激励改革获批的首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当解禁日股价≤授予价格时,被激励对象已出现亏损,但按现行政策仍须承担个人所得税;而当解禁日股价≤授予价格时,被激励对象股票数量越多,额外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就越多、损失越大。因此,为了公平税负,遵循个人所得税计征的基本原则,对限制性股票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相应的改革,出台补充政策,新增以限制性股票解禁日价格与授予价格的价差收益计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纳税人可在补充政策及现行政策中,自行选择计征个人所得税。
全国人大代表,盘江煤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华
提质增效将是“十四五”期间重中之重的工作
盘江煤电集团将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煤电主业,壮大规模,提升在全省的占比。围绕煤电资源转化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构建煤电联营新机制,提升电煤保供能力,为全省工业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能源支撑。聚焦提质增效,作为传统能源企业,提质增效将是“十四五”期间重中之重的工作。聚焦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抓好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湘电集团电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周玲慧
加强基础研究,助力科技创新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离开基础科学,创新终究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创新生态。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社会上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持之以恒地加大资源和人才投入,吸引世界一流人才聚集。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组织高水平科学家、企业技术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凝练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同时,要改革评价体制,建立符合基础研究的探索性特点和规律的创新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此外,还应当健全投入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管理方式,促进成果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王立峰
科学分配基础科研经费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实现科技自主自强的关键。一个领域一个方向有它的高潮期,有它的低潮期,在低潮期拿不到经费的,很可能会影响到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持续性,实际上也就很难做到“十年磨一剑”。科学分配基础研究经费,对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要持续支持,适当增加“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比重,支持科研一线工作者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实现关键核心领域重大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原所长 王容川
完善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
目前大多數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评机制中,没有与科技成果转化挂钩的指标体系。首先需要完善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把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
另外,要完善重大项目协作体系。比如,可以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体性战略联盟,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需求传导型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促进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油党委书记 周强
持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
深化改革,加快中国航油的发展,是推动中国航油向世界级目标企业进军的一个重要保障。改革重在行动,中国航油将会继续坚持以改革强基础、增活力、提效率,把深化改革和促进加快发展两个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中国航油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战略作用和国有企业的压舱石作用,以分层分类统筹协调推进改革为主,来不断地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质量和效益。其中,要创新发展,要遵循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规律,鼓励各个单位先行先试,切实深化三项制度的改革,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包括要鼓励结合实际,要推动更具创新性的改革举措,来持续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张英
加大基础研究,加速成果转换
首先,要加大基础研究,坚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在创新资源配置上更高效、开放、集聚和长期稳定,避免经常切换热点。其次,要加速成果转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加快新技术规模化应用。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人才强基工程,特别是提升STEM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分级分类、精准支持,持续优化奖励激励机制,花更大力气解决好人才后顾之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丁奎岭
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我国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需要奋起追赶,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下一步,应当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未来十年将基础研究在全社会R&D的投入比例,从目前的6%增加至10%以上,加快实施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对于具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和基础研究项目,在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放宽经费使用年限,比如采取“5年+5年”的模式,促使更多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彦宏
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建设,让更多人实现高质量就业
当前,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开始重塑社会就业结构。然而现阶段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体现在人工智能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远远无法满足新就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对此,建议引导校企联合,支持龙头企业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共同打造面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等课程;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新职业论证开发,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和推广,及时将新技术用于学生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评价中。
全国政协委员,新華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傅军
高度重视调动和保护核心技术人员研发攻关的积极性
应持续加大国家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GDP中用于研发活动的经费比例,继续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奖补政策。高度重视调动和保护核心技术人员研发攻关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加大顶尖科技人才的引进,选好用好技术领军人才,鼓励他们采用技术成果加股权、期权分配等方式进行分配改革。在继续发展应用技术、实现
“弯道超车”的同时,在“十四五”期间确立100项重大技术攻关计划,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以抢占未来世界科技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