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华
【摘要】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发展小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个性特长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笔者一直重视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让自己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通过小学生自主确立目标,让小学生自由选择活动课内容,积极探索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等途径和方法,以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发展;个性特长
小学数学活动课对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笔者一直重视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积极探索数学活动课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优秀人才。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对发展小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说明了教育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应是由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培养各种特出人才。而且新课程改革倡导要重视学科活动课,现行的数学教材编入不少相关主题性的小学数学活动课内容。数学知识面比较广泛,接近生活实际,活动课既可以扩展知识,将重点划分出来,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注重将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活动课的知识方面,既有书本的基础知识,又有关于知识外的思维能力培养,这样可以让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可以有计划、有条理地因材施教。在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安排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事情,在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上得到不断的提高。小学数学活动课,既可以在常规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开展,也可利用课外時间里进行。活动课是发展小学生个性特长的其中一种形式,而要实现目标则多措并举。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多种形式的结合,例如,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画一画、算一算,等等。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笔者解读认为“个性”应包括小学生的学习个性,是指小学生个体差异上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素质,学习思维方式等;“特长”是指小学生个体的才能优势。无论是“个性”,还是“特长”,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围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这一项重要任务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课。小学生个性特长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课外知识的拓展。因此,有人提出“课内是掌握好基础知识,课外是发展思维空间能力”的观点,这就说明活动课是充分发展小学生个性特长的主阵地之一。
二、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发展小学生个性特长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
活动课教学要充分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遵循一条教学原则:告诉小学生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种多样,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个说法的思想基础就是民主意识,尊重每一个小学生就是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个性。活动课教学就是教师在尊重小学生个性的前提下,结合教材,联系实际、其它学科,引导小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引导小学生去验证所学过的知识,从而使小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了解教材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接触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概念之后,教师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调查、收集全班学生的身高、生日等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出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对表中出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表述,最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中,小学生可以开放性地实施活动内容,且在分工合作中体现自己的特长,如采访、研究、绘制图画、文字表达等。可见民主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小学数学活动课发展小学生个性特长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让小学生尝试确定活动课的目标
教师作引导,让小学生自己设计活动课,首先让他们尝试设计活动课目标。“目标”是导向维,在目标的导向下,引导小学生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选定活动内容、安排活动过程就迎刃而解了。例如,活动课《数学灯谜大家猜》,设计目的:(1)在猜灯谜活动中熟悉数学名词,进一步了解其概念并学习猜谜知识。如二四六八十(无独有偶)、20÷3=(陆续不断)、从最后一个数起(倒数)、八分之七(七上八下)等有趣的数学灯谜知识;(2)丰富学习生活,开发智力,增加乐趣,培养情趣,有益身心。这样创造条件,以小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由发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一种轻松、自由、愉快的民主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二)让小学生自由选择活动课的内容
让小学生自由选择活动课的内容。只要和数学有关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选作活动课的内容去进行探索或验证,如身边的数学知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材中的问题。通过突出活动的实践性,更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及个性特长。从教材中选择的一个数学问题作为活动内容,活动中引导小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寻求答案,就可使小学生不局限于课本教材知识,渗透各学科扩大求知面,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从中掌握新知识。就从教材中选问题验证或探索而言,有的学生从数学史方面选问题、有的学生从生活购物、经商或生产方面选问题等,这都说明了小学生在选择活动课内容上都会凸显其个性和爱好。小学数学活动课可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要求,适应每个小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动”有所得。
(三)活动课注重“创新教育”,从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校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活动课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战场之一。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是创新意识,它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因此,教师利用活动课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从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无疑是一个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