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晓东 蒋卫阳
从1949年5月9日创刊,到在艰苦环境中奋发有为,到改革大潮中描绘时代风云,再到新时代从一张报纸迈向一个集团的飞跃,《浙江日报》始终贴近群众、为百姓发声;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用新闻推动社会的进步,体现党报人的责任与担当。浙江日报报史馆在《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兴建,2019年5月7日正式开馆,全馆展出面积为430平方米。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修葺一新的报史馆不仅成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员工参观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成为社会各界从党报发展史中学习党史,以史鉴今,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的重要窗口。
走进浙江日报报史馆,映入眼帘的便是“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几个雄健有力的大字,馆内展示的一件件办报老物件、一篇篇优秀新闻作品、一帧帧历史老照片、一位位老报人的影像资料……犹如一幅波澜壮阔又触手可及的立体画卷,记录下《浙江日报》创刊以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和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沧桑巨变——
1949年5月9日,《浙江日报》诞生于新中国的第一个春天。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进驻位于杭州众安桥的原属国民党的东南日报社。解放前,在东南日报社内部有几名中共地下党的同志,他们很好地发动了群众,保护了一些重要资产,为我党5月7日正式接管该报后仅仅2天时间就出版《浙江日报》作出了贡献。当时东南日报社有两台在那个年代比较先进的印报机——32寸轮转机。国民党在逃台过程中,曾经将其中一台装船运往台湾,结果这条船在舟山海域沉没,这就是“太平轮”事件。消息传来,地下党同志组织工人向资方请愿,要求不再将另一台32寸轮转机运往台湾,“这台印刷机再没了,我们就没饭吃了”。在工人们的强大压力下,另一台印报机保留下来,为《浙江日报》的出版立下汗马功劳。
194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军管会派赵扬为军代表,率南下新闻干部分队接管东南日报社,并着手创办《浙江日报》。省委决定,陈冰任浙江日报社社长兼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赵扬任《浙江日报》副总编辑。陈冰是战地记者出身,到浙江日报社工作以前曾任《大众日报》副总编辑、新华社三野总分社社长等职,是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新闻工作者。
1949年5月9日《浙江日报》创刊号
1949年5月9日,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正式创刊,一张属于浙江人民的崭新的《浙江日报》诞生了!创刊号发行8900份。第一个报头是由姬鹏飞题写的,杭州解放初期他曾担任浙江省军区政委。
呱呱坠地时,《浙江日报》仅有职工两百余人,机构设置上也只有社长室、编辑部、采访部、通讯部和经理部等5个部门。省委高度重视浙江日报社工作,1949年6月1日,决定成立省委党报委员会,由省委书记谭震林亲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姬鹏飞任副书记。6月4日,省委又发出《关于加强报纸通讯工作,实行全党办报的通知》,决定由省委、军管会及市委各部门,各指定1-3人担任《浙江日报》通讯员,以弥补办报力量的不足。省委书记谭震林、副书记谭启龙等领导不但多次到报社指导工作,要求省委各部门更加重视报纸这个“最好的工具”,还亲自为《浙江日报》撰写社论,指导全省工作。
在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浙江日报》迅速成长起来,截至6月18日,通讯员总数达到583人。6月18日那天,还成立了以陈冰为首的第一届浙江日报社社务委员会。就目前能够查到的资料看,这是浙江日报社第一个正式的党的领导机构。
《浙江日报》创刊初期,即对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新闻进行及时报道,比如“象山半岛残匪肃清,浙江大陆全部解放”的报道、“打击银元投机”的报道,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士气。特别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副总编唐为平作为特派记者赴北京采访开国大典,他采写的通讯《人民首都第一天》《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地》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据1949年底统计,《浙江日报》当年平均期发数为30630份,已达到创刊号发行数量的3.44倍,《浙江日报》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在当年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报社的同志对党报工作甘于奉献,奋发有为,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有影响力的报道,使《浙江日报》成为全国省报中的佼佼者。1958年,毛泽东主席给广西主要负责同志写信,他写道:“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几份地方报纸,是编得比较好的,较为引人看,内容也不错。”毛主席说的几份地方报纸,就包括《浙江日报》。其实,这并非毛主席第一次就《浙江日报》作出指示。1957年12月27日,正在杭州的毛主席给胡乔木写了一封信:
乔木同志:
这里有一篇报道,一篇特写,一篇社论和几张照片,可以看一下。人民日报似可转载。请告新华社注意报道除四害和卫生运动。
回到家,妻子正在电脑上弄什么东西,没有理他。他心里发虚,主动搭话,妻子则是淡淡地回应。等妻子离开书房去淋浴,他心里紧张地瞄着妻子忘在电脑桌上的手机。淋浴的的哗哗声刚一响起,他就悄悄过去,快速翻看着手机内容……
毛泽东
十二月廿七日
这里所提及的文章和照片,就是指1957年12月27日《浙江日报》刊登的由记者张金庄采写的《吴兴南浔已成“无蝇镇”》等一组报道和相关照片。同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上述报道。
毛主席为什么会对消灭苍蝇的报道特别感兴趣?原来,他当时十分关心“除四害”的问题,“四害”之一,就是苍蝇。他看了《浙江日报》刊登的“南浔无蝇”的报道后很高兴,认为消灭苍蝇有了一个榜样,就有说服力了。如果消灭蚊子也有个榜样,就更好了。当时正在杭州的毛主席听市委领导同志向他汇报说,杭州市上城区小营巷居民区基本消灭了蚊子,居民们晚上睡觉可以不用挂蚊帐。毛主席听了更加高兴,于是就有了1958年1月5日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的事。那天,他还视察了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就改良旧式农具,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还亲自扶犁耕地。
毛主席到小营巷和省农科所视察,当时并没有记者跟随采访。但是,报社领导意识到,毛主席第一次在杭州公开露面、视察,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新闻!于是,在请示省委领导后,报社派出记者庞佑中、吕韶羽,以事后补访的形式分别到小营巷和省农科所采访。两路记者不负重托,深入细致地采访了与毛主席接触过的干部群众,在文章中真实地再现了毛主席视察的每一个细节。1958年1月24日《浙江日报》第一版和1月28日《浙江日报》第一版,分别刊登了《毛主席在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毛主席在杭州卫生模范居民区》(与新华社记者合作)两篇报道。在当时全国地方媒体中,《浙江日报》是第一个报道毛主席视察地方活动的。两篇文章写得生动传神,毛主席的音容笑貌和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之情跃然纸上。后来,文章还被收入了浙江省地方小学课本,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小时候都学习过,至今难以忘怀。
1958年1月24日,《浙江日报》第一版刊登《毛主席在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报道
1958年1月28日,《浙江日报》第一版刊登《毛主席在杭州卫生模范居民区》报道
从创办开始,《浙江日报》就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想尽办法贴近群众,竭尽全力走到人民中间去。1951年,报社总编办起草了《关于报纸通俗化改革的初步意见》,提出“总的要求:使初识文字的人(相当于小学毕业的人)能看懂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稿件,使不识字的广大群众能听得懂。把我们的报纸变成广大群众(包括干部)所喜闻乐见的教科书”。那时,社会上文盲率比较高,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得懂,《浙江日报》经常会刊登一些连环画,让看不懂文字的人可以通过看画了解时事;那时还在全省组建了几千个基层读报组,让识字的人把报纸读给不识字的人听。
贴近群众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并且诚恳地接受他们的批评。在1950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那年7月26日,报社有3名记者到杭州一家电影院去看电影,由于票子不好买,他们就随着人流挤进了电影院。这个情况被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公安局的同志发现,找到其中一人,了解到他们是浙江日报社的职工。公安局的同志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后,还给报社写了一封信反映情况。收到这封信后,报社在核实相关情况后,于8月8日在《浙江日报》上以《坚决反对不遵守革命法纪的错误作风——两位通讯员来信批评本报三同志不买票子看电影》为题,原原本本地刊登了这封长达千字的群众来信,信后还刊登了以本报社委会名义向全社会作出的公开检讨。
《浙江日报》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省委的正确领导,同样也离不开一代代报人的艰苦努力。他们一代教一代,一代带一代,薪火相传,把浙报人优秀的品格注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基因。“凝聚向上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正是这群有着相同基因人的共同追求。
浙报集团值得一说的优秀人物太多了。老报人徐永辉,1930年出生,是《浙江日报》高级记者。他自1950年初进入报社工作以来,已在新闻摄影领域默默耕耘了七十多个春秋,被誉为中国“跟踪摄影”第一人。他历经数十年跟踪拍摄的反映“翻身雇农”叶根土一家解放以来巨大变化的新闻摄影作品《一户农家半世纪》,于2000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同名“跟踪摄影”作品集于2001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像这样历经几十年跟踪拍摄的作品,还有《“红色状元”陈永庆》《“上海知青”孙桂珍》《“枯木逢春”娄玉妹》《“种田干部”钱雪林》《“扫盲模范”李招娣》《“红星闪闪”陈启达》《“翻身工人”钟兆年》……这些作品,跟踪拍摄的时间短的有三四十年,长的达到六七十年。
徐永辉把镜头对准劳动人民,坚持做到“人到农村,心到农家”,真心实意和农民交朋友,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一辈子执著追求“用相机写史”的愿望,不遗余力地记录现实,为民立传,为党存史。他的作品既有高度的思想性,也有鲜明对比的社会性,老百姓喜爱他的“跟踪摄影”报道。1994年,徐永辉受邀携“跟踪摄影”作品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主持人倪萍拉着他的手,向海内外亿万观众介绍了好几分钟。在新闻生涯中,徐永辉曾8次到周恩来总理身边拍照,周总理对他说的“多拍群众,多拍劳动人民,做一名出色的好记者”,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1974年出生的俞佳友,被读者和百姓亲切地称为“为民记者”。多年来一直践行“新闻为民”的俞佳友,在当记者以前干过农活、扛过枪杆,无论干什么工作,他始终拥有一颗真诚为民之心。2009年,浙报集团派他到丽水市青田县万阜乡挂职。在浙南深山工作的两年半时间里,他起早贪黑,和乡村干部们一起琢磨如何让当地群众尽早脱贫致富,终于打响了“刘基菜园”高山蔬菜品牌,使3200亩高山蔬菜成了乡亲们最大的“钱袋子”,2000亩挂果杨梅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0年前的2000余元增长到如今的20000多元。当他2011年结束挂职时,乡亲们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
2011年,俞佳友被中宣部树为全国宣传战线先进人物典型。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并列席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俞佳友挂职结束回到杭州后,《浙江日报》在2011年夏天以他的名字开出“佳友民情快车”专栏,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坚持在第一线发现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联合各界力量捐助款物上千万元,为3万多名求助者雪中送炭。
报社大院内的报春亭,有书法大家陆抑非先生题写的一幅对联“墨海润健笔,挥洒年年春色;笺山倚雄风,造就代代报人”,这正是对浙报人薪火相传的最好注释。
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始企业改革的省份之一。当年,正是《浙江日报》的一篇著名报告文学《企业家的歌》,为步鑫生的改革正了名。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的步鑫生在厂内推行改革措施:奖勤罚懒;多干多得、少干少得;变坐等客户上门为到全国跑市场……企业效益上去了,但有些利益受损者不干了,他们纷纷写信给各级领导告状,说步鑫生“搞资本主义那一套”,一时争议声四起。1983年春,一支由浙报记者组成的采访队伍进驻海盐衬衫总厂。他们访厂长、问工人、找客户、下车间……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锐意改革的新时代企业家形象在记者们心中逐渐清晰起来。1983年4月26日,《浙江日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报告文学《企业家的歌》,充分肯定了步鑫生的大胆改革和创业创新精神,并指出这正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希望所在。浙江省委也明确提出支持和提倡步鑫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并决定发动全省各地联系实际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对改革的思想认识。
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这正是一张报纸的价值所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浙江日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省委工作的重心,充分发挥了党报的宣传、组织作用,很好地将省委的声音传遍浙江大地。《浙江日报》对中共浙江省委历次党代会的报道高度重视,从1949年第一次党代会,到2017年第十四次党代会,每一次会议都做了浓墨重彩的报道,如今,这些报道已沉淀为珍贵的历史记录。从“一五计划”到社会主义改造,从落实农业发展纲要到1956年浙江永嘉试行“包产到户”,从新安江电站建成到“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都是浙报人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日报》的关怀,每个浙报人都铭记于心。2002年12月24日,他刚到浙江工作不久,就专程来到浙报集团视察。他先后到钱江报刊发行有限公司、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和新闻大楼五楼照排车间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并详细了解采编、发行、出版等情况,鼓励大家把党报办得更好。第二年盛夏季节,他又冒着酷暑高温,到集团印发基地视察。
浙江日报报史馆展厅内景
从2003年到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开设了以“哲欣”为笔名的专栏“之江新语”,先后发表文章232篇。这些文章短小精悍,要言不烦,指导性强,深受基层群众和广大读者喜爱。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许多理论雏形,都可以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
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多次在《浙江日报》的报道、内参、报道计划上作出批示,对浙报集团的工作作出重要指导。他到中央工作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浙江日报》,还对一些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如对2010年8月11日《浙江日报》反映传化集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报道《我的企业我的家》进行批示,要求中央有关部门派人调研,总结经验。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内涵丰富,对推动浙江进入新世纪后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自“八八战略”提出后,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它作为浙江发展的总战略、总方针。《浙江日报》对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三角一体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腾龙换鸟 凤凰涅槃”等新思想、新要求,都进行了充分报道,使“八八战略”深入浙江干部群众心田。2017年,《浙江日报》还组织了大型系列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共发表8篇文章,每篇两万多字,这是《浙江日报》历史上少有的大制作,引发全省乃至全国关注。
习近平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一直关心着浙江的工作,惦记着浙江的百姓,记挂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他于2015年5月和2020年3月两次到浙江调研视察,《浙江日报》都派出记者随行采访,及时把总书记对浙江的亲切关怀和最新指示传递给广大干部群众。
进入新世纪后,2000年6月25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从一张报迈向一个集团。2011年9月29日,“浙报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浙报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家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省级报业集团,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
从2018年起,在新三年规划的指引下,浙报集团以“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为发展导向,积极探索“新闻+服务”的智慧化、智能化转型,推出了政务服务、智慧医疗等一系列智慧服务项目,并以打造县级融媒体联盟为契机,建设覆盖全省的现代传播体系。2020年,集团整体利润超过6亿元,稳居全国省级党报集团第一方阵。经营业绩的提升,最终是为了壮大传媒主业,掌握舆论主阵地。为此,近年来浙报集团在媒体深度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从建设传媒梦工厂,到实现数字化采编,再到倾力打造天目新闻客户端,集团不断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步伐。集团在短短几年内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并连续3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在新三年规划中,浙报集团进一步明确了媒体融合发展迈向深入的新路径,大力推进“内容品质化、媒体品牌化、传播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的“四化”目标,优化完善“一核多平台多集群”的媒体布局,朝着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时代一流传媒集团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