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差异性学习”到“国际见识增广”

2021-06-20 13:58曹蔚王洪喜沈云波BHANDARI.ABHIJIT
高教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机械教学模式

曹蔚 王洪喜 沈云波 BHANDARI.ABHIJIT

摘  要:文章对中外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行了机械类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差异性”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高校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革新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措施。将基于“差异性学习”和“国际见识增广”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纳入各个教学环节。综合利用多元文化元素,培养学生掌握机械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国际惯例。旨在形成培养具有国际工程能力的卓越机械类人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差异性学习;国际见识;机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3-0021-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cultivating mechanical talents i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was conducted,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cultivating mechanical talents was explored. The key "different" items in the training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was analyzed, an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puts forward. On this basi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was conducted,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as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based on "diversity learning" and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expanding" is brought into whole teaching process. Comprehensive use of muti-cultural resource to train students to master th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orm the teaching mode of training excellent mechanical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bility.

Keywords: differential learning;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mechanism; teaching mode

一、概述

我国是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原始创新设计及制造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上。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进一步缩小在高等教育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既能支撑起产业发展同时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工程师。国际业务的不断扩展使企业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机械工程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机械工程师培养大都沿用传统的专业培养方式进行人才培养,直接导致了具备国际化素质的机械工程师严重不足。因此,重视中外“差异”,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见识”的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中外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对比分析路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进行国际化机械工程师培养,首先必须要了解中外机械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中外教育存在很多差异,不少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西安工业大学机械专业的教师也积极利用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进行过中欧、中澳等机械工程专业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具体对比分析路径如图1所示。

三、中外高校机械专业教学模式“差异性”对比分析

(一)教学模式“差异性”对比

中外高校機械专业教学模式“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1. 国内专业课程开设的课时较多

通过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等高校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分析研究发现国内机械专业课程开设的课程课时特别是课堂讲授的课时比国外多,如《机械设计》课程,澳大利亚等国外高校只选取主干内容进行讲授,课程内容宽泛而难度较低,注重知识点衔接和综合应用,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实践环节。

2. 国外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适应性

相对而言,国内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更为重视,这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考研深造。而澳大利亚、英国等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适应性。

3. 国外强化机械创新设计能力

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为例,从大二开始设置《工程机械》(涵盖国内的机械原理)、《机械创新设计》(涵盖设计方法)、《机械系统设计1》(涵盖国内的机械设计),《机械系统设计2》(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电一体化、项目管理的综合设计训练)等课程,延续至大四下学期,使学生设计知识和能力逐步加强和巩固。

4. 国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衔接更紧密

国内工科院校普遍都将课程设计、实习等环节单独设置,集中训练,用整周的时间完成某一环节; 而国外(例如澳大利亚等)高校的所有实践环节都穿插在不同的课程中,没有独立的课程设计或实习。例如前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机械系统设计2》实际上等同于我国的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电一体化、项目管理等课程设计内容组合。

5. 国外更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外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安排上差别很大,每门课堂内容直接与实践结合。图2所示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日历安排,可以看出Lecture(课堂讲授)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时间都安排的Tutor(项目训练、大作业、实验室动手)。让学生边学边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注重個体差异,中外高校机械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对比分析

中外高校机械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1. 国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文献及各种信息化工具使用能力很强

国外高校多是选择教科书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讲解,需要的课时数相对较少。但最后考核的却是整门课程内容,所以课后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自学,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都得到锻炼。熟悉各种信息化工具,搜索文献和获取知识使用能力很强。

2. 国外学生非常重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较强

国外许多课程并不是以考试卷的形式考核,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大,其大作业难度普遍较大而且必须及格,一次大作业往往是不少于三千字的报告,甚至不亚于国内机械专业的一份毕业设计。 布置较多的Teamwork(小组作业)、 集体讨论课、动手设计制作产品,因此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 国外学生对专业认识较为清晰,参与项目的意识强烈

国外高校培养的是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甚至是到国外实习,因此本科生参与项目意识较强。在项目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机械工程标准的执行力和遵守工程项目的契约精神。

四、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差异性”因素

目前国内尤其是本校所处西部地区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都不足以支撑培养国际化工程师人才所需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是注重具体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学生的国际见识增长缺少引导和训练,归根究底是没有很好地认清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

通过前述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国际化机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强化专业教育、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强化知识获取能力、创造跨文化语言环境、创造实际项目经历、熟悉国际标准规则。因此本研究确定了卓越机械工程师国际化工程应用培养中的关键因素及其关系如图3所示。

五、厘清当前存在问题,转变教学观念

基于卓越机械工程人才国际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中的关键因素,针对以我校为代表的西部省属高校,有必要厘清当前此类高校在国际化机械类人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旨在转变教学观念,革新引导方式。

目前,西安工业大学在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包括:(1)已开设部分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2)拥有一批校园知识服务平台课提供多元多文化专业知识;(3)拥有一批来华攻读学位留学生,初步形成跨文化交流氛围;(4)拥有一批具有国外留学和交流经历的教师。

但是,我校在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教学理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实验条件、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不够科学的地方。若不及时解决可能出现人才培养与时代国际化需求脱节,进而可能出现卓越机械工程师班学生培养质量下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没有进行系统的中外 “差异性”对比分析,导致国际卓越化机械工程师培养理念不清晰。当前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模式基本类似,缺乏国际化视野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缺乏明确的国际化教学目标和特色。

2. 缺乏完善的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语言、实践教学环境。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知识点与企业和社会国际化需求脱节,授课语言和教材多为中文,难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应用能力,毕业后无法适应国际项目工程师的要求。

3. 没有充分立足本校实际条件,增广“国际见识”。已经实施的少数学生输送国外就读模式,虽然能够培养国际化人才,但受经济条件限制,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本校来华留学生对本校跨文化交流与学习氛围的促成作用目前尚未充分发挥。因此不能真正增广我校机械工程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见识。

4. 教师整体外语水平不足,国际化教学能力存在“差异性”。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是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而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外语水平则是影响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多本土高校教师听、说和外语应用能力较弱,能熟练应用英语思维并全程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较少,从而阻碍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5. 缺少中外机械工程“差异性思维”的整合平台。较少借助网络化、智能化全息平台获取多元文化知识和国际项目训练经历以拓展卓越机械工程师班学生的国际化工程思维训练。不利于取长补短,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六、基于“差异性学习”和“国际见识增广”的理念,改进教学模式

围绕以上问题,国内高校特别是西部省属高校有必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国际工程应用能力和跨文化素养培养为中心,完善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式。探索并重构以“差异性学习”和“国际化思维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引进国际元素、整合多元文化力量,改进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等环节,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教学,创造立足本地的国际学习交流机会,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更符合制造业全球化产业升级对机械工程师国际工程应用能力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将基于“差异性学习”和“国际见识增广”的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方式纳入各个教学环节。按照国际通用的“机械工程”专业的内涵及课程覆盖面进行课程建设,同时突出我校原有的教育特色和课程特点。

2. 提高教学、语言及学术能力,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开展国际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培养,增强教师在国际先进教学理念、技术、方法以及实际语言讲演的锻炼与学习,提升教师的外国语能力、学术能力和国际化教学能力。使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国际化教育要求。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培养本校外籍留学研究生担任助教;作为国际化师资队伍的辅助力量。一方面为本校学生营造了国际化跨文化交流氛围。同时促进国内优秀文化和优秀课程的广泛传播。

3. 以双语课/全英文课程设为抓手,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最终需要课程载体来推进,通过国际化课程来培养机械工程师的国际化素养。国际化课程要通过双语/全英文教学模式进行。学生既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同时掌握与母语教学班同等水平的课程知识与技术能力。

4. 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元全方位现代媒体技术、建设国际化机械工程师培养资源单元、构建校园“差异性学习和国际化思维训练”平台。

5. 改革实训环节、组建中外跨文化团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及学科竞赛、组建多元化的国际研究小组合作完成工程项目,注重国际化思维训练和跨文化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培养。

七、結论

针对国际化机械类人才培养的现状,本课题采取“差异性学习”方法、增广“国际见识”的理念。研究国际化视野要求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找出我国机械工程师和国际化机械工程师之间的“差异”, 提出教学观念、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措施。整合多元跨文化力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机械专业学生国际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过程更符合国际机械工程应用能力形成的需求。

该项目的实施,使众多学生受益;另外该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可渗透应用到其他专业人才培养的各教学环节中,可促进工科学生的国际化教育,以及留学生的国际教学。对现有的国际化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晓燕,云忠.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J].大学教育,2016(11):102-103.

[2]罗继曼,郑夕健,贠延滨,等.中澳机械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5):13-16.

[3]李力,张屹,赵春华.中外机械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分析与启示——以澳大利亚JCU大学与三峡大学比较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9(06):178-179.

[4]郭晶晶.机械专业国际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8(05):439.

猜你喜欢
机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机械革命Code01
调试机械臂
ikbc R300机械键盘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