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哲
摘 要:谈起中国山水画,树的形象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韩拙在其著作《山水纯全集》中言:“林木者,山之衣也。”作为山水画画面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树起着再现自然物象和意象表现的作用。北宋时期随着画院制度的完善以及文人士大夫介入绘画,树的形象特征、表现技法达到一个高峰,画家在主观意象的基础上完成对自然的写真,形成了北宋山水独特的“枯木寒林”图式特征。李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宣和画谱》所记载的李成作品多为寒林景致。文章从宋代以前树的形象、李成“枯木寒林”图式风格的形成以及图式传承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并以此图式特征来窥视李成山水画之绝妙。
关键词:李成;“枯木寒林”;意象
一、北宋以前树的图式语言发展
中国山水画中,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在山水画出现以前,树的形象就已经出现。如甲骨文中的“生”字,其形象就像一棵樹,意味着生生不息,福祚绵延。汉代开始,树的形象就作为背景出现在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墓室壁画中。在东汉《收获戈射画像砖》、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树的形态多为线条勾勒,用简练的线条、极简的手法来展现树的形象。魏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树的形象以铁线勾勒造型,单个树叶的几何重复组合成树冠,树木形态主观抽象性较强,缺乏空间意识。正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说:“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隋唐时期,山水不再只是作为背景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开始真正地独立成科。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展子虔的《游春图》中树的形象开始丰富:树木多双钩,枝杈作鹿角状;注重树木的空间排列组合,树的形象由近及远,由大到小;树干塑造填以墨色无皴擦,线条勾勒依据树木形态,轻重、顿挫、粗细变化丰富。五代时期山水画技法蓬勃发展,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家以北方真实的地理环境为蓝本,使树的塑造技法更加趋向于写实,这直接影响了李成的绘画图式语言的形成。
二、李成山水画中“枯木寒林”风格的形成
李成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位巨匠。《宣和画谱》称:“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政治上的失意让李成纵情于山水,遍游齐鲁山水;浓厚的儒家文化、广阔的齐鲁大地推动其形成独特的林木绘画风格。其作品《晴峦萧寺图》《读碑窠石图》《小寒林图》《寒林平远图》所表现的秋冬景致都带有一种“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荒寒幽怪之意。
(一)李成“枯木寒林”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李成“枯木寒林”风格的形成源于其所受文化熏陶、时代背景与地理环境的影响。李成祖辈为唐宗室,世代尊儒,至李成时虽已家道中落,但他仍受到良好的儒家文化的教育。《图画见闻志》记载:“祖、父皆以儒学吏事闻于时。至成,志尚冲寂,高谢荣进,博涉经史外,尤善画山水寒林,神化精灵,绝人远甚。”虞集诗曰:“营丘枯木天下无。”李成虽然绘画超群,但并未服务于皇室贵胄,“依于仁,游于艺”的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李成始终以正统文人自居,自言:“岂能奔走豪士之门,与工技同处哉!”因此其“寓兴于画,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娱于其间耳”,所绘山水更多表达胸中意象。儒家讲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君子坦荡荡”,也都对其寒林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画枝干虽已干枯但瘦硬如铁,“蟹爪”画法势疾力烈,给人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感。干劲挺拔的“枯木寒林”正是其内心所向——李成虽郁郁而不得志,但仍渴望实现“为生民立命”的理想追求。
五代之后,画家开始根据所处地域的自然物象特征展开笔墨实践,追求图真写意,如米氏父子所绘枝干林梢隐现于迷蒙的山谷之中,这得益于其长期对江南烟雨的细心观察。《宣和画谱》载:“李成字咸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艰难之际,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为营丘人。”营丘在今山东中部,四季分明,冬季有一种特殊的荒寒之意。而且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秋冬季节寒冷干燥,植被树叶全部掉落,树木姿态颇具淡泊高古之势。李成遍游齐鲁山水,枯木、寒林、云烟也就成了其绘画创作中常用的题材,得齐鲁山水之灵气,成就了其独具一格的林木画法。
(二)李成“枯木寒林”图式剖析
北宋郭若虚评李成“尤善画山水寒林”。李成赋予了北方秋冬季节的树木形态特定的审美价值,表达出内心世界。在他的寒林绘画作品中,枯枝松树是经常被表现的自然物象。面对琐碎复杂的枯枝,李成将其主观处理成自己的符号语言,独创了“蟹爪法”,树干坚强挺拔,树枝有力地向下抓去,如同蟹爪一样交叉排列,给人以力量感。从其寒林山水《读碑窠石图》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力量之感。这幅作品是两人合力完成的,画中石碑有小字“王晓人物,李成山水”。画面中前景描绘了几株枯树,中景一座石碑,表现出一片气象萧疏、空旷深远的凄凉意境。几株枯木进行过主观设计后,姿态奇异,枯枝向外伸延呈散射状,枝丫弧度一致往下压,均匀地对空间进行分割。在艺术处理上采用“蟹爪法”,如书法悬针,锋芒毕露。枝杈多以浓墨写出,参差有度。同时中锋用笔,“鹿角”“蟹爪”并用,散聚有序,用浓淡墨色区分出前后空间,展现出重叠深远之趣。李成师法了关仝“笔踪劲利”的树木塑造方法,如在《读碑窠石图》中树干外形粗壮,刻画精细,扭转处用笔遒劲有力,用繁复的笔墨皴擦表现树木的干枯质感。虽是老树,但仍然生生不息,隐喻着作者的天地之心。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李成枯木寒林绘画的平远构图成就最高,较于前人更加微妙。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载:“烟林平远之妙,始自营丘。”黄子久也称赞其:“李咸熙画,清远高旷,一洗丹青蹊径,千古一人也。”李成将势壮雄强的构图转为平远的寒林景致。如《小寒林图》中左右延伸的坡石,隐现于雾霭之中,几株枯树倚斜交错,整幅画面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平远以俯瞰的视角,表达出山随平视远的感觉,追求一种心灵的释放与解脱的意境。缥缥缈缈也正是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山水画与人生的境界。
李成的“枯木寒林”追求图真与写意并存,整体上追求寒林的基本形态,局部细节之处带有写意意味。米芾曾评价李成:“及得盛文肃家(李成)松石片幅,如纸,干挺可为隆栋,枝茂凄然有阴,作节处不用墨圈,下一大点,以通身淡笔通过,乃如天成。”我们可以看出,李成绘画时并非一味图真,追求自然物象的真实面貌,有些地方注重意笔写之来表达绘画的主题。如《乔松平远图》中松针犹如一根根钢针攒在一起,笔不染淡,自有荣枯之色,非常写实;而画树干时却没有用过多的笔墨,但松淡的笔墨准确地写出树干的基本形态,恰在似与不似之间,真实地表现了不同树木的特征和绘者当时的心态。
(三)“枯木寒林”的隐意
宗炳提出山水画的“畅神”之说,画家借以笔墨挥毫来宣泄心中的情绪。李成融合现实的客观物象与自身的主观情趣,把寒林的清寂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枯木寒林”表达了他的郁郁不得志,借枯木松柏的傲骨来比拟他自己高洁的品德,枯瘦而不颓废的寒林是其内心镜像的呈现也是其对自己的鼓励。李成郁郁一生,终不得志,最终醉死陈州,用诗意画的作品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枯木寒林”绘画风格的传承
学术界虽有“无李论”之说,但李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山水风格备受后世推崇。北宋初期就有“齐鲁之士,惟摹营丘”之说。北宋诸多画家深受其画风影响。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评曰:“时人议得李成之画者三人:许道宁得成之风,李宗成得成之形,院深得成之风,后(李)成孙宥為开封尹日,购其祖画,多误售院深之笔,以其风韵相近,不能辨尔。”“元四家”中,史料记载黄公望、倪瓒、王蒙都曾师法李成,倪瓒在继承李成枯木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个人味道的独特风格。当代著名画家林海钟先生也师法李成,深入写生,融入自身的独特感受,为“枯木寒林”在中国画历程中的发展添了重要的一笔。
四、结语
李成寄情于山水表达自己的内心,在儒家文化和齐鲁山水的熏陶下,传承前人笔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时光荏苒,当代山水画风格不断丰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李成独特的图式语言与绘画理念将山水画的发展推向历史高峰,对当代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刘道醇.圣朝名画评[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
[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5]黄伟.北宋李成传派山水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6]俞剑华.宣和画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