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军
世界丰富多彩,每时每刻都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发生,为什么有的孩子还是觉得无话可说?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认为,人类看世界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扫视”,一个是“凝视”。写不好作文往往是因为只完成了第一个动作,而只有细细打量、凝视这个世界,才能发觉作文的素材取之不尽,才能发现它的无比丰富和美妙。
比如说,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天空飞过来三只鹬,过了一会儿,那先前的三只鹬又飞了回来。”这句话看似简单,但“三只”表明契诃夫有一双善于“凝视”的眼睛。尤其是“先前”,不仅说明文中主人公已经牢牢记住三只鹬的模样,而且反衬作者善于“凝视”的目光。
“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同理,未经凝视的世界毫无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曹文轩在《青铜葵花》中用一双敏锐的眼睛捕捉到“美丽的苦难”。尽管小说主题较为直白、平易,尤其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或许我们不再拥有曾经的艰苦岁月,但居安思危、觅甜思苦应当像一根弦紧紧绷在心头。情节不再重要,人物无须记住,但如诗如画的唯美语言还是勾起读者诸多回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品读诗一般的语言。
其一,善用比喻。翻开《青铜葵花》,比喻句犹如满天繁星镶嵌在漆黑的天幕,熠熠生辉,夺人眼球。比如“麦子长得茂密,秆儿粗壮,麦穗儿,像松鼠的尾巴一般,粗粗的,毛刺刺的”,麦穗儿有多大?不管你怎么比画也许都很难说得清道得明,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松鼠的尾巴”,让人立马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
再如“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阳光被蝗虫遮蔽了。太阳像一只黏满黑芝麻的大饼。蝗群在天空盘旋着,一忽儿下降,一忽儿上升,像黑色的旋风”,在这里作者打破常规,不以华丽的事物作为参照,而是选取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作为喻体,虽然不及华丽的事物那般高贵、典雅,却给人一种丰富、奇丽、形象可感的朴素美,真可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枯燥为新奇,化深奥为浅显。
其二,善用色彩。写作的主要目的是表现生活,而色彩是构成物质生活诸多事物的重要特征。文章离不开色彩语言,丰富而又准确的色彩描写可以增强其表现力。比如唐代骆宾王吟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佳句,杜甫留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色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美丽,更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有益素材。
这一点,无疑也是《青铜葵花》的写作亮点。看看里面的色彩运用:“绿色”“橘红色”“雪白”“金黄”“玫瑰红”“金色”“土黄色”“黑绿”“黄灿灿”“黑色”等,没有人不对曹文轩老师的身份又多了一重认定,那就是丹青高手,否则怎会调配出如此多样、诱人无比的色彩?“油菜花田与大片大片的麦田互为相隔,天底下,黄一片,绿一片,将一个彩色世界闹得人心里暖洋洋的。”“汗珠从青铜的下巴下落下,落在了干草中。他的眼前,一会儿金,一会儿黑,一会儿红,一会儿五彩缤纷。”读罢,我们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照片,照片里有美丽的大麦地,有忙碌的场面,有令人怜爱的青铜和葵花。
其三,善用联想和想象。联想电脑有句经典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为此我们也不妨扪心自问:作文失去联想,内容将会怎样?高尔基曾说:“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链条中不足的还没有发现的环节。”联想和想象最大的特点是由此及彼,一方面跨越时间界限,另一方面又突破空间阻隔。它不单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集中,形象更加丰满,人物更加典型,而且还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避免直入直出、死板拘谨的毛病,使文章错落有致、跌宕起伏。
例如:“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但在两个孩子眼里,它们却成了黄灿灿的麦地、金浪翻滚的稻田、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一只鸡、一只鹅、一条鱼、一大锅翻滚着的豆浆、一只大西瓜、一只大香瓜……他们有滋有味地吃着,还互相推让着。吃着吃着,心满意足地睡着了。”“芦苇丛里有一种黑色而诡秘的鸟,每逢天要下雨时,就会叫起来,声音犹如夜间一个孩子在北风中哭泣,听了,让人脊背发凉,仿佛有一只带毛的冷手,在脊背上由上而下地抚摸着。”前者是青铜和葵花极饿状态下的浮想联翩,令人心酸、心痛;后者是葵花一个人在芦苇丛中的孤独与寂寞、惊恐与害怕,令人同情、哀怜。
其四,善用描写。对于人物,叙述重在写人物“做什么”,而描写重在表现人物“怎么做”。对于事件,叙述只是一般性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回答“是什么”;而描写旨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回答“怎么样”。遗憾的是,我们的作文总是叙述多,描写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会叙述不会描写,因此这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缺少光彩。《青铜葵花》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描写性语言俯拾即是,而且精彩纷呈、耐人寻味。
例如:“奶奶是大麦地村最有风采的老人。高个、银发,很爱干净,一年四季,总是用清水洗濯自己,衣服总是仔细折过的,穿出来带着明显的折印,没有一处有皱褶,虽然很少有一件不打补丁的,但那补丁缝补得十分讲究,针脚细密,颜色搭配得当,使那块补丁显得很服帖,与衣服很和谐,让人觉得,那衣服上要是没有了补丁,倒不好看了。大麦地的人,任何时候看到的奶奶,都是一个面容清洁、衣服整洁、满脸和蔼的老人。”“天色突变,不一会儿,有狂风从天边呼啦滚动而来。那狂风犹如成千上万匹黑色怪兽,张着大嘴,卷着舌头,一路呼啸着。所到之处,枯枝残叶,沙尘浮土,统统卷到空中,沸沸扬扬地四处乱飘。桥板被掀到了河中,小船被掀到了岸上,芦苇在咔吧咔吧断折,庄稼立即倾覆,电线被扯断,树上的鸟窝被吹散,枝头的鸟被打落在地上……世界立刻面目全非。”前者是对奶奶的细微刻画,后者是写狂风的肆虐横行,尽管叙述和描写都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再现,但叙述再现的是过程,描写再现的是细节。
除了这些,曹文軒《青铜葵花》语言中的口语化、叠词、拟声词等,都可圈可点,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皆以语言为双翼,排云直上,一飞冲天。为此,我们不妨细细品读《青铜葵花》,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让作文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