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性必要性,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物质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检验,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背后思想来源的多元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丰富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多学科属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集成者和体现者,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有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的迫切要求。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具体应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到位,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三是阐释中国独特发展道路、发展经验的本质要求。如何做好这种阐释和回答、如何在这种阐释和回答中展示独特的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成为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一个重大关切,而这只能从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双重综合中寻找答案。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扎根新时代这个伟大历史背景,从历史、实践、理论、制度等多方面深入阐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从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视角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和实践指导,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来源:2021年5月11日《红旗文稿》)
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
体系
五年来,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取得全方位进展,呈现积极健康、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社科研究队伍情况。全国中级职称以上社科研究人员超过51.3万人。具有正高級职称的8.8万人,副高级职称18万人,中级职称24.5万人;人文学科20.9万人,社会科学30.4万人,马列·科社、应用经济、法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教育学、艺术学、体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研究人员均超过2万人;在职人员43.3万人,退休人员2.2万人,民办机构5.8万人;博士生导师2.8万人,硕士生导师11.4万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6万人。二是重点研究机构情况。全国各级各类重点研究机构数量达3640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机构510个,其他部委重点研究机构45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57个,其他省级重点研究机构1319个。重点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有14万人。三是各级各类项目情况。五年来,全国各级各类项目总量累计超过70万项。其中,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相关部委、省(区、市)社会科学基金等资助的纵向项目达50万项;企事业单位委托、自筹经费、港澳台地区合作等横向项目超过20万项。总体来看,全国各级各类项目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10%。四是研究成果产出情况。五年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聚焦学科学术发展重大基础性前沿性问题,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战略需求建言献策,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含量、学术分量、对策质量的研究成果。
(来源:2021年5月17日《光明日报》)
谱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考量,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抓住原创这个关键,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实现“三大体系”整体性大发展、体系化大突破,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瞄准“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目标,在巩固前期学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学科体系建设力度,尽快构建起一批反映时代发展趋势、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代表学科发展潮流、具有深厚基础的优势学科。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出具有时代高度、代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立足中国实际,推动重大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创新,在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把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作为着力点,主动设置议题,推出一批既反映中国立场又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来源:202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做自信自强的社科创新者
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时代任务和重大意义,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担负好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需要每一位社科工作者以坚定的信念和奋进的精神,做自信自强的社科创新者,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一是筑牢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令世人瞩目和惊叹的历史篇章,孕育了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内涵的红色文化基因。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红色文化基因的高度历史自觉,筑牢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不断增强人民的信仰力量和国家发展的智慧力量。二是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精神的理论阐释和科学传播,不仅让世界人民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而且让一代代中国人掌握先进思想,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三是聚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着眼“两个大局”,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又面向人类社会的共同未来,以发时代之先声的气魄、育学术之英才的胆识、创世界之一流的追求,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进程中,积极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为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共同进步贡献智慧力量。四是打造中国高品质学术期刊品牌。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编辑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具有宽广学术视野和严谨学术操守的编辑队伍,以争创世界级学术期刊品牌为目标,不断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注重發现和培养学术人才,建立和完善学者与期刊共成长、共提升的互促机制,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彰显学术期刊的引领力。
(来源:2021年5月21日《新华日报》)
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意味着需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三新”的考验,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站在新发展阶段的起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新要求,从巩固学术传统、激发学术活力和树立学术自信三个方面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首先是巩固方法论、历史和现实“三位一体”的学术传统。就方法论而言,不同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可以研究借鉴,但不能失去科学判断力。就历史逻辑而言,要充分认识历史研究方法在各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就现实逻辑而言,要建立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等相结合的多元化视角。其次是激发问题导向与理论创新的学术活力。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学理性阐释、概括发展规律。最后是树立和增强学术自信。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因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去解决中国的问题,从中国视角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并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2021年5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李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