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蜜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占用现象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资本,除此之外,失地农民的社会、物质等其他资本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调查分析了益阳市明山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仔细探讨失地农民保障遇到的困难及造成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失地农民;保障;措施
1 引言
失地农民,无依无靠,只能游走于城、乡间,靠征地补偿艰难的生活,境遇令人同情。他们是弱势群体,影响社会稳定。本次调查结合走访及问卷形式,调查了46户失地农民,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的心态及期望。现就已掌握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加以说明。
2 明山村失地农民保障面临的问题分析
2019年3月2~28日,结合走访及问卷形式,调查了46户失地农民,发现其社会保障问题有如下几点。
2.1 对未来充满担忧,很难适应城镇生活
大多数的农民都认为土地可以为其生活提供保障,因此失地农民更容易对未来表示担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半以上的(53.2%)农民表示不愿失地;46.5%的失地家庭,担心就业问题。在生活水平方面,48.5%的失地家庭认为变化不大,23.4%的家庭认为生活质量明显变差。部分农民尽管生活还好,但因只能打散工、不固定,从而收入有所起伏,缺乏归属感。农民认为种田很难获得经济利益,但自己有土地,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另外,因传统观念和习惯一时很难改变,部分进城的失地农民不太适应城镇生活。
2.2 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欠缺
首先,保障标准低且单一。因生活保障资金增长乏力,物价上涨,农民对未来缺乏信心。其次,参保对象确定难度大。征地具有随意性,范围分散,很多结合实际用地需求,农地征用比较零散,常常出现同地不同价的现象。最后,失地农民参保要求难满足。被征地农民,部分领取安置费,他们想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但也不退换安置费,不符合相关规定。
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差异大
失地农民在对待征地的态度和生活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如果村干部或相关部门了解相关政策和市场,就可以对失地农民加强理财指导,以帮助其合理利用补偿款。第二,就年龄而言,年长者工作适应性较低,抵抗能力较弱。年轻村民,更渴望是摆脱农民身份,对征地预期值较高。最后,受教育水平而言,学历越高,对征地补偿满意度越低。
2.4 失地农民就业困难
很多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欠缺,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年龄偏大的农民,失去土地就存在很大的失业风险,成为“三无”农民。很多企业入职条件相对较高,加上就业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失地农民很难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城市就业过程中被排斥现象常常发生。丧失土地的农民,并没有转化成地地道道的市民,政策不公平造成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现阶段,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对从业人员的自身条件要求较高,而丧失土地的农民劣势十分显著。特别是被征地的中老年农民,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农劳动技能欠缺,就业十分困难。
2.5 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不高
集体土地被征,人均耕地迅速变少,满足撤销行政村条件。“失地农村”成为“城中村”,村民融入城镇后,农民与居民、村委与居委同在,造成多头管理、职责不清。部分农民不适应就业,从事赌博、打架,影响社区的治安,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对规划、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
3 解决农民保障问题的建议
3.1 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
现阶段实行的土地征用制度还不太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要保障征地制度的诸多问题切实得到解决,须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基本思路为,切实落实好土地征用权;科学分析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失地农民安置途径及方法;对土地进行统一征收,进一步精简流程;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构建新型征地制度。
3.2 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
为避免补偿金短期内用完,征地中,必须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失地农村自身权益,推动发放流程的规范化。首先确保为失地农村家庭按时发放補偿金。为最大限度的维护失地农民利益,必须依法依规办理相关事宜,明确细化土地补偿的标准。另外,也必须合理运作土地补偿金。尊重广大农民群众意愿,保障土地补偿金增值。除此之外,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3.3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安置工作最核心的、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便是保障农民生活。必须努力探索建立保障制度,减少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一方面,不断建立健全低保制度。设立失业保险基金,对不具有劳动能力或无法保障日常生活的农民定期援助。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程。进一步促进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设工作,解决“看病难”问题。
2.4 健全就业扶持机制
加快转移步伐是现阶段失地农民致富的最佳选择,保证失地农民有工作、有收入非常关键。首先,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农民很多时候获得信息比较少,很容易错失务工机会,因此,加强中介平台建设,全方位深层次把握失地农民的状况,搭建数据输出平台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其次,帮助农民积极就业。相关部门征收农民土地后,相对应的失地农民应依法享有优先录用权。
简单来说,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是公平、公正的反映,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