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钟伟,韩媚
(1.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2.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201)
邕江是珠江水系流经南宁市主城区的上游河段,全长约133.8km,流域面积6120km2。2015年7月,为充分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要求,围绕“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营造城市宜居环境”的目标,落实“城市双修”理念,南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规划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掀起了“百里秀美邕江”建设的新高潮。本文对南宁市自2015年以来开展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前期所采取的措施及相关文件进行浅析,并围绕邕江的景观规划设计浅述了河道整治建设的经验。
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下称“邕江项目”)建设范围为城市范围内全长约74km河道两侧的滩涂,上起老口航运枢纽,下至邕宁水利枢纽(图1)。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利枢纽,两岸景观、护岸工程、配套设施和灯光亮化等,项目属南宁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要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20亿元。为了更科学、高效地推进项目规划建设,南宁市规划主管部门针对邕江项目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采取了“建立多级规划管控体系+规划管控工作机制”的项目推进管理模式。
邕江规划概览如图1所示。
图1 邕江规划“一江两岸十七园”概览图
2.1.1宏观引领,统筹把控
规划主管部门研究论证并组织编制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下称《邕江控规修编》)、《邕江沿岸城市设计》等技术文件,宏观建立起邕江规划建设导控框架,确定了两岸景观、功能空间及配套设置等内容的原则及宏观指标要求,为下阶段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2.1.2中观衔接,承上启下
宏观框架确立后,规划主管部门补充编制了配套建筑、通用设施、滨水步道、景观灯具等7类专项规划,在中观层面向上控衔宏观规划,向下指引详细方案和专项方案设计;另外还制定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景观工程优化分析报告》、《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标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景观工程施工配合标准》和《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景观照明设计控制性导则》等报告、导则及标准技术文件,强化宏观要求和微观设计之间的衔接。
2.1.3微观设计,逐级落实
根据宏观、中观的控制要求,规划主管部门以市政跨江桥梁为分界点,进一步指导多家设计单位开展了两岸全线共26段单独的景观工程方案设计,提出和细化了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17个公园控制指标和要求;同时,还开展了滨水步道与水利护岸、夜景亮化、景观桥梁、文化艺术品等数项详细的具体专项方案设计,逐级稳步落实上层规划建设控制要求。
2.2.1聘请高水平技术团队协助,建立联审反馈机制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项目为了达到高标准景观设计水平,在规划设计编制审查阶段,规划主管部门除了频繁邀请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和有关部门论证审查外,还聘请了具有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丰富经验的上海某设计研究公司作为项目技术总顾问单位,对邕江项目的各类报批文件进行技术总控;同时还委托了熟悉情况的本地设计单位协助配合开展联合审查,并且严格执行高效的审查意见反馈机制,为审批决策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为了把控效果,规划主管部门除了审查规划方案外,初步设计、施工图阶段的设计文件在由发改、住建部门审批和备案前,也要由规划主管部门出具与批复方案效果相符的审查意见。
2.2.2全程跟踪,现场督导,协调推进
为了落实规划理念,确保建成后的效果达到预期规划目标,规划主管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组建成立了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监督工作组,定期组织参建各方赴现场开展巡查指导,及时发现、协调解决和整改建设现场存在的问题,严格管控实施质量与效果,对后期建设实施采取全过程紧密跟踪、服务和指导。
总体上看,规划主管部门针对邕江项目采取的是自上而下、逐步落实的规划管控思路,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在依据文件体系方面,一是通过组织编制宏观层面规划文件进行总体把控;二是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补充完善和强化规划指引性文件;三是指导编制和审批详细设计方案,从而进入下阶段的设计和实施环节。在项目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组建技术力量强大的专业团队并形成高效、稳定的审查、监督与反馈机制,包括了项目的前、中、后期。
以下将对项目推进过程中主要依据的典型上位规划文件内容按照“宏、中、微”的层级关系进行浅析介绍。
作为邕江项目最主要的宏观上位规划指导文件,《邕江控规修编》在梳理出江两岸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治水、建城、为民”的规划理念,并围绕该理念明确了邕江的定位和分区分段建设控制要求,规划引导加强城市滨江交通联通、配套设施设置、场地功能利用、景观空间塑造等方面衔接。
(1)落实“治水”内容。在治水方面,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上位规划及给排水、中国水城规划等专项规划,规划通过梳理邕江水源地环境及城市水质保护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水源地取水口保护、水环境控制区的近、远期建设控制原则,制定了城市内河水质治理、邕江直排口整治、提升防洪设施建设的措施要求,对保护和改善邕江水环境、实施水域污染治理,切实保障市民用水安全起到了良好的控制指导作用。
(2)围绕“建城”理念,在全面梳理、分析沿江用地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及人文要素,规划制定了两岸界面控制、通廊控制、建筑风貌控制、城市天际线控制、文化主题控制原则,提出了邕江两岸公园的边界及定位控制要求,对下一阶段沿江公园的具体规划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以服务“为民”为核心,规划明确了沿江滩涂绿地及公园体系构建策略,通过景观控制,为市民营造优美的滨江景观环境,同时,根据滨江交通特点,制定滨江交通体系及相关控制原则,加强江、滩、堤、路、城间交通联系,确保规划满足市民近水、亲水需求,并结合不同城区段年龄结构及市民设施使用需求分析,规划确定相关配套设施设置原则,总体统筹、全面贯彻了规划“为民”的宗旨目标。
(1)《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景观工程优化分析报告》(下称《优化提升报告》)。
报告针对部分已完成的方案设计进行分析优化,主要从功能布局、交通系统、绿化植栽设计控制标准、海绵设计、建构筑物设施、亮化控制、灌溉系统设计、弱电系统设计等8个板块提出优化建议;并从滨水节点提升方法、保留村庄处理方法、旅游规划专项、水利行洪及安全管理、经济分析专项5个方面进行导则条款指引。
(2)《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标准》(下称《施工图设计标准》)、《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景观工程施工配合标准》(下称《施工配合标准》),如图2—4所示。
图2 《施工图设计标准》和《施工配合标准》工作路径
为了落实《优化提升报告》纲领性技术要点,《施工图设计标准》的编制批复统一了邕江项目存在的标准问题,提出了报告后阶段的设计技术要求和标准;《施工配合标准》则为了规范施工阶段的操作程序,加强实施环节的监控,梳理了实施过程重点环节注意事项并提出施工配合管理标准,以规范施工配合措施,预判严控实施问题,减少返工情况,确保建成后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3)小结。以《优化提升报告》、《施工图设计标准》等为代表的中观层面技术文件进一步对详细方案设计和施工提出了统一的把控标准和要求,重点解决了各段方案衔接可能出现的标准不一致等方面的问题,对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设计过程中间的“空白地带”进行了有效填补,为下阶段的详细方案设计提供了优质、详尽的规划指导;而《施工配合标准》则统一了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的技术标准,实现了规划对后期建设实施的把控。
根据宏、中观规划文件确定的原则要求,各项沿江滩涂景观工程方案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和建设条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化完善。
3.3.1深化交通组织设计,提高沿江滩涂可达性
通过梳理两岸及堤内、外交通体系,考虑周边环境和场地竖向特点,并结合水利枢纽建成后的通航要求、不同行洪水位范围情况,提出了联通城,路、堤、园、滩的立体化,系统化交通解决方式,提高江堤内外交通的可达性;通过设置绿道和亲水步道,将沿江两岸绿地上下游进行紧密衔接,实现了沿岸滩涂绿道的串联贯通,满足了市民沿江滩涂用地的亲水、近水、观江的需求。
3.3.2结合市民滨江资源利用需求,合理配置场地及服务设施
结合地形条件以及不同城区、年龄结构的市民设施使用需求,在满足邕江行洪安全、功能使用的前提下,方案设计中细化考虑了在全段邕江沿岸可利用地设置包括码头、冬泳平台、足球场、篮球场、儿童活动场地、小型运动场等公共体育场所、休闲运动、文化及游乐场地及配套设施,进一步丰富了滨江活动主题。
图3 《邕江控规修编》竖向设计要求
图4 《优化提升报告》绿化提升及分期建设内容
3.3.3传承邕江文化,打造文化亮点
方案设计针对文化内容进行深化,以重点展现本地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如将邕江原有的码头、库房予以保留,深入挖掘内河港历史积淀,保留可利用的龙门塔吊等港口老设备进行改造,改造展示南宁历史记忆,传承港口码头文化、工业文化和民俗文化。
3.3.4打造观江视线通廊,突出沿岸景观特色
通过梳理现状绿化植被、绿化景观塑造、景观视廊空间的展开,结合江岸、滩涂、公园、堤路园、城市建筑的远近、高低不同层次关系,体现绿化的创新性及层次感,打通堤上、岸上观江视线廊道,满足了市民不同角度的观江视线需求;同时,结合规划主题及沿江城市建筑控制,突出各片区公园主景要素,形成沿江景观控 制亮点,优化提升现状邕江沿岸立面效果,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滨江景观带。
现以邕江北岸清川大桥至中兴大桥段为例,对相关各层级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介绍。
《邕江控规修编》对本段的规划控制重点要求如下。
(1)分区控制:规划本段位于北岸清川大桥下游,属“科教产业花园段”景观分段和“科创产业文化区”文化分段内;是“一江两岸十八园”的规划绿地系统结构中,十八个滨江公园之一的“南宁港主题滨江公园”。
(2)文化主题:规划此段以工业、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滨江公园绿地,以通过保留修缮码头吊塔、仓储厂房、码头工业文化场景再现等手法进行文化展示。
(3)绿化规划:规划此段属“姹紫嫣红、活力律动”的绿化主题分段,绿植主题要求突出年轻、创意的气质,以草坪、灌木为主,配以鲜艳丰富的色彩。
(4)竖向设计:规划场地位于10年一遇水位线以上,构建三级平台
(5)交通节点:此段规划客运码头/水上巴士停靠站一个。
根据《优化提升报告》内容,涉及本段的优化提升指引如下。
(1)绿化优化:进一步提出了植物配置方式、建议品种、种植区位要求等内容。此段建议采用花林+花滩的搭配手法,花林设置于10年一遇水位线以上,花滩设置于5年一遇以下、2年一遇水位线以上;主景配景均以红色、橙红色、紫色花品种,如红花羊蹄甲、三角梅,美丽异木棉、小花紫薇等本地常见品种为主。
(2)场地步道优化:对滨水步道进行优化提升指引,提出应设置于2年一遇水位线上、铺装材质应统一耐用,和步道断面层级的提升、节点数量的增加和间距等设置要求。
(3)建设时序优化:结合水源地搬迁等建设制约条件实际情况,对建设时序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如南宁港、陈东港码头近期建设的局部功能的调整,预留远期实施场地,实现规划整体定位。
方案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其中,总体设计调查分析了现场立地条件,从内外交通组织、景观结构、功能分区、竖向规划、视线廊道、文化元素与景观空间、配套设施及家具小品、游览路线组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详细设计包含分区设计、专项设计、投资估算和分期实施计划四大方面,逐步细化和落实上位规划要求。
4.3.1总体设计
设计打造“一带二轴四区十景”的景观结构:一带,即由绿道贯通串连的生态绿廊;二轴:即港口工业文化核心轴、南宁港未来形象轴;四区:即港口工业文化区、时尚活力运动区、生态探秘体验区、绿色涵养保护区;十景即:邕港文化艺术中心、龙门观景台、出航广场、集装箱园地、湿地栖息园、邕港酒吧街、水上巴士服务中心、浪淘乐园、活力赛区、芦花趣浓(漫滩)。
4.3.2详细设计
(1)分区设计
分区设计在平面布局上细化公园规划要求,补充完善片区、重要节点设计。以港口工业文化区为例:公园以港口航务文化、工业文化展示地为主题定位,设计文化艺术中心、龙门架极限乐园(如图5所示)、港口酒吧街等重要节点。码头利用场地现有库房、龙门架、塔吊等港口工业遗存进行改造,结合酒吧街、集装箱园地等新兴商业元素、绿道设施,以灵活多变的空间打造特色工业文化主题园区,满足市民历史认知、文化体验、休闲健身的需求;陈东港远期拆除现有仓库,新建水上巴士服务中心,作为特色滨江地标建筑结合水上巴士停靠站、微地形文化墙等。
图5 南宁港主题滨江公园方案设计——龙门架极限乐园
(2)专项设计
专项设计包括植物栽植、建筑、桥梁、配套设施、艺术小品、铺装和夜景亮化等方面。以绿化专项设计为例:根据上位规划,结合实际地形、现状植被条件等,方案分别从平、立、剖面以图示形式分类别细化规划绿植设计要求(如图6所示),进一步提出植物设计理念和原则、配置方式和主要植物品种,划分植物设计分区、提出苗木具体设计规格要求等。
图6 南宁港主题滨江公园绿化设计内容图
由于设计场址下游存在一处现用饮用水取水口,根据水利、生态环境部门要求,本段滩涂位于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与饮用水无关的相关建设项目均受到限制;须待远期取水口搬迁上移、水源保护区取消后,才能根据批复方案进行实施建设。因此,原方案中的码头水上巴士服务中心、港口酒吧街等重要节点暂无法实施建设;经规划主管部门成立的邕江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监督工作组现场研究,为确保在项目建设时限内完成建设,设计单位进一步结合相关文件及要求进行了码头广场方案设计变更、港口码头保留建筑外立面临时改造设计(如图7所示)、码头护岸变更等设计调整方案。
图7 南宁港主题滨江公园原建筑设计方案及建筑临时美化调整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治水、建城、为民”的邕江项目工作主线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项目把控原则,完成了“百里秀美邕江”的项目建设目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绿城”品质的升级。总体来看,邕江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得益于规划的科学引领。
本文虽未能详尽论述规划设计文件的重点内容和亮点,但文章从规划管理的视角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如何自上而下落实把控进行了完整的分析介绍,文中所述的规划管理体系、思路和措施等内容均可为其它类似工程建设项目所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