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佩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cient techniques, Xiling Seal Engravers Society actively makes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practices for red ink paste. It always keeps improving in terms of raw materials, crafts and packaging, and echoes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that Xiling Seal Engravers Society inherits ancient techniques and blends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for red ink paste.
西泠印社自1903年在上海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着“保存金石、研究印学,持之以恒、精心研究”这一吴昌硕先生大力倡导的办社宗旨,而印泥作为钤印必不可少的材料,在西泠印社各项业务中受到极高的重视。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吴隐创制的“潜泉印泥”,也成为近现代印泥产业上的一朵奇葩,备受瞩目、蜚声中外,盛名延续至今,成为“中国老字号”“国之宝”。如今,西泠印社印泥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在原料、工艺、包装上精益求精,力求符合时代潮流。本文以西泠印社印泥制作为例,论述其古法技艺的传承与当代美学的融入。
西泠印社初创于清光绪年间,由晚清四君子共同发起倡议成立,四位创始人分别为:吴隐、叶为铭、丁仁、王褆。1903年在上海宁波路潭水坊2号开设“西泠印社”经营实体,西泠印社由此成为金石书画爱好者交流艺术的场所。西泠印泥原名“纯华印泥”。后来,吴隐在杭州孤山畔买地作为西泠印社,这也是杭州西泠印社的由来。
吴隐(1867—1922),字石泉、石潜,号潜泉,别署遁庵,浙江绍兴人。近代印学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工书画,善刻印,好金石,善制印泥。
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州,世居浙江杭州。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
王禔(1880—1960),原名褆、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近代书法篆刻家。
西泠印社商标
创始人之一吴隐
丁仁(1879—1949),近代篆刻家、书画家。原名仁友,后改名仁,字辅之,号鹤庐,又号守寒巢主,后以字行。浙江杭州人,晚清著名藏书家“八千卷楼主人”丁松生从孙。
1904年西泠印社正式成为一家公司,主要经营印泥,兼及印谱与印学书籍。1913年,西泠印社推选书画艺术大师吴昌硕为社长。吴隐积极研究印泥配方,制成的印泥获得了吴昌硕的赞许,吴昌硕为之取名为“美丽印泥”,后来西泠印社就以生产美丽印泥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泠印社在上海几经变迁,于1982年恢复原名。
1998年上海西泠印社举办成立95周年庆典活动,邀请了华国锋、万里、赵朴初、启功、沈鹏、程十发、吴青霞、谢稚柳、陈佩秋等国家领导人与书画家的墨宝展览。
古法技艺的继承发扬离不开有才干的领导,西泠印社第一位社长吴昌硕就是西泠印社在艺术与学术上取得崇高地位的奠基者和最大功臣。近年来,西泠印社领导根据文房用品市场发展状况,率领西泠印社全体员工,充分利用非遗传承人资源,创立印泥制作技术传承创新与包装设计团队,主持恢复与开发高端印泥,通过不断开拓新领域、新模式与新方向,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完成了上海西泠印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原本以印泥制造为主的工厂,发展成为具有创意设计、加工制造多门类如艺术家系列、篆刻家系列、企业家系列、中小学生系列等适宜不同需求人群的印泥生产厂家。另一方面,西泠印社非常关心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工作,通过非遗传人王鹗敏先生的带教,积极引导年轻职工学习传统印泥制作技艺,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2016年由上海电视台主办的首届中日“呼唤工匠精神——日本百年老字号与中国千年老传统”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这届大会让西泠印社与印泥制作技艺这一上海发源的文化瑰宝,在中国、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发出耀眼的光芒。2019年5月20日至5月26日为拓展国际业务,西泠印社领导赴日本魁盛堂拜访客户,引进高品质文房用品,参加日本篆刻展,与日本篆刻家协会进行艺术交流。
任何一种产品的传承和发扬都离不开高超的技艺。潜泉印泥选料严格,做工讲究,品质优良,是轻工业部出口创汇的先进产品、上海市出口优质产品、世博会金奖产品等,畅销于日本东南亚。西泠印社生产的印泥采用优质朱砂、陈年菜油及富有弹拉力的艾绒等为原料,质地细腻浓厚,色泽鲜艳沉着,寒天不凝冻,炎暑不透油,印文跃然于纸上,字迹清晰而富有立体感;经曝晒、水浸,色泽鲜明如故;经装裱、拓印,字文仍不走样,有“朱霞散彩,玉琢生辉,印质古朴,当今独步!”之誉,深为国内外书画家、篆刻家所喜爱。
吴昌硕为西泠印社题字
潜泉印泥 红木盒包装
花博会产品
印章在许多场合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在文件签署以及金石书画、历史文物之钤记的作用不可或缺。潜泉印泥的创始人吴隐,是一位工书画、善刻印的艺术家,尤其爱好收集古印,先后汇编了一百多册古印谱。其夫人孙锦,也是一位刻印名手。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妇精于制作印泥,在当时颇有名气。
1904年时值晚清,由于吴昌硕十分欣赏吴石潜夫妇自己制作的印泥,就积极鼓励他们专门创办一家印泥企业,以适应西泠印社建社以后篆刻事业发展的需要。吴昌硕亲笔为其篆写招牌,亲自指导改进印泥配方,选定色泽,对生产的第一个品种,还亲自定名为“美丽朱砂印泥”。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各体书法、绘画、篆刻等作品,交上海西泠印社印制出版,以示信任。由此可见,潜泉印泥的问世,其中也有吴昌硕的一番心血。特别是“美丽印泥”,可以说是吴昌硕和吴石潜友谊的结晶。吴昌硕对吴氏印泥赞赏有加,他早年曾托付孙锦为其制作一款有别于市场上其他颜色的印泥,以更适合其印风。孙锦选用特殊的辅料渗入朱砂,形成苍劲沉稳的独特颜色,名曰“美丽朱砂印泥”。吴昌硕很满意这款印泥,遂用该泥制成《缶庐印集》,而“美丽朱砂印泥”渐渐成为“潜泉印泥”的主要品种之一,延绵百年、流传至今。
新产品全家福
潜泉印泥在吴石潜、孙锦的子、媳吴振平、丁卓英手里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根据金石书画艺术家的要求,不断改进配方和制作技艺,在上辈人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特色的产品。至此“潜泉印泥”正式传入第二代。在第二代传人的手中,新品辈出,例如“特制珍品朱砂印泥”“精制上品朱砂印泥”“箭镞朱砂印泥”“美丽朱砂印泥”“镜面朱砂印泥”以及价廉物美的“光明朱砂印泥”“纯黑印泥”“宝蓝印泥”等,此时潜泉印泥已誉满国内外。
西泠印社的“潜泉印泥”质量精益求精,名声享誉海内外。调制印泥首先要将主要材料进行加工,即制艾绒与炼印油。制作艾绒的步骤是先将艾叶去除梗茎腐叶,经烧煮、过滤、晒干制成艾饼,再撕成艾绒纤维。炼印油是将菜油置于阳光下曝晒,以至油质浓厚,油色洁白,一般需晒三个伏天。在改革开放之后,潜泉印泥融入了现代化的制作工艺。以前,研磨颜料与制作艾绒是纯手工生产的,费时费力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现在统一采用机器研磨,品质稳定且优质。近年来潜泉印泥产品质量与包装又有了新的提升,一方面,西泠印社积极还原历史上曾经失传的精品印泥,现在已经开始量产;另一方面,深知“好马也要配好鞍”的道理,原先西泠印社印泥的包装外饰以古典花纹、里衬黄缎。现在在除了继承古色古香的传统包装之外,创新了“花博会”包装,以蓝色为主基调,大方气派,设计感强。新产品的推出,深受国内外顾客的赞誉。
西泠印社的发展壮大是几代人努力奋进、艰辛实践的结果,但是应当看到,当前的产品在制作工艺、设计理念上因受到科技、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产品品种与质量上也有待进一步拓展提升。回溯百年的风雨沧桑,深感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唯有再接再厉、继往开来,才能让百年老字号得以重现辉煌、发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