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河农业合作社的创新实践

2021-06-18 19:56联办财经研究院
财经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主粮沙河农户

编者按

本期编发《金沙河农业合作社的创新实践(2016-2020)》。在内容上补充了金沙河合作社2016年至2020年的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出五年来金沙河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同时我们对去年此报告的架构做了调整,以便读者更加准确、清晰地了解“金沙河经验”。

2016年以来,金沙河合作社种植主粮的面积从6000多亩扩大到3.5万多亩,每亩平均单产(包括灾年在内)保持在1000公斤以上,远超出全国主粮平均亩产不到500公斤的水平。这进一步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关系仍然在制约着中国已经具有的先进农业生产力。加快推广“金沙河经验”,至少在小麦玉米双季产区的3.5亿亩范围可以在不长时间内生产出全国50%以上的主粮。

令人高兴的是金沙河合作社今年增加的面积中有安徽涡阳县的4000多亩、陕西武功县的500多亩和河北沙河市的1800多亩。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也决定引进金沙河合作社。这说明“金沙河经验”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方的党政领导和农民认可。“金沙河经验”必将日臻完善,不断开枝散叶,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农业农村部更大力度地向全国介绍金沙河合作社,并且把金沙河面业集团作为全国唯一主粮生产的龙头企业向全国介绍经验,这标志着农业农村部对“金沙河经验”的进一步肯定。

今年由中共南和区委、邢台市委、河北省委推荐,全国总工会经中央批准,将金沙河面业集团和合作社领导魏海金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这是2019年魏海金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之后党和政府对他的又一次更高褒奖,也是对金沙河合作社的褒奖。

在我们与金沙河合作社所有的股权农户、职业农民、面业集团以及地租农户共同分享合作社发展、所有农户和职业农民富裕起来的喜悦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展望未来。金沙河合作社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探索并未完结。前进路上还有很多困难和风险。勇敢而谨慎地前行是唯一的选择。

2016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金沙河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金沙河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19年该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和全国唯一一家粮食规模经营类农民合作社典型。同年,该社理事长兼金沙河面业集团董事长魏海金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汪洋同志、胡春华同志先后对该合作社的创新发展经验作出批示,汪洋同志肯定该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个方向”!

该社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由金沙河面业集团作为主要发起人设立,以职业农民为种植管理主体,现有职业农民78名。经营流转耕地共计41423亩,其中主粮面积36230亩,分布于河北、安徽、陕西三省的四县八乡镇,为国内首家跨越省级行政区划的大型主粮种植合作社。自成立以来,该社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形成释放中国先进农业生产力的新型农业生产关系,二产主导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生产方式。该社坚持科技引领主粮种植、跨行政区划规模化经营,实现主粮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形成一整套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金沙河经验”。

2021年4月6日,金沙河红薯岭盛开的万亩油菜花吸引众多游客。图/IC

牢牢把握合作社经营种植的正确方向

(一)坚持科技引领主粮种植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在南和区委领导下,自觉遵循党和国家关于保证主粮95%以上的自给率、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始终坚持小麦、玉米两大主粮种植。流转入社的耕地,凡是原先种植主粮的,决不改种非主粮作物。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30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和种业公司合作,不断加大良种培育、种植技术改进、产量提升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合作社安排3000亩良田作种植试验田,培育出以中麦578为代表的100多个小麦玉米特优新品种。几十位职业农民参与科研试验全流程,接受农业专家实地授课,实现与专家零距离沟通。“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科技兴农、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重要平台。经营种植地块根据土质检测,因地施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减少化肥、农药和水的使用量,进行土壤结构改良,提高基础地力,成为绿色环保高产稳产主粮田,亩产比周边散户高出10%-20%。目前,该社3.5万多亩耕地上的主粮产量,年平均亩产超过1000公斤,大面积稳定实现“吨粮田”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全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示范意义。如果在中国3.5亿亩的小麦玉米双季主产区普遍实现“吨粮田”,就能以20%左右的中国基本农田产出3.5亿吨主粮。按金沙河合作社每个职业农民经营管理420亩土地计算,未来在3.5亿亩小麦玉米双季主产区只需投入职业农民80万人。这样,中国可以掌握主粮生产的主动权,确保粮食安全口粮绝对安全,增加国际竞争力;可以进一步优化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安排更多的土地资源种植收益较高的非主粮农产品,使农民进一步增產增收;可以进一步将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推进工商业和城镇化持续发展。其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难以估量。

(二)二产主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金沙河面业集团作为粮食加工企业参股粮食专业种植合作社,以股权关系为纽带形成产业链上游与下游之间的深度融合关系,从而以粮食的田间种植为起点,打通收割、收购、运输、存储,到工厂加工,再到面粉挂面出厂和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

金沙河面业集团作为国内排名第四、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大量固定资产和自有资金,为合作社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资金资源,满足合作社在土地流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良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以2020年麦季为例,其单季种植所需各类成本投入资金为3247万元(含地租),如此巨额的资金需求其他合作社很难通过独自融资获得。除上述生产性资金外,金沙河面业集团还从每年的合作社分红中提取部分资金设立“风险保障金”,为职业农民学员学习提供所有费用。这种资金保障条件是那些一产主导的一二三产融合合作社难以拥有的。

合作社充分利用面业集团提供的资金,高效筹集各项生产要素,形成先进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合作社为面业集团提供优质小麦玉米等原料,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增加了附加值,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面业集团通过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贯通了小麦、玉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而与一二产业配套的工业旅游项目也提升了金沙河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

特别是面业集团为合作社提供的风险保障金,确保合作社的股权农户和职业农民面临市场、自然和政策风险时,实现“负盈不负亏”,使中央这一保护农民收益的政策要求落地生根。

目前,金沙河面业集团小麦年加工能力已达400多万吨,即将投产能力还有400多万吨。年综合销售额从50多亿元增加到150亿元左右。未来几年,种植规模将扩大到10万亩。即将形成一个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由二产主导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小麦玉米种植产业集群。

在不适宜主粮种植的贫困山区和工矿塌陷地区,金沙河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非主粮产业。在红薯岭工矿塌陷区的4793亩丘陵地带,种植红薯、油葵、油菜。建成七条加工试验生产线,日产小麦面粉34吨、挂面15吨、葵花籽油和油菜籽油10吨、馒头5吨、红薯淀粉10吨、烤冰薯3吨、粉条3吨以及酸辣粉2吨。同时,依托丘陵起伏地形及废弃铁路轨道,发展食品加工、农耕文化博览、花卉游赏体验、特色康养等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在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佛照山地区,种植果树近2万株,发展山地旅游。截至目前,红薯岭、佛照山两地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从中看出,只要选择适合于当地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和项目,不论平原还是非平原地带,“金沙河经验”都可以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跨行政区划规模化发展

合作社坚持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推进跨行政区划的规模化发展。几年来,金沙河合作社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从起初跨出村、乡、区(县)界,发展到2019年跨出省界。种植规模从最初的3766亩逐年扩展到41423亩。其中主粮面积36230亩,包括南和区6个乡镇30个行政村25393亩,沙河市国有农场4170亩,安徽省涡阳县的6131亩,陕西省武功县的536亩。另有沙河市杂粮作物4793亩和果树400亩。

金沙河合作社跨行政区划规模化经营在节本与增效两个方面具有突出效果。

节本方面:(1)土地集约化利用。成员承包地流转入社后,合作社大力开展标准化农田建设,实现了连片化的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了原来农户承包地因人为挖沟立垄造成的田块分割细碎化问题,增加了2%的耕地有效利用面积,从而降低了土地的实际租金成本。(2)规模化采购降低了生产投入的物化成本。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农机、化肥、农药,按照批发价支付,降低了物资费用,并且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统一按照生产标准进行施肥、打药、浇水,降低了化肥、农药和水的实际用量。每亩地可减少化肥使用量40公斤,增加有机肥用量100公斤,每亩节水100立方。每年可比分散农户节省成本130元/亩。(3)规模化应用降低了人力资本投入。技术人员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如果面对小农户,费时费工,而合作社的规模化种植有利于技术推广的规模化,从而降低了人工费用。(4)规模化节省了流通成本。合作社与加工企业直接对接,减少了仓储、运输等中间环节,流通费用大为减少。节省运输储存费用每斤0.04元,每亩增收近百元。(5)规模化实现优质优价。合作社生产的强筋小麦品质好,可以作为麦种以高出普通小麦每斤0.1元的市场价格进行销售,也可以作为优质原料销往面业集团。(6)规模化降低了保费成本。合作社因规模化生产经营而成为保险公司的大客户,提高了谈判议价权,从而获得优惠的保费标准,降低了保费成本。

增效方面:(1)经济效益主要是提高了“三率”。第一,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合作社的耕地由78名职业农民耕种,一个职业农民平均耕种400亩左右,与原来这些耕地由6000多户的农户家庭经营相比,劳动生产者的生产率大幅度上升。第二,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表现在亩均产量和亩均效益的双增长。合作社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进行精细化操作、标准化管理,亩均粮食增产200斤。第三,提高了产品优质率。合作社在自己的试验田上试种多个品种,开展对比试验,选出最适应当地的优质品种,而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在技术专家指导下合理施肥、用药、用水,有效提升了粮食的优质化率。

(2)社会效益更为重要和突出。第一,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包括提高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及化学投入品的利用率,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这是规模经营很重要的意义所在。第二,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加大有机肥的使用,践行环境友好新理念,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第三,增进了消费者的健康福祉。金沙河合作社二产主导一二三产融合的规模化经营,将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初加工、销售等延伸到食物消费系统,实现全产业链保证食物安全,具有开创性革新意义。

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生产关系

(一)新型农业生产关系的三个因素

为了使农业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我国已经具有的先进农业生產力,金沙河合作社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点,探索创建新型农业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同时合理分配各方收益,特别是在制度安排上将新增财富分配向农民倾斜。

金沙河合作社在创新新型生产关系的实践中充分关注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是人的因素。金沙河合作社有三类成员,分别是:将资金和管理入社的面业集团,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入社的股权农户,将劳动入社的“职业农民”。只有根据企业、职业农民、农户等主体所掌握的资金、技术、土地三种不同资源要素,构建起三方均能接受、都能受益的股权结构,才能使这些资源要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为合作社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是核算单元因素。规模化是发展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但是,人民公社初期平均主义错误的历史经验教训值得记取。如果以金沙河合作社为一个单一核算单元,几十个职业农民和几百个股权农户之间就会重新发生平均主义的危害问题。合作社土地规模越大,单一核算单元的弊端就会越严重,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加以防止。

第三是风险因素。种植业所面临的自然、市场和政策风险很大。农民和农业资源进入市场程度越深,确保农民收入“负盈不负亏”的难度越大。工商资本下乡可以与农民的土地和劳动等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但在一些地方也出现过工商资本凭借其强势地位在分配中剥夺农民应得收益的情况。如何有效抗御自然、市场和政策风险,消除土地流转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负盈不负亏”,这是金沙河合作社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新型农业生产关系的四项制度

金沙河合作社坚持从实际出发,修订完善一整套关于组建、核算、分配和风险保障等方面的新型制度,建立起与当前农业生产力水平更加适应的新型农业生产关系,成功实现“创造更多财富”“分配向农民倾斜”双重目标的统一。这个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主要由四项制度构成。

1.以与合作社成员相关联的土地面积(亩数)确定其收益的“摊股入亩”组建制度。而不实行“生产资源定价、合作社股份化”的组建方式。这是对一般实行的合作社组建制度所做的一个重要创新。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以下判断。

首先,合作社的几万亩土地分布在不同的村、乡、县,甚至省,每一个农户所流转土地在质量、位置、流转期限等方面差异很大,且参与人数众多,无法对每户流转土地市场价值做统一的货币化评估。每个职业农民经营管理的土地面积差异悬殊,投入的劳动量及技术含量差异很大,无法对他们劳动、技术投入的市场价值逐个进行统一货币化评估。

其次,合作社规模处于发展中,组织结构随时变化调整。一方面,有新的股权农户加入,也有原地租农户转为股权农户;另一方面新的职业农民加入并获得相应经营管理土地,原有职业农民经营管理的土地面积扩大或调整,等等。每发生一起变动,都会引发合作社成员股份比例的变化,成员提供的资源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若按提供资源定价核股,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工作量、投入精力、操作成本会非常大,这是合作社及其成员无法承受的。

最后,即使采用某一定价机制对“土地、劳动”进行货币化评估,以此折算成合作社成员股份,每位成员享有按股份比例分配合作社可分配收益的权利,造成的后果是成员获利多少只与股份比例有关,与出力多少、贡献大小无关,甚至是出力越多越吃亏,重现人民公社时期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端。

金沙河合作社“摊亩入股”的组建方式得到各成员主体的一致认同,更多的土地承包农户和职业农民接受这一方式并自愿加入合作社。

2.以职业农民种植管理的地块为核算单元的核算制度

合作社依据每个职业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确定其各自的种植地块和面积。每个职业农民独立负责所管辖地块从种到收全部田间管理活动。合作社建立职业农民管理台账,核算其粮食种植收入,农机、农药、化肥、种子等各项生产成本以及销售利润,提供基础设施、生产资料、农机作业、技术支持、种植标准、运输仓储等资金投入。每个核算单元的土地面积既不相同,也不是固定不变,多的1000亩左右,少的300亩。随着职业农民经验的提升和合作社流转土地的增加,核算单元的土地面积每年都会做相应调整。

3.核算单元可分配收益按比例分配制度

核算单元的种植收入扣除地租农户的地租和生产管理成本,再扣除股权农户相当于地租的保底收益,即成为该核算单元的可分配收益。提供土地的股权农户、提供劳动的职业农民和提供资金的金沙河面业集团,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

(1)固定租金模式。适用于农户以固定租金方式流转给合作社的土地。在一个核算单元中,地租农户每季种植前获得“双500”固定租金1,不参与合作社每季收获后的收益分配。该核算单元的可分配收益,由金沙河面业集团与该核算单元的职业农民实行“五五分成”。这一做法符合国务院多部委《关于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18〕4号)关于探索“先租后股”的要求。

(2)股权分红模式。适用于农户以股权分红方式流转给合作社的土地。同样,在一个核算单元中,股權农户在每季收获后获得“双500的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灾年时保证其与固定地租相同的保底收益,丰年时在保底收益基础上再进行分红。该核算单元的可分配收益在职业农民、金沙河面业集团、股权农户之间进行分配。职业农民获得50%,面业集团获得30%,股权农户获得20%。

综合测算,股权农户获得的保底收益加丰年20%的分红,该核算单元(含地租)股权农户获得70%左右,职业农民获取20%左右,面业集团获得10%左右,三方可分配收益的比例为7:2:1。其中股权农户的分成比例最高,其次为职业农民,面业集团获取的比例最低。

虽然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分成比例最高,但是受制于单个股权农户的入社土地资源有限,每个股权农户只能在很小的面积上获得包括地租在内的70%,总量仍然不多。股权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按照户均入社土地4.74亩进行测算,年均收入大约仅为5000元左右。每个职业农民经营管理的土地面积少则300亩、多则1000亩,职业农民获得的可分配收益的比例虽然仅仅为50%,但是每个职业农民获得的可分配收益总量远远大于每个土地流转的农户。金沙河合作社的职业农民的年收入最高可达30多万元。金沙河面业集团作为资金的提供方虽然获得的可分配收益比例仅有10%,但是其参与分配的土地面积有3万余亩,因此获得的可分配收益总量比每个农户或职业农民多。以2020年为例,金沙河面业集团的分红金额达到1282.62多万元。金沙河面业集团作为工商资本主办合作社,既不是做公益活动,也不是在分配比例上与农民争利,其获利方式是从合作社土地面积扩张中获取更多规模化种植红利。三方主体的获利途径不同,各得其所,并行不悖。

图:金沙河合作社种植收益及多方主体利益分配示意图

资料来源:联办财经研究院。制图:张玲

4.面业集团为合作社设立风险保障金制度

遇灾年,在政府财政提供的保险和合作社购买的商业保险的赔付仍不足以支付股权农户的保底收益和职业农民的基本生活费的情况下,由风险保障金补足其差额。2018年灾情严重,面业集团动用风险保障金,足额支付股权农户保底收益,补贴职业农民315万元。

与之相配套,金沙河合作社组织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农事宝”,通过在线查询、实时共享,实时查询合作社物资采购、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信息,了解农户物料领取、农机使用以及历史年份及当季种植的各项开支、收入明细及利润分配、农田种植的作业标准、作业工时记录等,对作业质量进行评判打分。“农事宝”的应用推行,使“成员人人手中有本账”成为现实,大幅提高了合作社成员财务监督绩效,为合作社民主管理找到了有力抓手。

上述四项制度的实施产生积极的效果。第一,完全符合中央关于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社的政策精神,适合跨行政区划大型农业合作社的要求。第二,获得了股权农户和职业农民的充分认可,确保了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全面落实了中央关于农民(地租农户、股权农户和职业农民)在合作社经营中“负盈不负亏”的要求,充分保障了地租农户、股权农户、职业农民等各类农民的收益。第三,激发了职业农民内在活力,降低了合作社对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监督成本,有效实现扩大规模和消除平均主义的双重目的统一。在农业农村部将金沙河合作社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之后,有6个省20多个县的党政领导前往金沙河合作社考察。安徽省涡阳县、陕西省武功县以及山东省商河县高度认同金沙河经验,主动与金沙河接洽招商引资,复制金沙河合作社所创设的一整套做法和制度。

除此以外,还建立以“职业农民”为农民成员代表的民主管理制度。金沙河合作社采用由职业农民作为股权农户代表的合作社民主管理办法,有效解决了多数股权农户对大型合作社种植经营决策缺乏专业识别判断能力、直接参与合作社民主监督管理的相对成本较高、参与意愿和动力不足的问题。职业农民作为合作社成员,参与合作社日常种植管理,充分了解种植成本、收益核算情况,与股权农户是利益共同体,股权农户因此愿意接受职业农民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结果。

创建与相关村两委的市场化委托服务关系

金沙河合作社在中共南和区委指导下,创建与相关村两委的市场化委托服务关系,与所有土地流转农户所在村的村民委员会签订由南和区农业局统一监制的合同,以市场化服务费支付形式,委托村两委为合作社提供土地流转中所需的各项综合性服务。根据该村入社托管的土地面积,给村委会每亩地50元/年的服务费,直接支付给土地所在村的“村财乡管”集体账户。

对这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制度性创新,南和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在给予支持鼓励的同时,制定印发了《村集体从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取土地流转服务费收入的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该项费用的性质、适用范围、支出项目安排、支付程序、支出项目执行和有关人员职责等做了规范。该办法明确该项收入的性质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合作社直接将服务费拨付至相关村的“村财乡管”账户,纳入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使用监督范畴。办法要求各村两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资金预算收支项目和额度、工时、期限等,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后公示。明确该项服务费用途及支付比例。一是村内一般公益事业支出,主要包括村内集体公共服务和民生类项目以及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公益性支出,如维修保养、工具购置、临时性雇工等,原则上该部分支出比例不低于80%。二是包括村两委干部奖励性支出在内的管理性支出,该部分支出比例原则上不高于20%。其中对村两委干部,在履行合同职责服务金沙河合作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工作中贡献突出给予的奖励资金,年奖励数额不高于3万元。

此举要义有三。其一,发挥村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三方优势,共同创建新型农业生产关系,释放出更高的农业生产力。发挥村集体组织农民和协调监督的优势,由村集体提供土地流转整合、村民矛盾调解、基础设施维护、防火防盗等综合性服务,解决了合作社与大量分散农户打交道的困难,有效降低了合作社逐一协调千家万户的成本,提高了土地成方连片大规模流转的整合效率。

其二,以市场化委托服务的经济纽带重构过去基于行政架构的合作社“一村一社”模式,从而使合作社跨行政区划的规模化发展成为可能。

其三,相关村级组织获得新的集体收入来源,从而增加了村级组织保障经費供给。农村免除“农业税”、取消“三提五统”之后,农村基层村级组织行政事务运行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支持,但其数额仅为基本保障,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为此,有的村级组织主要从农户承包以外的资源中获取经营收益加以补充,而有的村级组织没有类似资源,困难较多。金沙河合作社与相关村级组织的市场化委托服务关系建立之后,相关村级组织获得新的集体收入来源,从而增加了村级组织保障经费供给,村集体可以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村干部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务收入。最重要的是,这项收入是从服务合作社降低成本中获取的,既不是政府财政拨款,也不是集体经济利润分成,更不是从所管辖农户的收入中征缴的。这为平衡村集体、村干部、村民、合作社各方利益,助力基层组织运行,保护农户和企业法人收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市场化解决方案,是现行政策制度下的一个创新,对于目前许多集体财产稀缺、资源开发条件匮乏的农村村级组织尤其具有启示借鉴意义。

金沙河合作社这种跨行政区划二产主导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型农业合作社完全适应中国已经具有的、高于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是代表未来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方向的一个成功典型。未来几年,该社将进一步深化新型农业合作社组织形式创建,形成以南和区金沙河农业合作社为总社、各地金沙河农业合作社为分社,“一总多分”、统一品牌、统一经营模式的合作社集群。以此为载体,将“金沙河经验”推广至优质小麦核心产区,形成若干个优质小麦玉米规模化种植区,形成主粮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的新格局。

2016年-2020年金沙河合作社(南和、涡阳)分配情况

2016年-2020年,金沙河合作社种植收入为25188.9万元。地租成本8701.08万元,其中地租农户租金收益共7068.18万元,占全部地租成本的81.2%,国有农场租金收益1632.9万元,占18.8%。生产管理成本五年共计9532.43万元。股权农户保底收益1359.37万元。可分配收益共计5762.12万元,其中职业农民分红2972.66万元,占可分配收益比重51.6%;面业集团扣除村集体服务费后的分红共计2390万元,比重为41.48%;股权农户二次分红为102.51万元,比重为1.78%;村集体综合服务费收入共计296.93万元,比重为5.15%。

猜你喜欢
主粮沙河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白沙河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流域汇流计算方法在风峪沙河段的应用探讨
马铃薯主粮化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