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君
新闻回放 >>
2021年3月,“1300斤菠菜卖了15元”这样一则视频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3月28日,在河北邯郸的一个农贸市场,一对农民夫妇用三轮车运载1300斤菠菜来卖,但转来转去也没能卖出去。后来,一个菜贩出现了,提出15元买下这车菜。大妈满脸不舍,嘴里嘟囔着“这么好的菠菜”;丈夫则狠狠地说了一声“卖了”。不少网友为他们鸣不平:一大车蔬菜只值一杯奶茶钱,價格实在是低得可怜。且不说种植、采收、运输的辛苦,单是买种子和肥料的钱怕也不止15元。与之对应的,则是对菜贩的抨击,认为其“压低价格”“盘剥农民”。这车菠菜折射出农民个体面对庞大市场的无奈,值得社会各方深思。
素材聚焦1 为何卖不出好价钱
因15元买下一车菜而背上“坑农”之名的菜贩称:“这对夫妇的菜质量一般,在菜场没人收;如果我不收,就只能丢掉。我看他们不容易,所以才象征性地出点钱给收了。”2021年,邯郸菠菜丰收,价格走低。这对夫妇种植的“长秆菠菜”在市场上并不走俏,价格大约是“趴地菠菜”的一半,加上一些商家根本不收“长秆菠菜”,使得“长秆菠菜”更难卖出高价。
素材聚焦2 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产品价格的波动,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有媒体认为,这次的“菜贱伤农”事件是农民供给与市场需求未能有效匹配的体现。由于受限于文化水平、地域闭塞以及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等因素,部分农民预测市场行情的手段和意识比较匮乏,种植作物时习惯“跟风”,结果导致扎堆种植,收益暴跌,甚至亏损。农产品具有极强的周期性,许多农民习惯于根据当前的农产品价格来决定一个季度甚至数年的作物栽种品种,而等作物成熟后,市场往往已经“换了天地”。
【微写作范文示例·抵抗风险】一大车蔬菜不过一杯奶茶钱,的确让人唏嘘。如何从根本上减少“货到地头死”的现象,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协作。比如由相关部门收集和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为农民的种植提供参考;以企业的形式组织农民相互合作,以市场的手段应对市场,等等,共同抵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
【适用话题】市场经济 需求与供给 科学耕种 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