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en盆地北部M煤层气田水平井生产差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2021-06-18 06:45崔泽宏王建俊刘玲莉夏朝辉段利江
煤炭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产气气田气量

崔泽宏,王建俊,刘玲莉,夏朝辉,张 铭,杨 勇,段利江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Bowen盆地是澳大利亚东部重要的含煤沉积盆地,其中盆地上二叠统Blackwater群蕴藏丰富的煤炭、煤层气资源[1-2]。M煤层气田位于Bowen盆地北部西翼斜坡带上,隶属于中石油与壳牌合作开发区块的一部分,煤层属于中煤阶,平均镜质体反射率为1.0%。气田自2004年投入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但气田内部开发井产能及生产特征差异显著,一直缺少系统性认识和规律总结。为此,笔者基于M气田多年的工作,以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综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对M气田各开发井生产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厘清影响气田产能差异特征主控因素,为气田周边开发选区和新区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1 M煤层气田概况

M煤层气田处于Bowen盆地北部东倾单斜构造,气田已开发面积约180 km2。气田产层位于MCM煤层组,目前已有3套开发煤层,开发煤层自上而下分别为Q,P和GM三个煤层(图1)。GM煤层为气田主力产层,对气田产量贡献大,占气田总产量70%左右。该煤层构造为西高东低,构造海拔为-300~50 m,埋深为100~600 m,煤层厚度为3.0~6.0 m,煤层含气量为7~12 m3/t,煤层渗透率主要介于0.1×10-15~180×10-15m2。

气田采用U型水平井开发,分单支和双支2类,以双支U型水平井开发为主导(图2)。双支U型水平井由2口水平井和1口直井构成,2口水平井井段沿地下目标煤层钻进,与远端直井的目标煤层段实施精准对接,2口水平井通过共用1口直井进行排水采气。该井型技术成熟,其优势在于:① 双支水平井增加了煤层中进尺长度,扩大了煤层解吸面积,利于提高产气量;② 2口水平井水平段以30°~60°相交,一定程度上保证与煤层割理直交或斜交可能,以实现产量提升;③ 水平井采用割缝衬管完井技术,保障了井眼稳定性,提高开发井稳定生产时率;④ U型水平井便于洗井作业,水平段如遇煤粉堵塞,可通过水平井与直井循环注水清洗,提高作业效率。

双支U型水平井为气田开发主导井型,占据总开发井数80%,贡献气田总产量95%。为分析气田生产差异特征、产气变化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仅对GM煤层107组双支U型水平井生产特征作重点论述。

2 开发井高峰产气量与产气模式

2.1 M煤层气田开发井高峰产气量

气田于2004年投入开发,绝大多数开发井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递减阶段。煤层气开发通过排水降压后,大都经历产气爬坡、稳定生产和产气递减3个阶段,但由于气田各开发井投产时间不同,所处排采阶段不同,因此目前各开发井产气量还不能合理反映各开发井实际的单井产能。为了分析气田内部各开发井产能差异特征,厘清主控因素,通常将煤层气井的高峰产气量作为衡量产能差异变化重要指标[3-4]。为此,笔者针对气田排产5 a以上的107个双支U型水平井开发井组高峰产气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为避免生产数据非合理性异常值,以选取连续高产气为10 d的平均日产气量作为高峰产气量来统计。由于气田开发井的工作制度采用控液面生产,即液面基本控制在开发煤层底部,因此不存在各开发井工作制度不同而导致高峰产气量差异。

基于各开发井排产曲线与统计数据,将得到的各开发井高峰产气量制作泡泡图(图2)。由图2可知,产气井高峰产气量平面差异显著,高峰产气量2 000~72 000 m3/d均有分布。其中高峰产气量>4万m3/d的开发井占比15%,高峰产气量介于2万~4万m3/d的开发井占比26%,高峰产气量介于1万~2万m3/d的开发井占比23%,高峰产气量低于1万m3/d的开发井占比36%。

图2 M煤层气田GM层开发井组高峰产气量泡泡分布Fig.2 Bubble map of peak gas rate of development wells of GM seam in M CBM field

2.2 M煤层气田产气模式

为清晰表征气田内部各开发井排采差异变化特征,在开发井组生产数据分析基础上,基于各产气井高峰产气量及排采曲线变化特征,结合具体实例,总结了M煤层气田开发井如下4种类型产气模式。

(1)Ⅰ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高,产气陡升—陡降—平缓递减型。

Ⅰ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4万m3/d,有16个开发井组,占比15%。该产气模式大体可细分为4个排采阶段:第1阶段为排水、产气爬坡阶段,初期排水降压快,5~7 d达到产水高峰,高峰产水量为50~78 m3/d,排水7~15 d后产水迅速下降并开始进入产气爬坡阶段;爬坡阶段早期产气快,后期缓慢,通常爬坡8~14个月进入高峰产气阶段,此时排水处于下降速度拐点期,标志着大规模排水阶段基本结束;第2阶段进入产气高峰稳产期,产气高峰稳产期短暂,一般为3~7个月,此时排水进入缓慢递减阶段,产水量小,日产水量<10 m3;第3阶段进入产气快速递减期,产气快速递减期为2~3 a,年递减速度30%~35%,此阶段产水量低且趋于稳定;第4阶段进入产气平缓递减期,产气量主要介于0.5万~1.0万m3/d,产气年递减率平均18%,产水很低或几乎不产水。

以14井组为例(图3),该井组位于气田的西部构造高部位(图2),煤层厚度4.5 m,水平段煤层垂深250~340 m。该井组排产初期产水量快速上升,排采第6 d,达到产水高峰(图3(a)),高峰产水量53 m3/d;排采第8天,液面下降至煤层底部,进入产气爬升阶段,随着产气逐步攀升,排水开始逐渐降低。

图3 M煤层气田GM层14水平井组排采曲线Fig.3 Production curve of horizontal well 14 of GM seam in M CBM field

由于14井组附近煤储层孔隙水支撑地层压力逐渐降低,井筒附近煤层吸附气通过快速解吸、扩散并流入井筒,地层压力随之迅速恢复倒逼套压回升,推动产气稳步上升,采水逐渐降低,排采14个月达到产气高峰(图3(b)),高峰产气量为6.9万m3/d,高峰产气稳产期为4个月左右,产水<2 m3/d;高峰稳产期后进入产气快速递减阶段,该阶段产水量<1 m3/d,快速递减期历经3.6 a,平均年递减速度为30%,快速递减期末产气量为1.3万m3/d;快速递减期后,产气步入平缓递减期,产气年递减速度<8%,产气相对平稳,平缓递减5 a后,产气量仍达0.6万m3/d左右。

(2)Ⅱ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较高,产气陡升-平缓递减型。

Ⅱ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介于2万~4万m3/d,有28个开发井组,占比26%。该产气模式可划分3个排采阶段:第1阶段排水降压25~35 a后达到产水高峰,随后进入产气快速爬坡阶段,爬坡阶段经历6~8个月;第2阶段进入产气高峰稳产期,高峰产气稳产期为10~12个月;第3阶段进入产气缓慢的递减阶段,产气年递减率8%~10%,产气递减阶段产水量较低,产水量基本<5 m3/d。与Ⅰ型产气模式不同的是,产气达到高峰稳产期间,产气井仍处于主要排水期。

以39井组为例(图4),该井组位于气田的中部(图2),煤层厚度6.4 m,水平段煤层垂深360~390 m。该井组排采第27天,进入产水高峰,高峰产水量41 m3/d(图4(a));高峰产水10 d后,即排采第37天后,液面下降至煤层底部,排水缓慢下降,开始进入产气逐渐爬升阶段。

图4 M煤层气田GM层39水平井组排采曲线Fig.4 Production curve of horizontal well 39 of GM seamin M CBM field

该井组排采6个月后进入产气高峰(图4(b)),高峰产气量平均为3.6万m3/d,高峰产气历经14个月,进入产气缓慢递减阶段,产气平均年递减速度8%,缓慢递减9 a后产气量仍达1.2万m3/d。

(3)Ⅲ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较低,产气缓升—后期平稳型。

Ⅲ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主要<2万m3/d,有38个开发井组,占比36%。该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相对较低,但后期产气平稳。

以105井组为例(图5),该井组位于气田的北部(图2),煤层厚度6.2 m,水平段煤层垂深390~410 m。该井组初期排采第30天,液面降至接近煤层底部,进入早期低产气阶段(图5(a));随着排水量增加,套压逐步降低,排采第77天达到产水高峰,高峰产水量达36 m3/d,此后产气量略有提升,平稳维持在3 000 m3/d左右。

该井组排产7个月后达到产气高峰(图5(b)),高峰产气量1.4万m3/d,高峰产气相对稳产期持续24个月,产水量介于3~7 m3/d;之后进入产气相对平稳期,几乎无明显产气递减期,排采9 a后产气量仍达1.1万m3/d。

图5 M煤层气田GM层105水平井组排采曲线Fig.5 Production curve of horizontal well 105 of GM seam in M CBM field

(4)Ⅳ型产气模式:低产,不连续。

Ⅳ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低于1万m3/d,有25个开发井组,占比23%。该产气模式产液不稳定,产气量低且不连续。

以117井组为例(图6),该井组位于气田东部(图2),煤层厚度6.8 m,水平段煤层垂深520~590 m。

该井组初期排采第68天,液面降至煤层底部,套压急剧降低,开始进入产气阶段(图6(a)),排采初期最高产气仅为0.14万m3/d。

该井组生产期内产气极其不平稳(图6(b)),最高产气量仅0.16万m3/d,相对稳产期也仅维持在500 m3/d左右;排采期最高产水量仅为4.6 m3/d,产气期间平均产水量总体低于0.6 m3/d。可见煤层携液量低,产气差,可能主要与煤层低渗透有关。

图6 M煤层气田GM层117水平井组排采曲线Fig.6 Production curve of horizontal well 117 of GM seam in M CBM field

3 煤层气田产气差异主控因素分析

相对常规油气藏而言,煤层气藏产能影响因素复杂,为指导优质开发选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煤储层产气能力分析[5-9]。

由图2和4类产气模式可以看出,气田内部产能差异大,而且不同产气模式排采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钻井、完井、地质和动态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煤层埋深、低幅微构造、煤层顶板封盖性、煤层分叉及煤层内部夹矸程度是影响气田双支U型水平井生产差异特征主要因素,而钻、完井技术、水平井长度、井网井距对开发井的产能影响甚微。

3.1 煤层埋深的影响

M煤层气田开发主要依靠煤储层本身物性递减衰竭式开发,因此,煤层渗透性对于煤层气田开发井的产能影响效果尤为显著[10-15]。渗透率对煤层气产量影响很大,煤层渗透率高,排水降压快、压力传导范围大、气体解吸速度快、解吸气量多,故产气量及采出程度相对较高[16]。煤层气田开发生产实践表明,在地势平坦且未发生构造反转的区域,煤层的埋深对煤层渗透性影响较大[10-14]。

基于M煤层气田评价井钻杆测试获得的压力数据,再通过试井解释得到GM煤层渗透率。根据分析结果表明,随煤层埋深增加,煤层渗透率逐渐减小;反之,随煤层埋深变浅,煤层渗透性逐渐增大(图7)。所以,煤层埋深不仅控制不同部位开发井高峰产气量差异,而且同样也影响各开发井排采曲线形态。

图7 M煤层气田GM煤层渗透率与埋深Fig.7 Map of permeability and depth of seam GM in M CBM field

由图2可知,气田中西部即GM煤层埋深<350 m区域,产气井高峰产气量均>4万m3/d,部分井高峰产气量最高达到6万m3/d以上,所属区域主要代表产气模式为Ⅰ型的开发井。这些区域煤层埋藏浅、渗透性高,构造高、煤层内部水动力弱,所以在排采期间,浅埋藏、高构造区域构成了近井及远井地带气体快速解吸、扩散和运聚的优势方向。在排采初期,由于斜坡高部位煤层内部水体小,同时优越的煤储层物性导致煤层快速排水,井筒液面快速下降,短暂产水高峰过后产水量迅速降低;在构造势能控制和气体浓度差的影响下,近井及远井地带气体通过解吸并快速流入井筒,导致产气快速爬升、形成较高的高峰产气量平台;随着近井地带气体大量产出,近井地带气资源供给不足,远井地带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短暂产气高峰过后,产气速度快速降低,年递减速度达30%以上;随着排采中后期,压降漏斗范围逐步扩大,远源气体开始逐步解吸并补充供给,产气递减速度逐步放缓,即使排采10 a产气井,末期产气量也达到5 000 m3/d。总之,受浅埋藏、高构造部位控制的Ⅰ型产气模式井,其高峰产气量高,稳产平台短,递减阶段早期递减快,后期缓慢。

在埋深350~500 m的区域,主要代表Ⅱ型产气井,高峰产气量介于2万~4万m3/d,高峰期产气量明显<Ⅰ型产气井,由于埋藏相对较深,煤层渗透性有所降低,致使气体解吸后扩散导流慢,递减阶段递减速度明显变缓。相对埋深<350 m区域,该区域埋深中等,煤层渗透性和含气量相对适中,致使高峰稳产期相对较长,递减阶段递减速度相对缓慢。

在煤层埋深>500 m的区域,受煤层上覆应力增大的影响,煤层的渗透性急剧降低,煤层渗透率总体<1×10-15m2,产气井的产量明显降低,产气不连续,大多数井几乎达不到自然产气的能力。代表该区域产气模式主要为Ⅳ型产气井。

可见,M煤层气田埋藏浅的区域,煤层表现出较高的渗透性,开发井高峰产气量大;随煤层埋深增加,煤层渗透率逐渐变小,开发井高峰产气量逐渐减小;当煤层埋深超过500 m,煤层渗透率急剧降低,渗透率总体<1×10-15m2,气井产气量低或几乎无自然产能。

3.2 局部微构造影响

基于稀少二维地震资料和钻井数据,M煤层气田构造整体表现为向东倾斜单斜。通过开发井组水平井钻井轨迹和随钻伽马数据剖析,可判断煤层气田内部发育受区域构造挤压所形成局部低幅微构造。低幅微构造对煤层气开发是非常有利的,受构造运动形成的褶皱或低幅微构造可诱导煤层构造缝的发育[17-20],改善煤层渗透性,大幅提升产气量。经实钻井资料证实,气田东部局部区域存在低幅微构造,低幅微构造部位5组开发井高峰产气量均>2万m3/d。以81井组为例(图8),该井组位于气田东部(图2),煤层埋深455 m,通过钻井轨迹和随钻测井解释,81井组水平井钻遇煤层段正处于挠曲微凸起构造部位,微凸起构造可诱导煤层构造缝发育,一定程度上改善煤层渗透性,该井高峰产气量4.1万m3/d,生产10 a后产气量仍为1.8万m3/d。

图8 M煤层气田81井组A水平井段钻遇轨迹Fig.8 Well trajectory for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well group 81 in M gas field

可以看出,虽然煤层气田81井组井区煤层埋藏较深,煤层上覆地层应力较大,但因微构造发育的诱导裂缝改善煤层渗透性,大大提高产气井的产量。从排采曲线形态上看,发育于局部低幅微构造控制的开发井组主要属于Ⅰ型和Ⅱ型产气模式。

3.3 煤层顶板岩性的影响

煤层顶底板封盖性能影响煤层气的保存,煤层气纵向逸散因受到顶底板封盖性能的强弱而不同[21-24]。根据煤层顶底板岩性测井解释,GM煤层顶板主要有泥质、粉砂质泥岩和砂岩,煤层气田区域GM煤层顶部主要以泥质和粉砂质沉积为主,仅气田北部GM煤层顶部发育较厚砂体,导致煤层与砂体直接接触。煤层顶板为砂岩时,煤层气封盖条件差,煤层含气量降低,进而导致开发井产气效果相对较差。如图9所示(连井线如图2所示),气田北部各产气井GM层顶部砂岩厚度为18~35 m不等,顶板砂岩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薄直至尖灭,对应高峰产气量也呈现随顶板砂岩厚度减薄而有略微增高的趋势。气田最北部4口井(110,108,74和73井)GM层顶部砂岩厚度28~32 m,高峰产气量低,最高仅为0.66万m3/d;向南过渡的71井煤层顶板砂岩厚度为18 m,开发井高峰产气量为2.23万m3/d;70井顶板无砂体,气井高峰产气量达4.50万m3/d。

图9 M煤层气田北部GM煤层与顶板岩性连井对比剖面Fig.9 Lithological profile of seam GM and caprock in northern M CBM field

可见,煤层顶板存在砂岩以及砂岩厚度规模不同时,对开发井产气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气田北部煤层上覆盖层封盖性较弱,虽然高峰产气量较低,但开发井产气量还是相对比较平稳、连续。

3.4 煤层分叉变薄与煤层内部夹矸的影响

煤层厚度大、分布连续且煤质较纯,对煤层水平井开发是有益的;反之,煤层厚度变薄、多夹矸,不但降低了开发地质储量,影响开发效果,同样也不利于提高水平井煤层段钻遇率。通常,平缓、稳定的构造利于煤炭沼泽持续发育,易于煤炭连续沉积,形成厚度大、质纯的煤层,若沉积环境短暂有水体动荡的影响,会造成煤炭沉积间断,出现分叉煤层和夹矸煤层[25-26]。当泥炭沼泽某一局部区域有外来沉积供给时,形成较厚的隔夹层(>0.5 m),横向上便形成1个煤层被分隔成2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单煤层,被称之为分叉煤层[25],分叉后的单煤层厚度有所减薄;当泥炭沼泽某一局部区域频繁且短暂遭受水体动荡的影响,所形成的煤层中会含有若干个夹层,则被称为夹矸煤层[26],单个夹矸层的厚度一般<0.5 m,夹矸层掺入煤体中,会使原煤质量大大降低。因此,煤层合并、分叉和夹矸是煤沉积一种普遍现象和表现形式,也是影响煤层厚度平面变化和煤层内部非均质变化的直接原因[27]。

Bowen盆地北部古构造沉积环境表明,晚二叠世煤系地层沉积期,盆地北部发育自北向南进积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巨厚煤系地层[28]。基于气田内部煤层精细对比分析表明,气田北部、中部GM煤层厚度分布连续,煤层厚度大,气田南部可能处于古构造低位的沉积体系末端,聚煤期沉积环境稳定性较差。M煤层气田中部向南部过渡区域为煤层分叉区(图2),煤层分叉导致单煤层厚度变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开发井产量,但产气比较平稳、连续,主要为Ⅲ型产气模式;气田南部为煤层分叉夹矸区(图2),煤层不但分叉变薄,而且分叉煤层煤质较差,夹矸严重,煤层品质差直接导致开发井产气量低,产气不稳定、不连续,属于Ⅳ型产气模式。

如图10所示(连井线如图2所示),中部40,158井GM层厚度为5.2 m,高峰产气量均在2.0万m3/d以上;向南部GM煤层分叉变薄,如21井区GM煤层分叉的煤层厚度为3.4 m,高峰产气量1.2万m3/d;47,52井区煤层分叉减薄,而且分叉的煤层夹矸严重,扣除夹矸后煤层有效厚度仅为3.1 m,这2组开发井高峰产气量仅在0.7万m3/d以下。

图10 M煤层气田中、南部GM煤层分叉与夹矸发育剖面Fig.10 Profile of the split and interburden of seam GM in the middle and south of M CBM field

4 结 论

(1)Bowen区块M煤层气田主要采用双支U型水平井开发,煤层气田内部产能差异大,高峰产气量介于2 000~70 000 m3/d。其中高峰产气量>4万m3/d的开发井占比15%,高峰产气量介于2万~4万m3/d的开发井占比26%,高峰产气量介于1万~2万m3/d的开发井占比23%,高峰产气量低于1万m3/d的开发井占比36%。

(2)M煤层气田按高峰产气量大小和产气曲线形态划分4类产气模式:Ⅰ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高,稳产平台短,递减阶段早期递减速度快,后期缓慢;Ⅱ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中等,高峰稳产期相对较长,递减阶段递减速度相对缓慢;Ⅲ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相对较低,高峰稳产期长,排采后期产气平稳,几乎无明显递减期;Ⅳ型产气模式高峰产气量最低,产气不稳定、不连续,产气差或几乎无自然产能。

(3)煤层埋深、构造、煤层顶板岩性与煤层分叉、夹矸是影响M煤层气田高峰产气量和排采曲线形态的主控因素。控制煤层渗透性变化的煤层埋深、构造是影响开发井产能关键性地质参数,无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煤层埋深<350 m为高渗透、高构造区域,是煤层气解吸、扩散、运聚有利区域,有利于实现煤层气高产,其次为埋深350~500 m斜坡构造区域,埋深>500 m东部斜坡低部位或凹陷区域煤层渗透性差,产量低或达不到自然产能。气田局部低幅微构造区域可诱导微裂缝发育,改善煤层渗透性,有利于煤层气井高产;气田北部煤层顶板封盖性差以及南部煤层分叉变薄、内部夹矸则是影响产气井产能较低的直接原因。

(4)鉴于矿权区块基本覆盖Bowen盆地北部,因此在现有开发技术和政策条件下,Bowen盆地北部浅埋藏、高构造斜坡区域仍是新区优先开发的有利区域,但须优化浅层开发井网、井距,制定合理排采制度,避免产气大起大落,力求实现高产与稳产趋势均衡。平面上,仍须加强Bowen盆地北部主力煤层分叉、合并和煤层顶底板岩性沉积变化规律研究,在煤层埋深、构造有利条件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优质开发区;纵向上,鉴于煤层埋深>500 m区域,煤层气资源量大,须开展煤层压裂改造增产技术攻关,力争突破较深层低渗煤层气资源开发。

猜你喜欢
产气气田气量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元素录井特征分析
做人要有气量,交友要有雅量
冷却液溢出问题研究
气量可以学习吗
王旦的气量
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结束并关井
气量三层次
气举排液采气工艺在千米桥古潜山气田的应用
产气、贮气一体化沼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