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21-06-18 02:12欧阳钟灿,丁奎岭,邹才能
科学中国人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家人工智能科学

欧阳钟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显示产业应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一会议精神?

在我看来,经过多年创新发展,我国显示产业已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重要一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显示产业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为更好贯彻创新精神,显示产业应加大创新力度,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探索显示领域的技术广度和深度。在液晶显示领域,加大技术和产品创新,并抓住5G、8K、大尺寸带来的新需求与新机遇;对于OLED柔性显示,一方面积极克服柔性技术本身的难度,另一方面加强厂商在工艺、产业配套化等领域的发展;在Mini LED等前沿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应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发展路径。呼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显示产业的关注和支持,增强国内显示企业创新活力,同时培养一批具有学术背景的技术人员投身到显示产业建设,坚持科研先行的理念,做好扎实的理论研究,并协同下游厂商不断推出创新型应用产品。通过“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助力我国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显示产业来说,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全球电视面板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5.5%,较上一年同期提高了9个百分点,这就是显示产业的“中国之力”。

丁奎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让公众理解科学、信任科学,都是科学家的重要使命。当公众因为视野的局限性不能正确理解科学时,科学家有必要担负起责任,保持虚怀若谷的态度,向公众宣传和普及科学。

谈到科学普及,青少年群体最需要浸润科学的阳光雨露,这对我们中华民族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意义深远。

这些年,我们的高考历经多次改革,有成功的探索,也免不了有一些失败的经验教训。

基础教育阶段是建立一个人系统科学思维的重要时期。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都不可偏废。青少年未来并不一定从事这些职业,但全面的科学教育一定能够帮助他们塑造理解科学、尊重科学的价值观,形成理性思辨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

总而言之,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是科技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对学术不端进行明确的界定,以公正公平的方式维护学术的尊严和公信力;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夯实基础教育,加强科学普及,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理性思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科技工作者要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

邹才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科学是探索、怀疑、理性和实证不断循环往复、无限逼近真相的过程。人类对大自然和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推动科学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和拓展。

科学技术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也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第一驱动力,对世界格局变更和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叠合期,也是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关键期。科学界应坚持发扬科学家精神,扛起科技创新大旗,支撑当前、引领未来、推动跨越。

1年前,为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等,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我认为,科学家应以“做科学的事、讲科学的话、育科学的人、攀科学的峰”为己任。

科学家要做科学的事。科学无国界,以服务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最高追求;科学家有祖国,以服务国家和人民为第一要务。

科学研究应结合前沿、面向需求,用前瞻敏锐的判识,选准科学方向;用实事求是的试验,提出科学认知;用反复实证的观点,揭示科学规律;要做有用的科研,要确保科研数据的科学性与真实性,用行之有效的成果,研创科学技术,填补理论“空白”,突破技术“卡点”。

段宝岩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目前,全球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变革与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智能传感为代表的技术研发,以及在能源、制造、农业、交通、教育、医疗、金融、环保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开辟了广阔前景和空间,推动着工业4.0的前沿发展。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类脑计算、模式识别构架了人工智能的通用体系,智能芯片、系统软件搭建了软硬件平台,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理解、人机交互等成为AI突破的关键技术。

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上加强战略布局,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等,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先机。而我国的工程教育,限于现阶段工业发展迭代升级的现实,在应对新一轮颠覆性技术挑战、切实支撑制造强国战略上跟进不足,仍存在学科基础较为薄弱、工程实践创新不强、校企合作融合欠缺的短板。现实中,工业制造一线和实体经济主流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缺乏,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之间存在衔接空白,人才的知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出现脱节、错位。在高端制造的设计、生产、服务方面,缺少大量具有创造精神、创新思维和卓越能力的人才支撑,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高水平制造的全面突破。从长远发展供给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还有很大缺口,亟待完善加强。而科技创新的自主自立自强,仍需要厚实持久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坚强后盾。

猜你喜欢
科学家人工智能科学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