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园园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经典作品之一,《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进行撰写的,这部作品中的“我”即为19岁时的川端康成。他不幸的童年、悲惨的身世令其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和内向。为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困境,他独自一人前往伊豆“旅行”。在风景旖旎、民风淳朴的伊豆,随着和江湖艺人邂逅同行以及友好相处,他孤僻且无法与社会相融的扭曲性格逐步变得健康起来。《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只有1.8万字左右,但是凭借着其清新哀婉的笔调以及灵活娴熟的叙事技巧,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我”和舞女间的纯洁而朦胧的情感,为读者们营造了一种恬淡清新的意境,并引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切实彰显了其久远且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一、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出生在大阪,是日本的小说家,毕业于东京大学,与横光利一等人开展新感觉派运动,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千纸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的一生非常不幸,在两三岁时,父亲、母亲相继离世,在祖父母的照顾下成长,姐姐、祖母陆续离世给川端康成带来了非常大的打击,16岁时,祖父也因病去世,自此,川端康成彻底成为了一名无亲无故的“孤儿”。自幼体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在孩提时期很少出门,心理变得非常敏感,孤独的情绪始终萦绕着他。年幼丧失亲人的经历令其形成了“孤儿气质”及“受恩惠者气质”。
二、《伊豆的舞女》简介
作为川端康成早期创作的经典作品,《伊豆的舞女》主要描述了一名身世悲惨且内心孤僻的19岁高二学生,为驱赶内心的孤独与忧闷,一人前往风景旖旎、民风淳朴的伊豆旅行,旅行途中与舞女薰子的相遇和相识令学生倍感欣喜,并对其产生了似恋非恋的思慕之情。这部作品用零零散散的语句刻画了一件件小事,讲述了两人惺惺相惜并最终离别的故事。
《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并非只刻画了主人公和舞女间的朦胧爱情,而是蕴含并洋溢了包括父子情、母女情等在内的人间真情。尽管熏子一家迫于生计前往其他地方,不过他们一直都坚信:世上是有好人的。小说紧密围绕“纯美”,通过温暖感情熏染读者心田,令读者倍感暖心。
三、《伊豆的舞女》的文学赏析
(一) 创作背景
《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19岁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我”即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悲凉的身世、抑郁的情绪、孤独的情感与繁华喧嚣的东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情绪困境,他决定去风景旖旎的伊豆旅行。
作者在前往伊豆的途中,遇到了一名年僅14岁的舞女,被其纯真与美貌所吸引,在此吸引的作用下,作者随同舞女等艺人巡回演出,从修善寺经汤岛来到了伊豆本岛的下田港,经过短短数天的相处之后,在依依不舍的情况下与舞女告别。作者的这段经历为《伊豆的舞女》提供了素材。作品发行于作者伊豆之行的8年后,在此期间,作者的感情之路并不平坦,饱受感情的打击。1922年,作者怀着“难以忍受的自怜”的心情再次来到伊豆,撰写了未完成也未出版的《汤岛的回忆》,以此原型创作了《伊豆的舞女》和《少年》两篇小说。
(二) 主题剖析
“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剔透,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雨停了,月亮出来了。雨水冲洗过的秋夜,分外皎洁,银亮亮的。”在《伊豆的舞女》的这部作品中,作者将“我”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伊豆秋色中,令读者切实体会到了伊豆的旖旎风光。但是细细品读后发现,作者描写的优美景色透着一股淡淡的哀愁。
认真仔细地研读《伊豆的舞女》这部经典作品后能够认识到,它延续了川端康成其他作品的风格,充满了忧郁和哀怨的情绪,不过需要注意到,哀怨的情绪之中也蕴含着令人倍感温暖的暖意,它并没有因身份的不同而淡化,反而因身份的不同而让两人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使得两人的惺惺相惜之情尤为珍贵。旅途不过短短数天,但是已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深刻记忆,令“我”的未来之路充满了暖意。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其关键是细腻生动地描述了“我”和舞女间朦胧且复杂的情感变化,舞女的青春犹如温暖的阳光扫除了“我”内心的阴霾,令这场孤寂的旅行增添了无尽的浪漫和青春的悸动。
(三)人物形象剖析
在叙事作品中,不仅需要加强对情节的细腻化描写,也需要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一般来讲,以人物身份或者名字命名的作品比较强调对中心人物形象的描述与塑造,《伊豆的舞女》即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这部作品的情节并不曲折,也不跌宕,若将其看作是一部青春小说,根本不能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也不能获得如此之高的殊荣与地位,它能够被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借助不同的叙述视角,对“我”和舞女进行了细腻生动地描述,使得人物形象非常鲜明生动。
不同的叙事视角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叙事效果。在《伊豆的舞女》这部小说中,“我”和舞女间的情感并未点透,一直都渲染着朦胧的色彩。这部作品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创作的,关于“我”和舞女间的情感,特别是“我”对舞女的好感与爱慕,通过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的手法,借助对个人心理活动的深入剖析,向人们清晰直观地展示了“我”的心理波动情况。但是受此叙事视角的约束,舞女是否也对“我”心生好感、是否也倾心于“我”无从得知,只能根据对舞女言谈举止等细节的刻画进行间接表达。纵观整部作品,作者并未直接描述舞女的情感所依,而是通过对其语言、动作的细腻刻画来展示其心理变化。作为读者,我们能够感受到这段青涩初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朦胧感。在这部作品中,“我”是一名情窦初开的高中生,是典型的男性视角,而这即意味着在此作品中,女性一直都是“被了解”的“他者”。作为读者的我认为,求知若渴的舞女对略懂一些知识的“我”而产生的感情充满了仰慕之情,而非爱恋。在此部作品中,作者通过灵活的叙事技巧以及生动的手法,将其“孤儿根性”、“受惠者根性”予以了详细生动地描述。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述了社会人对包括舞女等在内的艺人们的看法与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日本艺人整体处于社会底层的位置,饱受其他人的嘲讽和歧视。作为一名青春年少的高中生,“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学业有成之后将会步入社会精英阶层,将会受到人们的高度尊重和认可。作品由不同人物视点产生的叙述话语形成对比,从而凸显张力,引发读者陷入深沉的思考之中。看到很多人甚至评论家,将“我”和舞女间的感情视为朦胧的爱恋,而本人则有不同的看法,相较于纯粹的爱恋,他们之间的感情充满了复杂性,不仅是基于平等关系上的纯真友情,也是在舞女对“我”细心关怀后而对其形成的感激和担忧之情。
(四) 朦胧恋情之美剖析
在《伊豆的舞女》這部经典作品中,作者以巧妙的手法将一个凄美且令人感叹的爱情故事编织于如诗如画的美丽背景之下,文章开门见山地写道“骤雨快速地降落至叶茂繁盛的杉林上,非常强势地从山脚下快速追赶着我”,好像雨点也读懂了“我”的心思,催促着“我”最快的速度追逐舞女,晶莹剔透的雨点将“我”和舞女两个先前从未谋过面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切实反映了“我”迫不及待地与舞女相遇、相知的念头。在《伊豆的舞女》作品中,夜雨听鼓声这一段,作者以优美的语言进行了动人描述。
“黄昏时分,突如其来的暴雨令层峦叠嶂的群山瞬间染上蒙上了白的颜色。雨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远近层次早已模糊、不可分辨。前面的小河,很短的时间里就失去了清澈的模样,变成为了浑浊的黄汤。水声越来越响。雨如此之突然,如此之大,估计舞女们不会出演了吧。一想到这里,我就如坐针毡、坐立不安,反复不断地去浴池洗澡。……鼓声逐步减弱并慢慢地停了,我又无法忍受了。在这如铃声般的雨声中,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陷入了沉醉之中……”
在夜雨听鼓声的这一段,作者假借雨声,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我”对熏子产生的朦胧之情,雨声、鼓声、喧嚣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进入“我”的耳朵,令“我”在恐惧氛围下度过了记忆深刻的一夜。突然而降的暴雨将“我”和舞女间的距离瞬间缩小。晶莹剔透的雨水其实象征了“我”和舞女之间单纯且不含任何杂质的友情。作者通过对雨水的描述,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形象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伊豆的舞女》这部经典作品中,雨不仅是“我”和舞女之间情感的象征,亦是作者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在此情境中,人物形象和自然情景之间深度融合、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了一个完美的境界。
四、结语
《伊豆的舞女》是一部拥有超时空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一部分人将其归为青春爱情小说,其实并非如此,作者依托于娴熟的叙事技巧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腻地刻画,也对情景进行了大力渲染,赋予了作品更深的内涵,令其成为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诉求和人格反省力量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