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艺红 刘畅 王宽 李林 尹江 王磊
摘 要:马铃薯北方006是由河北北方学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河北北方学院旱作农业研究中心团队选育的新品种。以马铃薯北方00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北方006壮苗的培养基,为提高新品种组培苗品质及脱毒种薯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基础。试验使用不同浓度的IBA与6-BA进行配比,结果表明,北方006组培苗最适合的壮苗培养基为MS+0.1 mg/L IBA+1.5 mg/L 6-BA。
关键词:马铃薯;组培苗;激素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7-000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草本植物,在国内外广泛种植,已成为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世界第4大粮食作物。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化[1]。马铃薯组织培养在种薯脱毒、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技术是解决马铃薯品质退化的主要措施之一。无病毒组培苗扩繁,以及原原种生产,使种薯不携带或很少带有病毒[3-4]。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通过优化马铃薯培养基配方,改进培养方式,建立组培苗快速繁殖体系,培育出高质量的组培苗,总结出一套生长周期短、操作简便、成本低的新培养技术,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马铃薯新品种北方006,其组培苗由旱作农业研究中心通过茎尖培养脱毒所得。每个处理接种10瓶,每瓶约两个外植体,每个处理3次重复。培养基种类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观察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经35 d后,测量并记录株高、茎粗、生根数等。
采用Excel软件整理试验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各处理激素配比见表1。
由表2可知,当只加入0.1 mg/L IBA与6-BA时,株高较对照都出现变化,说明IBA与6-BA对株高有一定影响。用不同激素处理后,各处理株高最高的为处理10,为15.10 cm,比对照处理1高出1.53 cm,激素配比为MS+0.1 mg/L IBA+1.5 mg/L 6-BA。而随着IBA浓度增加,组培苗株高逐渐降低,说明高浓度的IBA对株高起抑制作用。处理10、处理2、处理11、处理7、处理4、处理3、处理8均比对照直径粗。因此,当加入低浓度IBA时,可以促进植株茎粗的增加。各处理组培苗鲜重最重的是处理10,为1.36 g,比对照处理1重0.5 g;其次为处理7,比对照处理1重0.28 g;处理10、处理7、处理11、处理3、处理4均比对照鲜重更重。由此可知,加入低浓度的IBA可促进植株鲜重的增加。各处理组培苗根长最长的是处理4,为8.85 cm,比对照处理1长2.45 cm;其次为处理3,比对照处理1长1.8 cm。各处理组培苗根数最多的是处理10,为12.90条,比对照处理1多4.6条,其余均比对照根数少。由此可知,当0.1 mg/L IBA与1.5 mg/L 6-BA配比时,最利于根数的增多。各处理组培苗叶片数最多的是处理10,为17.10片,比对照处理1多3.60片;其次为處理4,比对照多2.80片。由此可知,低浓度的IBA可促进叶片数的增加。
由图1可知,用不同的激素处理后,成活率均为100%;处理12生根率仅为40%,其余均为100%。在35 d统计时,处理8、处理6、处理12这3个激素配比对马铃薯北方006结薯诱导率影响效果显著,均为100%。处理5结薯诱导率为70%,处理9结薯诱导率为30%,处理7和处理4结薯诱导率为10%,其余处理在35 d时均还未结薯。
3 讨论与结论
马铃薯根、茎、叶的长势反映了组培苗的健壮程度,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当不同激素适当配比时,可提高马铃薯壮苗程度。
本试验利用河北北方学院旱作农业研究中心选育的新品种北方006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IBA与6-BA配比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当含有较低浓度的IBA时,可以促进北方006的生长,而含有高浓度的IBA时,则抑制北方006生长。当培养基为MS+0.1 mg/LIBA+1.5 mg/L 6-BA时,北方006马铃薯组培苗最为健壮。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提高马铃薯壮苗率和繁殖系数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新品种选育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 1 ] 刘卫平,李玉华,孙秀梅,等.马铃薯离体茎尖生长点对几种培养因子的生长反应[J].中国马铃薯,2001(2):81-82.
[ 2 ] 吴兴泉,陈士华,王朔,等.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39-1040.
[ 3 ] 杨莎,邓玉萍,林萱,等.马铃薯试管苗培养及试管薯诱导研究进展[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1):58-61.
[ 4 ] 朱德蔚.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杂粮优质多抗特异种质资源创新及高效育种技术研究(16227508D);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马铃薯)技术体系(CARS-09-p05)。
作者简介:纪艺红(1990—),女,满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实习研究员,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
通信作者:王 磊(1982—),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从事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