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一竹
5月22日上午9时,由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共有近万人参加比赛和健康跑等活动,其中172名参赛人员参加的是百公里越野赛。
这本该是一场宾主尽欢的赛事,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不到200人参赛的百公里越野赛,就有21人身亡,其中包括中国超马圈的领军人物梁晶和残运会马拉松冠军黄关军。
这是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的第四届比赛。在许多专业的越野跑者眼里,这项赛事并不难。“一般的百公里比赛,判断比赛难度的一个方式是用爬升的高度去除以比赛的公里数,一般来说100公里的爬升高度是在4000多米,这场赛事只有3000米左右。”一位专业的越野跑者如是说。
与几乎所有人均可参与的全马、半马、健康跑等赛事不同,该越野赛的报名要求并不低,因此仅有172人参赛。
在报名要求里,除了明确要求近1年至少完成过2次全程马拉松或1次50公里及以上越野跑比赛之外,还标注着需要20个小时完赛,如果没有完赛,就无法获得完赛奖金(补贴)。
一般来说,非专业型选手完成100公里越野跑需28小时左右,在24~28小时之间完成比赛的选手属于中间水平,20小时以内完成的属于中高水平选手。这也是此次比赛吸引众多优秀选手的原因。
著名运动员梁晶就属于最高水平梯队,据判断可能在10个小时以内完赛。黄关军同属该梯队,在2018年,他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还获得了10000米项目的冠军。此次比赛中的名将还包括吴攀荣、曹鹏飞、黄印斌等人。几乎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到底为何还会出现如此惨烈的情况?在此引用一段当地媒体的采访:
“当天中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停止。当地马上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
据了解,选手们出事路段是整个比赛赛道中最难的路段,地形爬升1000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路为石头与砂土混合,周围均是暴露的山体,无处躲避休息。由于地貌等原因,该路段未设置补给点。偏偏在这个路段,选手还遭遇了极端的恶劣天气。
事发时,当地一位名叫朱克铭的牧羊人,正在窑洞避雨。避雨时,他听到了一些微弱的求助声。他循声走出窑洞,发现有越野赛选手躺在路边抽搐后,立即将人背入山洞,升起篝火,为失温的选手取暖。
随后,他又多次顶着恶劣天气,跑到窑洞外寻找需要帮助的人,一共救了6个人。事后,朱克铭回忆称,当时刮风下雨带冰雹,山上还有烟雾,能见度不足20米,当地经常出现这种极端天气。他认为,救人是很平凡的事,只是遇上了,像常人一样伸出援手。
在被放羊的大叔朱克铭救回窑洞之前,选手张小涛已经在山上昏迷了两个多小时。昏迷前,他已经摔了不下十跤,山上风很大,又累又冷,雨水冲得地面很滑,什么也看不到,张小涛明显觉得肢体开始变得僵硬,他靠仅有的意识强撑着把保温毯披在身上,很快就没了意识。醒来时,他已经在窑洞里,面前有生起的一堆篝火。窑洞里还有其他参加马拉松越野赛的选手,状态都比他好一些,在等着他醒来一起下山。
脱险后,张小涛在微博上分享了他的经历。他说,早上9点钟开跑时,比赛地的风就已经很大,很多人的帽子都被吹跑了。过了20公里后,天气越来越恶劣,雨里开始夹杂起冰雹,一直往脸上砸,张小涛的视线都模糊了,有些看不清路。他不断地摔跤,然后爬起来。原本是跟着贵州选手吴攀荣一起跑,到了半腰之后,他发现对方已经开始全身发抖,状态很不好,他就用胳膊挽着对方,两个人一起搀着走。
可后面,张小涛的记忆也开始模糊了,风太大了,路太滑了,两个人也就分开了。随后,他遇到了黄关军,他跟对方打招呼,对方指了指耳朵,摆摆手表示听不见。这时,张小涛还不知道对方曾经是全国残运会马拉松比赛冠军。跑到这里时,他应该是第4名,吴攀荣是第5,黄关军是第6,张小涛说:“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
在后续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知道失温是导致选手死亡的罪魁祸首,户外失温,为何如此可怕?
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失温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核心温度处于37℃~35.55℃,人们会出现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多、呼吸频次升高、肌肉不协调、蹒跚、行为异常等症状。
核心温度35℃~33.88℃,由于外围血流量不足,人们会出现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等症状。
33.88℃~30℃,外露的皮肤呈蓝紫色并且肿胀,不能行走,出现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低血压症状;还可能出现心室纤颤,患者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30℃以下,肌肉僵硬,很少能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现心室纤颤,然后真正死亡。
在户外活动中,造成失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环境温度过低和穿着太少,使得人体通过体表传导流失的热量太多;身体能量不足,特别是运动进行到后程,因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没有足够能量供以产热维持体温。
在此次事件中,许多参赛者均着短裤短袖,随着运动加剧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雨交加、无处躲避等因素造成热量迅速流失,导致失温。
一般来说0℃~10℃最易失温,尤其是0℃~10℃的阴雨大风天。这样的天气甚至比零下十几二十度还要危险,一是由于水的导热是普通衣物导热速度的25~30倍,二是风力每增加一级体感温度(指人体流失热量的速度)将降低2℃左右,极致可能会降5℃~6℃。
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包括此次甘肃马拉松的遇难者,几乎都是由于遭遇恶劣天气,无法找到避难补给点导致的失温死亡。
错误做法:继续暴露——在队友出现失温症状时,直接在垭口、山顶等暴露地带进行救援,风雪环境中的患者会加剧失温。
正确做法:转移或扎营——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当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应迅速将患者与地面隔绝开来。
错误做法:接触地面——如果让患者直接躺在地上,或者帐内没有铺设睡垫,地面会将患者仅存的热量一点点拽走。
正确做法:隔绝地面,转移患者时,救助人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
错误做法:身着湿衣——如果任由被雨雪打湿的衣服贴在患者身上,身体会一直处于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中。衣物中的水分成为传热导体,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带走更多热量。
正确做法:更换干衣,进入睡袋——无论患者穿了多少层衣服,只要被浸湿,都应迅速将湿掉的衣服全部脱下,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换上干燥衣物,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错误做法:搓手搓脚——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搓手心脚心。首先,摩擦在患者有冻伤的情况下会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四肢温度升高会导致冷血回流冲击心脏。
正确做法:核心区域加温——核心区域加温的方式可以是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人之所以会失温,便是身体的产热敌不过流失。而身体产热的源泉便是能量。失温严重的患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让身体尽快恢复供暖能力。
错误做法:饮酒——让失温患者饮酒,是常见的错误做法。喝酒的确会有一种“暖和”的假象,但是随后会加快热量流失。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而且它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由此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扩张的血管也会加速冷血回流到核心区域。
正确做法:补充流质热食——失温救援的根本是身体恢复产热,所以为患者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部分地区天气变化较快,随时可能遭遇恶劣极端天气。在出发时应关注当地天气预警,在途中察觉天气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寻找补给点、避难点,切勿逞强。
避免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出发时备好食物及热饮,以便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跑过崇山峻岭,马拉松的终点是回家。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悲剧,是天灾,也是人祸。当悲剧发生后,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反思,反思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逝者已矣,生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