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子兵法》全胜战略思想的应用及价值

2021-06-15 03:31覃媛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价值应用

摘 要:《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独到,逻辑缜密严谨,是世界军事文化中一颗璀璨之星。《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主张通过和平、外交等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问题,而不是付诛于武力。孙子“全胜”战略思想不仅成了古今用兵的上上之策,对于解决当今复杂的国际问题和维护世界和平同样具有启发和价值。

关键词:《孙子兵法》;全胜思想;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6.057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在世界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被古今中外名人奉为必读之经典。

1 《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共13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等13篇内容。《孙子兵法》不仅包含了重战、慎战、备战的军事思想,也含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既有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也有“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作者名叫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吴国将领,也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孙武的军事理论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广泛推崇,其军事思想主要概括为几下几点:

知彼知己的知胜论。《谋攻》篇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指出,战争建立在对敌我双方透彻了解的基础上,方有可能取得胜利。

诡道与全胜论。孙子曰:“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他还说: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先胜与速胜论。孙子认为,战争要取得胜利,必须处于先胜的地位,而且应该速战速决。同时,要主动进攻,深入敌国,用最短的时间夺取最大的胜利。

令文齐武的治军论。孙子认为,对士兵要恩威并施,士卒才可用。而要做到赏罚分明,关键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德兼备的将帅论。孙子对将帅提出了“智、信、仁、勇、严”的五德要求,与此相对立的是“将有五危”(五种类型的将帅比较危险)和“将有六过”(带兵的六种过失)。

2 《孙子兵法》全胜战略思想的内涵

在《孙子兵法》这部经典著作里面,“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指导思想,是《孙子》“全胜”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是孙武战争“全胜”观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追求不战而胜的战略思想。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就是说,在军事战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这无论对以往还是当今,无论中国还是世界,仍然是惊世鸿论。

3 《孙子兵法》全胜战略思想的应用

孙子理想的战争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其“仁战”思想的最高体现。从古至今,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都有哪些具体的实践运用呢?

3.1 诸葛亮智退曹军

在三国鼎立时期,最著名的战例要算诸葛亮智退曹军的故事了。诸葛亮因为错用马谡而失掉了战略要地街亭,司马懿借机率领15万大军直奔诸葛亮所在地西城。而此时诸葛亮身边根本没有多少兵力可用,仅剩下两三千的老弱病残。随形势紧迫,但诸葛亮登楼仔细观察了敌情后表示,敌军不足为惧,他有办法让曹军不战而退。

随后,立即命令士兵把旗帜都藏起来,所有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出城。又叫士兵把所有的城门打开,在每个城门处派二三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则自己领着两个小书童,在城楼上摆上一张琴,燃起香,对着城下的曹军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部队看到这种气势,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上报司马懿。司马懿一听:“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亲自策马去看。他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边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一个书童手拿拂尘。而且城门里外,几十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曹军的到来。司马懿看后也是一脸的迷糊,便来到中军,赶紧让后军变成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并率领各路兵马撤退而去。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军事战略思想的具体运用。

3.2 北平和平解放

为了保护北平这座文化古城免遭战火的破坏,中央军委在制定作战方针时,就积极采用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尽最大努力和可能促成北平和平解放。毛主席深知,只要是战争,就会有杀戮,即使战争胜利,也会造成人员伤亡,然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没有损失的,对人民来说,利大于弊。经过几轮批判,傅作义方最终同意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北平和平解放真正得以实现。毛主席谋略之完美,真正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用兵如神”的最高境界。

3.3 “一國两制”伟大构想

1982年,邓小平和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见面,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在交谈中,邓小平同志义正言词的表达了我方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决心。撒切尔后面在宴会讲话中用了一句成语描述这场会谈,她说“百闻不如一见”。1997年7月1日香港的顺利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取得了巨大成功,也体现了对孙子全胜战略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4 《孙子兵法》全胜战略思想的价值意义

《孙子兵法》中丰富的军事战略思想及体现的战争基本规律,即使当前军事技术发展迅速,其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我们学习孙子全胜的战略思想,不仅是要吸收前人的谋略和智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现实,与时俱进的发展孙子兵法,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意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古今中外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国际社会中制止战争的主旋律。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和平才有希望。

但历史也同时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的实现也是要靠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的。孙子曰:“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里的“称”,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综合国力。这对于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5 《孙子兵法》全胜战略思想的中国运用

国家富强、军队强大,才能形成强大的实力优势,威慑于敌。经历战争磨难,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实践证明,中国人民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国担当。

(1)裁军,彰显维护和平的决心善意。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将裁军30万,这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军进行的第11次裁军。裁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战略上来看,让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提高了军事威慑力,从战术上来说,也表明了中国改革强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决心和强大实力。

(2)维和,彰显维护和平的大国风范。中国军队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来,累计派出官兵4万多人次,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有16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活跃在维和任务区的中国军人,面对战火冲突、恐怖袭击、疾病肆虐等重重艰险,能吃苦、肯付出、甘奉献,用坚强的脊梁,挑起了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挑起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担,也赢得了联合国和世界人民的真诚赞誉。

(3)扶贫,彰显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力量。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人类的减贫事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措施,成功地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4)抗疫,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席卷全球,在世界面临公共安全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再次挺身而出,不仅及时向世界分享了中国抗疫的相关信息和经验,还通过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作和提供国际援助等方式同其他国家携手抗疫,为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注入了强大信心。中国不仅成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中流砥柱,也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了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6 结束语

《孙子兵法》全胜战略思想对于解决当今复杂的国际问题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

参考文献

[1]田宝贵.《孙子兵法》的谋略制胜思想及现实启示[J].学理论,2018,(6).

[2]赵雁羽.试论《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主要思想[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1).

[3]唐梓翔,贺周阳.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及当代价值[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

[4]陆娟.《孙子兵法》与和平外交战略[J].高端研讨,2011,(9).

作者简介:覃媛,女,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军事教育。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价值应用
《孙子兵法》组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