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莲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微课逐渐成为了教师重点开发的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给教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来构建教学情景,改变过去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师模式,让学生在微课资源的帮助下形成灵活的探究意识,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文化知识,从而有效地改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技术学习体验。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微课;优势;设计类型;微课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高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让学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得到进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了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教师有必要对微课这一教学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微课的教育价值,分析微课的设计类型,将其合理地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改革。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微课的教育优势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比较艰巨的学习压力,因此,很多学生会将信息技术学习当作意见苦差事,认为自己只需要记住教材上的知识,并且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即可,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消极的情况。而通过微课资源的使用,可以构建出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类型
(一)讨论类微课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讨论类型的微课,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者直接组织全班的学生一同围绕着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在集思广益中获得共同进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循环结构”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某个程序,但是随着微课的播放,学生会发现程序运行出现了错误,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分析这段程序为什么跳不出循环结构,一同找出算法设计上的错误,从而在学生的意见发表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类微课
在教学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置自主学习类型的微课,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影响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使用自主学习类型的微课,在微课当中向学生阐述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利用微课和教材来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三)问答类微课
课堂提问是我们教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对于教学的质量起到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的内容设计成微课,让学生在更加直观的画面的引导下产生主动探究的动机,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管理方式”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街道办的小刘在挨家挨户咨询了住户的家庭信息之后,打算对信息进行登记整理,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但是他收集到的信息实在太多了,怎么才能够在需要时更好地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呢?在展示这个问题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微课,利用动画或者真人真事来展示,从而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产生代入感,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回答问题。
三、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微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起到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特征的微课,让学生置身于微课创设的情景中去,产生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仅仅可以快速地接受知识,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观念。
比如,在教学“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如果直接向学生阐述信息技术发展带给我们的影响,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被点燃的,因此,教师就可以使用微课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信息,向学生展示某个人从清晨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入眠,在这个过程中都接触到了哪些信息技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将自己转变为微课中的角色,和他一起经历一天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在微课的观察中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对自己的重要影响。这样,通过微课资源的使用,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用微课实现个性化教学
學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性的,每个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也会出现差异性,因此,要想提升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注重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来落实这一目标,给兴趣不同、能力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微课资源,让学生去展开不同形式的学习,从而使教学能够面向学生全体。
比如,在教学“排序和查找”这一节内容时,在练习的环节,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实现分层教学,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并且按照分层来设置难度低、中等、高三个档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完成不同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得到提升。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微课资源应用便利、开放性强的特征,让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使用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很多学生在思维上会存在着惰性的问题,对教师和教材产生过多的依赖性,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积极运用微课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做到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文针对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番叙述。微课的设计技巧还需要教师的努力开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形成开阔进取的精神,深入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的实际需求,从而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来调整微课的应用方法,提高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让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明霞.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谷燕.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艾元元.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