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妍
〔摘要〕劳模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文化经历了孕育、雏形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当代劳模文化面临着在认知、认同、践行层面的三重困境。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要求,劳模文化需要在环境、教育、制度三个维度上努力创新发展之道。
〔关键词〕
新中国;劳模文化;先进文化;劳动观;创新创造;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1)03-0090-09
劳模①,劳动者的楷模。广大劳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1〕。劳模是一种产生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话语”;劳模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经验”,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道德滋养和精神动力,而且有助于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充分彰显中国道路的独特性。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从中观层面或微观层面对劳模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从劳模评选制度的演进过程和阶段性特征、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劳模典型等角度做了一系列研究,对劳模文化的探讨尚不多见。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有学者从哲学视角系统论述了劳模文化的内在价值,认为劳模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劳动模范”这个集合体长期劳动与创新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创业精神、助人风尚、劳动品格的总和。〔2〕本文认可这一定义,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文化构建的演进历程,理性省思劳模文化建设的实然状况和面临问题,客观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劳模文化建设的方案与路径,以期从宏观层面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文化的发展态势。
一、回顾劳模文化构建的演进图景
劳模文化传承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它代表着时代向上生长的伟大力量,体现着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传递着党和国家宣传的主旋律,彰显着主流的理想信念规范。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3〕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劳模表彰情況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探究劳模文化构建的演进图景。
(一)劳模文化的孕育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是劳模文化的孕育阶段。这一时期共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劳动模范表彰活动①,评选产生出一万多名劳模。在举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绝大多数劳模是奋斗在一线的产业工人,与计划生产和劳动竞赛联系在一起的,提前或超额完成“计划指标”是这一时期劳模的特色。他们呈现出的劳模精神是:振兴中国、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他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群体性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劳动品格等,孕育出了劳模文化。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沿袭了革命战争时期开展劳动竞赛和大生产运动的做法,动员广大农民和工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以劳模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率,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在这些劳模人物身体力行的带动下,恢复经济建设的热潮风起云涌,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了人人学先进、个个争上游的良好氛围,各行各业的生产捷报频传,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劳模的典型事迹是孕育劳模文化的实践基础,内在规定了劳模文化具有坚守岗位、艰苦奋斗的职业精神。劳模是通过劳模评选制度选出的,即劳模的评选标准映射着劳模文化的内容。在评选标准上,由于四次全国性表彰大会的范围侧重点不同,具体的先进条件规定也相应不同。1950年的劳模评选中,农业劳模的评选的首要条件是“带领组织群众实行生产互助或精耕细作勤劳增产,发家致富取得显著成绩者”。〔4〕1956年劳模评选的重要指标是“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指标的先进工作者;在节约方面有优良成绩的先进工作者”等。〔5〕
这一时期,“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的“老黄牛”形象,是劳模文化具象化的体现,也内在规定了劳模文化具有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道德情操。在物资极度匮乏的艰难困苦条件下,劳模在构成上,大多数是以农民和工人为主的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偏低,他们无意例外地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主人翁”精神。如: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在平凡岗位上练就的“一抓准”和“一口清”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热情;中国石油工人代表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的“铁人”精神等。
(二)劳模文化的雏形时期
①1950年9月25日到10月2日举行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选出的劳模主要来自农业、工业和军队方面;1956年4月30日到5月10日举行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大部分来自工业方面;1959年10月25日到11月8日举行全国群英会主要来自于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1960年6月1日至6月11日举行全国文教群英会年主要来自于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
②1977年4月20到5月14日举行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1978年3月18到31日举行全国科技大会;1978年6月20日到7月9日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1979年9月28日举行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战线全国先进企业和全国劳动模范大会;1979年12月28日举行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战线全国先进单位和全国劳动模范大会。
改革开放初期到十八大之前是劳模文化形成的雏形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背景下,1977年至1979年共召开了五次全国性的劳模评选和表彰大会②,表彰对象逐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身上,选拔出了一批经济建设主流力量。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对“劳模”进行了理论概括,即“必须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6〕。在1979年到1988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开展全国性的劳模评选。1989年召开第八次全国劳模会议前,国务院颁布《关于召开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通知》,不仅对劳模的评选标准做了规范,而且要求对经济建设和科教卫体等领域作出贡献的人,有相当幅度的倾斜,这些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之后劳模评选表彰迈入常态化制度阶段,从表彰名称、表彰对象、表彰频率等逐步趋于稳定一致。如在表彰时间上,从1995年开始,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一时期,随着劳模群体的扩大,劳模文化也快速地发展起来,社会各界学习和弘扬劳模文化,传播劳模的典型事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之后,以往所推崇“老黄牛”的一元化劳模形象也悄然发生转变,树立了一批奋进型、技能型、管理型等多元化的劳模形象,也内在规定了劳模文化具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道德情操。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现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理想主义与拜金主义的碰撞和博弈,而不断涌现的劳模体现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主旋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道德的标杆。
这一时期,劳模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引领群众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蓝图,也内在规定了劳模文化呈现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理想信念。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排头兵和创新主力。
在这个时期,在劳模群体构成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表现在劳模群体年龄跨度大,覆盖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职业跨度大,劳模评选范围突破了单纯生产范畴,包括一线工人、农民工、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高级技工、公务员、私营企业主、民营企业家、企业管理者、体育明星等。劳模评选范围之所以更加广泛,是因为随着人们对劳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劳动者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更加扩大。特别是“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扩大了劳模队伍的外延,陈景润、邓稼先、袁隆平等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成为劳模队伍的新成员等。伴随着“劳动奋斗”“价值实现”等口号在全国的响起,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评选的劳模不仅体现寻求自身价值,而且还要追求实现国家富强。
(三)劳模文化的蓬勃发展时期
十八大以来是劳模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和多个场合中阐述了劳模的历史功绩和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劳动模范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7〕,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8〕,是 “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9〕。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10〕,“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12〕,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1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文化的重要论述,推动了新时代劳模文化的蓬勃发展。
在这一阶段,劳模文化的精神内核从单一的劳模精神拓展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断变化,劳动的内涵在更新,劳模的标准在“进阶”,劳模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在不断丰富。首先,劳模精神是劳模文化的本色。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14〕围绕着劳模群体产生的劳模故事、劳模力量、劳模精神等是劳模文化蓬勃发展的内生力量。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引领劳动者埋头苦干、奋力进取,为走向制造强国、创新中国提供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其次,劳动精神是劳模文化的底色。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15〕,才能促进劳模文化蓬勃发展。只有全体劳动者对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充分尊重和认可,才能真正自觉地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纳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最后,工匠精神是劳模文化的亮色。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严峻挑战下,知识型、科技型、工匠型、创新型劳模愈来愈多地涌现出来,他们用个人的创新劳动实践阐释了劳动的极致境界,闪烁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16〕光芒。正是因为这些劳模的卓越奉献,在一些技术领域我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如2015年当选为互联网行业的首位全国劳模贾磊,仅用半年时间就将语音搜索系统完全实现自主研发和上线,为中国的语音研发技术做了重大贡献。
二、劳模文化构建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其表征
人是劳模文化的缔造者,也是劳模文化价值的获益者和评判者,因此人们对于劳模文化的认识、理解、判断和实践,直接决定了劳模文化作用的发挥和价值彰显。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劳模文化的发展模式无论在影响力还是号召力层面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弱化。这是劳模文化构建中的现代性困境,它逐渐消解人们对劳模的情感依托和價值认同,以致劳模文化建设面临新的危机。目前,客观审视当前劳模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为认知、认同和践行三重困境。
(一)认知匮乏:劳模文化物态建设不足,主观感受难以把握
马克思认为:“人创作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7〕劳模文化最初形成于人并将作用于人,因此它首先必须被人的感觉器官所接收、触及和把握,才能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实现触动人、感召人和影响人的作用。同样劳模文化通过物质文化形态的具象化呈现,即劳模文化在社会空间上分布的空间物态形式与物质载体,发挥着“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与劳模相关的图画、文字、音频、视频等宣传场域和雕像、展览馆、公园等物质场域,作为劳模文化的基本载体,承载着劳模文化的功能发挥。目前,社会上的劳模文化物态建设匮乏,相比“树劳模、立典型”时代要求,主要体现为劳模文化宣传场域和物质场域的缩减,人们在认识层面难以感知和把握劳模文化。
一是劳模文化宣传场域缩减。新中国成立初期,马万水、王进喜、时传祥等劳模人物激励过几代人的成长。劳模人物的话语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劳模的形象宣传画,相关的标语、口号等无处不在,遍布工矿车间、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甚至收藏有关劳模的报纸杂志都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潮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传颂劳模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劳模精神。学习劳模、崇尚劳模成为新中国鲜明的人文图景和时代风气。现在,随着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各种明星、艺人、网红迅速占领社会公共空间,人们的耳之所闻、目之所及充斥着大量的商业广告、娱乐新闻和八卦趣闻等。尽管在地铁口、公交站、街道广告栏、机关宣传栏、教室等地方零星出现了劳模人物的宣传画像、标语、广告等,但总的来说,劳模文化的宣传场域仍处于被有意或者无意地挪用和侵占的状态。
二是劳模文化物质场域处于收缩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通过建设劳模纪念馆、雕塑、公园等物质设施来表彰劳模的个人事迹和德行情操。近年来,劳模的展示厅和展览馆等人文设施鲜见于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很难感知和把握劳模文化的存在性。一方面,劳模展览馆级别低,难以扩大覆盖面。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包起帆纪念馆,很好地展示了包起帆成长艰苦的历程,给人以启迪。但是它以校史馆的形式展览,社会受众面小。另一方面,网上建立了宣传劳模精神的网站,如全国劳模网上展馆、学习劳模精神网站等,在网站内容上只是简单地陈述劳模的简历,没有深入挖掘劳模事迹,缺乏吸引力和点击量,网络影响力不足。
(二)认同分化:劳模文化构建理性缺失,劳模范式的认同度不高
认同是一种意向性反应。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发生接触、比较和碰撞的场域中,个体或群体面对其他异于自身存在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在构建劳模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培育和涵养文化的落脚点在于人。因此,个体或群体对于劳模的价值判断和情感趋同,直接影响其对劳模文化的认同。目前,培育和建构劳模文化存在社会氛围单薄、劳模形象偏差等问题,导致劳模文化构建理性缺失,劳模范式的认可度不高。只有社会大众对劳模范式达到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可,才能推动对劳模文化的建构。
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劳模文化的历程中,社会上存在“重文化、轻技术”的观念,导致劳模的价值被低估。传统文化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僵化观念,更是深刻地制约着大众的职业选择动机和职业评价理念。工作本无高低之分,但是无处不在的社会观念,却影响工作的受欢迎程度。现在工人无论是工作强度、工作内容,还是工作环境、工作报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传统观念依然束缚人们的思想。社会舆论洋溢着“白领化”“精英化”的价值取向,加上劳动教育的缺失, 使“不唯学历凭能力,崇尚一技之长”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劳模相应的社会尊重不够。
另一方面,社会上榜样多元价值观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形象塑造样板化和极端化惯性思维影响之间的冲突,以致大众对劳模范式的认同度不高。劳模形象塑造方式的极端化和程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对劳模文化的认同。新中国成立初期,塑造劳模形象时总会陷入单向度的认识漩涡,认为生活化和去魅化的劳模会丧失其崇高性,弱化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劳模必须是道德上完美无瑕、工作上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形象。这种“十全十美”“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形象特质,不仅苛求劳模样样好、门门精,而且完全抽象化、神圣化和绝对化的形象预设,容易导致塑造的劳模形象难以接地气,丧失基本的真实性。这种塑造劳模形象过程中的极端化倾向,弱化了大众对于树立起来的劳模形象认同。
(三)实践疏离:劳模文化制度构建不足,劳模榜样力量的实效性下降
大众对劳模的先进事迹和劳模精神的践行和学习过程,是弘扬劳模文化的最终归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学劳模、做劳模”的知行统一,打通劳模文化构建过程中内化到外化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劳模榜样力量的实效性,始终成为横亘在劳模文化构建中的主要困境。一部分人只是将“学劳模、做劳模”当成一句口号,实际在思想和行动中却依然我行我素;还有一部分人虽然在思想上认同劳模文化中的劳模精神,但是在实践中受到利益纠葛、情绪影响等现实牵绊,不能将劳模精神付诸实践。
一方面是劳模评选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在劳模评选机制上,存在民众参与度低,对劳模评选的全过程知之甚少以及劳模推荐评选方式单一等问题,劳模的事迹都在材料中,榜样作用都在领导的汇报中,却不一定深深潜入大众的心中,这样评选出来的劳模很难让人民群众认可。在劳模约束机制方面,对于劳模“终身制”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有些劳模获得荣誉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道德失范,甚至是违法乱纪问题,严重影响了劳模的形象和质量,是否要取消其荣誉称号和劳模相关的待遇,目前没有统一的共识。总之,不健全的劳模评选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大众对劳模榜样力量实效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劳模奖励机制上,存在“重精神嘉奖、轻物质待遇”的现象,导致劳模文化缺乏持久性支撐力和吸引力。邓小平曾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18〕 1982年将“奖励劳模”写入宪法,并一直沿用至今。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一九八九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奖励升级问题的通知》,决定“给予1989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职工奖励晋升两级工资”。自此劳模物质奖励与工资挂钩的制度形成并延续下来。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物质奖励的激励作用日益式微。同时,在劳模的退休荣誉津贴、困难劳模实行救助以及对劳模实行每年的培训休养方面,存在着给予的奖励和劳模所做出的贡献不成正比的情况。如劳模退休后国家根据劳模的级别不同会给予不同的津贴,以大连为例,大连市劳模每月标准为160元,辽宁省劳模标准为240元,全国劳模280元。总体而言,劳模的奖励机制存在奖励力度难以匹配劳动模范的政治社会地位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奖励力度难以匹配劳模的政治社会地位,不能给予劳模实实在在的礼遇,那么就很难真正地形成全社会崇尚劳模的社会氛围,相应地,也就难以达到激励和引领职工投身生产、钻研技术的预期目标,由此会导致劳模的引领效应和激励效用难以长效发挥。
三、展望新时代劳模文化构建的可行路径
恩格斯说过:“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19〕劳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亟需全社会的合力。立足于新时代的全局视域,面对劳模文化的现状以及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劳模文化发展需要从氛围、教育和制度三个维度发力,共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劳模文化的发展之道。
(一)可见可感:营造良好的劳模文化氛围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劳模文化氛围,就是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20〕
首先,发挥媒体融合宣传劳模的整体优势。在全媒体时代,只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才能在价值观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1〕。一方面,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主流媒体要准确及时发布新闻信息,为其他合规的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来源”。〔22〕在劳模的宣传报道中坚持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在劳模事迹的宣传上坚持正面宣传,“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 〔23〕,做到有守有为,让接地气、重实际、沾泥土、冒热气的劳模宣传报道越来越多,避免塑造“理想化”“完美化”“英雄化”的劳模形象。同时,直面社会上存在的诋毁劳模的现象,做到及时发声,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乐观分析,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以贴近用户阅读习惯和需求的方式,形成劳模文化的矩阵式推广效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问答平台、视频网站、媒体类APP等,用图片、语音、视频等群众爱听爱看的作品形式,不仅讲好劳模故事,阐释劳动的新内涵、劳模精神的新内涵,同时激发社会大众的主动参与性,增强宣传内容的感召力和公信力,增强劳模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为谱写新时代的劳模篇章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强大精神动能。
其次,丰富劳模文化的人文设施。在社会生活空间中创设一定数量的关于新时代劳模的人文设施,使大众能直接从感官体验中,感受到浓厚的“学习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社会风气和人文氛围。一方面,在丰富劳模文化的人文设施过程中,要通过多渠道汇聚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增加财政拨款、提高维护投入等方式,不仅要保护曾经的展示劳模精神的人文设施,而且要避免原有的劳模雕像、劳模工具等设施遭到人为损坏和自然侵蚀。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劳模的物态设施,充分挖掘大众认识度高的劳模的精神价值。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重庆华冶所属西南分公司驻地落成马万水劳模广场,并为马万水同志塑雕像,并辅以群雕,再现了当年马万水和他的战友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攻坚克难、拼搏奋斗的工作场景。这些弘扬劳模精神的劳模人文设施的建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劳模文化鼓舞人、引导人和带动人的作用,进而激发大众心中蕴藏的道德热情,焕发大众践行劳模行为的积极性。
最后,大力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不仅自己要做好工作,而且要身体力行向全社会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4〕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弘扬劳模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增强劳模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为劳模提供良好的示范平台,而且可以让职工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追有目标,推动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过程中,劳模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灵魂,要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提升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广大职工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角,要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有干劲、闯劲、钻劲的职工提供便捷实用的操作平台;创新发展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目标,要通过业务培训、重点攻关、示范授业、产学研相结合等形式,不仅培养更多的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职工,而且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内化于心:激发劳模文化的内生动力
“劳模”的核心词汇是“模”。“模”体现了一种“楷模”“示范”“榜样”的价值导向作用。“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25〕劳模文化是对劳动价值的肯定,能够调动人们认识世界的积极性,尊重人们改造世界的主体能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何把劳模文化内化于心,就是要把劳模文化中的劳动价值观入脑入心,融入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因此,使劳模文化内化于心的过程,也是激发劳模文化的内生动力的过程。即通过劳动教育,使人们把劳模文化传递的劳动价值观从“知识体系”转变为“认同体系”和“实践体系”的过程。
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模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培植和激发劳模文化的内生动力。一是强化社会层面的劳动教育,构筑劳动教育的大课堂。每个时期的劳模,都是时代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化身。通过宣传劳模评选、技能选手练兵等形式,让大众有渠道近距离地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劳模精湛匠艺。建立常态的劳模文化教育机制,注重特殊时机教育。在每年劳模评选过程中,特别是全国劳模评选时,深入挖掘评选和树立劳模的过程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劳模先进事迹的感召作用,在社会上营造崇尚劳模的氛围,培养大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取向。二是完善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建设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一方面,通过把劳动教育融入信念教育、日常示范等,建立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的劳动教育机制。劳模文化不是空洞冗长的说教,而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相结合的粘合剂。学校可以开展劳模进学校、工匠进课堂的活动,青年志愿者学习劳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社会阅历。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在劳动中增长才干和磨炼意志的机会,更会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挖掘劳模文化作为案例式教学资源的价值,把劳模文化融入到课程教育中。通过运用劳模事迹,深入讲述生活中或课本里劳模人物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信仰追求等,使广大学生不仅能够从劳模文化中吸取精神力量和道德精华,而且能够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中标注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三是重视开展家庭层面的劳动教育,抓住劳动教育的起始点。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生活化的方法和原则,而家庭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场所,对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从小抓起,关注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一方面家长要言传,注重对劳动理念的引导。通过讲述劳模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把劳模树立成为孩子成长成才的样板,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够学有所范,行有所样。另一方面,家长要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取向,建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要通过传授简单的生活技能来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孩子从一伸手一弯腰、一根针一粒米的家务琐事中,体验到自我满足需要的快乐。总之,把劳模文化纳入到劳动教育中,“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26〕的人才培养过程,才能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三)制度保障:彰显劳模文化的榜样力量
劳模的评选、监督、激励等管理机制是做好弘扬劳模文化的基础工作和首要条件,对劳模文化的弘扬起着决定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有加强劳模制度建设,评选出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劳模形象,才能真正彰显劳模文化的榜样力量。
完善劳模评选和监督机制。劳模是对劳动者最高的一种荣誉肯定,劳模的评选机制要向一线劳动者倾斜,淡化身份限制和理论知识的考核,重点考察候选人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落实人们对劳模评选标准、评选方式、操作程序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才能选拔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让大众心服口服的劳模。同时,在劳模管理上,完善退出机制。对于存在违法违纪情节的劳模,应撤销其荣誉称号,终止各项劳模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劳模群体的榜样性,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只有选树的劳模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才是对劳模公信力的维护。
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的激励机制。习近平指出,要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27〕作为获得劳动者最高荣誉的劳模们,对他们权益的尊重和保障能够起到切实的示范引领作用。劳模源于现实生活,不仅是作为一种劳动人格和道德符号的“价值存在”,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现实存在”。因此要以制度奖励的构建方式,切实维护劳模个体的基本诉求,营造优待劳模的社会氛围。如着重围绕荣誉称号授予、一次性奖励、劳模津贴、技术晋级、政策扶持、礼遇服务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系统化的奖励体系,持续提升这一荣誉的含金量,让劳模的获得者不仅感到有足够“面子”,还要有许多“里子”,进而产生强烈的、持续的、可传播的社会获得感。特别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辅以社会奖励的奖励体系,持续提升劳模的经济待遇,给予劳模一次性奖励和劳模津贴相结合的双重激励。鼓励企业为劳模发放一定数额的配套津贴。在薪酬方面,引导和鼓励企业为市级以上劳模的荣获者提职、提薪,通过奖金、成果转化收益、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对在技术革新和科技攻关作出突出贡献的劳模给予相应的奖励。只有切实有效保护和帮扶劳模,不再让劳模流汗又流泪,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促进劳模行为的延续和劳模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四、结语
以文化人,涵育劳动新风尚。在新时代,要使劳动创造成为时代强音,离不开榜样的力量和文化的滋养。“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理论。”〔28〕大力弘扬劳模文化,对于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工人阶级队伍,激发人民群众发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汇聚起勇往直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把弘扬劳模文化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挖掘出“实干兴邦”的动力源泉,引导人民群众秉承“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的价值共识,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使劳动者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劳动托举中国梦。
〔参考文献〕
〔1〕〔9〕〔13〕〔14〕〔15〕〔16〕 〔23〕〔26〕〔27〕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
〔2〕田鹏颖,姜耀东.劳模文化哲学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4〕〔5〕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社会效应〔J〕.党的文献,2013,(4).
〔6〕游正林.我国职工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初探〔J〕.社会学研究,1997,(6).
〔7〕〔11〕〔20〕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
〔8〕〔12〕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
〔10〕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9〕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2.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5.
〔22〕 〔28〕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9,323.
〔24〕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N〕.人民日报,2014-05-01.
〔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6.
【责任编辑:刘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