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典型贸易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2021-06-15 02:59李铖睿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3期

李铖睿

【摘 要】“东盟十国”地处东南亚地区,上合组织成员国地处亚欧大陆,这些经济体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结合中国与典型国家之间的真实贸易情况,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测算中国与典型贸易区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

【关键词】“东盟十国”;典型国家;贸易潜力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3-0019-03

0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18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双边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5.69%上升至18.23%,由此可见,这些地区在促进“一带一路”稳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这些地区包含的17个经济体遴选为典型贸易区,重点关注中国与这些地区的双边贸易关系和中国与典型贸易区的出口贸易潜力问题。

1 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贸易引力模型的最初形式来自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成反比,其原始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公式(1)揭示了国家间贸易与经济规模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的关系。

就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1],贸易引力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测度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由于公式(1)是非线性的,因此在建立模型时考虑将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变成线性方程。本文重点关注的是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模型中除选取经济规模和地理距离、人口、贸易自由度等基本解释变量之外,还选取了TBT通报量和SPS通报量。借用此模型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双边贸易的影响,验证中国同典型国家间是否存在贸易不通畅的问题。因此本文将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EXij代表i国对j国的出口,GDPi、GDPj代表两国国内生产总值,DISTij代表两国之间的距离,POPj代表j国的总人口,TBTj代表j国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SPSj代表j国发布的《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FREEj代表j国的贸易自由度,uij代表随机误差项。

2 样本说明与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2000—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测算,以中国对东盟、上合组织中包含的典型国家的出口额为被解释变量,各国经济规模、首都间距离、17国的人口、贸易自由度、TBT 和SPS通报量作为被解释变量[2]。

从表1可知,GDPi代表中国的经济规模,GDPj代表典型国家的经济规模,按照预期结果,中国和典型国家的经济规模越大,则中国对典型国家的出口潜力越大,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DISTij代表中国同典型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其预期符号为负,即两个国家之间距离越远,则越不利于贸易的开展,其数据来源于CEPII地理数据库。POPj表示典型国家的人口,预期符号为正,典型国家的人口越多,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越大,因此利于双方贸易,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FREEj代表进口国的贸易自由度,贸易自由度越高的国家,越有利于贸易的开展,数据来源于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报告。除了基本的解释变量外,本文引入进口国通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数量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数量。本文在研究中国向典型贸易区国家出口潜力的同时,验证中国的出口产品是否会受到TBT和SPS的阻碍,致使贸易不通畅。TBTj代表典型国家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其预期效果不确定,主要涉及技术进步问题,若典型国家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间接促进出口国的技术进步,则有利于贸易,其数据来源于中国WTO/TBT-SPS通报咨询网。SPSj代表《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它对贸易的预期效果不确定,若进口国利用发布的《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限制其他国家的出口,则贸易受阻,若《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促进贸易向自由和公平发展,则有利于贸易[3]。

3 实证分析

3.1 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按照设定的模型,利用Eviews软件进行测算(见表2)。

DGPj为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其系数为0.706,代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贸易量会增加0.706%,DGPi为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其系数为1.656,代表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贸易量会增加1.656%,相对于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出口国的经济规模对贸易的影响较大。

距离使得贸易成本增加,从而阻碍国家间的贸易,其系数为-1.07,代表两国间距离每增加1%,贸易量会减少1.07%,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各国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会逐渐减少。

进口国家的人口对贸易量起到正向作用。进口国人口越多,其对进口产品的潜在需求越大,根据测算结果看,进口国的人口每增加1%,贸易量平均增加0.17%。

进口国发布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对于其他变量而言,对贸易的影响不是很显著,而且系数为正,证明它不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阻碍,我国的技术水平相对于这些国家而言较高。这也可以从中国与东盟各国、上合组织成员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上表现出来,中国主要向东盟各国、上合组织成员国家出口制成品和机械和运输设备,而东盟各国、上合组织成員国家主要向中国出口矿物燃料、动植物油等初级产品[3]。

进口国发布的《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会对贸易产生阻碍。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国发布的《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每增加1%,贸易量相应减少0.134%。

进口国的贸易自由度对贸易量的影响为正。进口国贸易政策越开放,越利于其他国家产品出口。从测算结果来看,贸易自由度每增加1%,贸易量平均增加1.56%。

3.2 中国与典型国家之间贸易潜力测算分析

本文首先对潜在贸易值进行预测,并将贸易真实值与预期值进行比较,得出贸易潜力值,依据刘青锋和姜书竹在《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4]一文中提到的贸易潜力的划分方法将典型国家进行分类。当贸易真实值与贸易预期值比值大于或等于1.2时,称为潜力再造型;当比值为0.8~1.2时,将它们归类为潜力开拓型;当比值小于0.8时,称为潜力巨大型。

贸易潜力巨大型的国家有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文莱、老挝、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贸易量历年来都处于较低的状态,2017年中国对文莱的出口总值为6.37亿美元,对老挝的出口总值为14.19亿美元,对乌兹别克斯坦的出口总值为27.49亿美元,分别占同期中国对17国出口总额的0.15%、0.33%和0.64%。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近些年波动较大,2014年受国际市场变化及两国间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大幅下降,2015 年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较2014年下降约35%,直到2016 年才有所上升。俄罗斯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劳动密集产品上具有优势,但由于俄罗斯较高的通胀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导致两国贸易合作发展缺乏动力,因此巨大的合作空间有待挖掘。

属于潜力开拓型的国家有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其贸易真实值与预期理论值相差不多,贸易有一定的扩大空间。但与贸易潜力巨大型国家相比,其可扩展的空间有限,因此可以借鉴对于潜力再造型的国家采取的政策,挖掘新的贸易增长动力。

属于潜力再造型的国家有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吉尔吉斯斯坦。单从贸易量而言,中国对马来西亚、越南及新加坡的出口排名靠前,而对柬埔寨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相对较少,但是贸易预期值是依据所选取指标综合作用而测算出的理论值,根据选取指标的不同,相应预期值也会变化。从增长速率来讲,中国对柬埔寨的出口平均增长速度达22.26%,但由于初期基数小,所以很难引起关注,与之相似的国家是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平均增速达35.69%。2017年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对中亚地区出口排名第二的国家,出口额为53.37亿美元。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统计委发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吉尔吉斯斯坦从中国进口额为19.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2018年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国际货运道路正式通车,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减少了由于运输不便而造成的贸易不畅。因此,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发展值得关注。

4 结语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非关税贸易壁垒逐渐成为贸易障碍。基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本文首先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选取了上述几个典型贸易区,并以这些国家为基础,利用贸易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的出口潜力,按照分类标准将各国进行分类,包括潜力巨大型国家、潜力开拓型国家和潜力再造型国家。对于潜力巨大型国家,如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其实际贸易值要小于预期贸易值,存在“贸易不足”的现象,双方可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制定优惠政策来促进贸易发展。对于潜力开拓性国家,如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其实际贸易值与预期贸易值相差不大,双方的贸易合作空间可以进一步扩大,同时可借鉴针对潜力再造型国家的政策,寻求新的合作路径,开拓促进贸易发展的因素,进一步促进双方贸易合作。对于潜力再造型国家,如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吉尔吉斯斯坦等,其实际贸易值超出预期贸易规模,存在“贸易过度”的现象。

参 考 文 献

[1]赵雨霖,林光华.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71-79.

[2]吴沁.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潜力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3]谭秀杰,周茂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2):3-12.

[4]刘青峰,姜书竹.从貿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浙江社会科学,2002(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