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减贫的政策演进、基本经验及世界意义

2021-06-15 03:59沙占华
创新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本经验贫困中国共产党

[摘 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努力取得了减贫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减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减贫经历了废除封建生产关系缓解贫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救济式扶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的摆脱贫困、专项减贫计划下的消除区域性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的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阶段转换,不同阶段的减贫政策依据贫困范围和贫困程度进行了适时调整。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消除农村贫困当作全党全社会的重要工作;不断深化改革,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调整农村减贫政策;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加强减贫的国际合作,共享先进减贫理念和经验。我国减贫的成功,引领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进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农村;贫困;政策;基本经验;世界意义

[中图分类号] D25;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1)03-0011-12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经过百年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战胜绝对贫困的夙愿,在中华民族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贫困问题虽然不仅限于农村,但我国发展不平衡性问题比较突出,“农村贫困人口多,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很大。中国的减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1]。消除农村贫困一直是我国反贫困工作的重点,在百年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适时地调整减贫政策,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国减贫的成功,促进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减贫的政策演进

(一)以铲除封建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为着眼点解决农村温饱(1921—1948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消除贫困、实现共产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于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工作主要是发展工人运动,革命初期遭受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夺了农民使用土地的权利,造成了农村的普遍贫穷和饥饿。反对封建制度,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当时解决农民贫困的根本之策,也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对于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解决农民贫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对土地政策的纠偏与完善中,逐步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1927年召开的中共五大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均地权的斗争要“向着土地国有,取消土地私有制度的方向”[2]97进行努力,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中提出,“要彻底变革中国的土地制度,必须肃清一切崩溃混乱的旧社会关系”[2]197。之后,根据革命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等先后出台;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实行了减租减息的政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3]。这一时期缓解农村贫困的特点主要是以铲除封建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通过废除封建制土地关系,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解决农民生活资料稳定来源问题。鉴于这一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消除农村贫困并不是作为具体政策目标提出来的,但铲除封建制度让广大农民拥有土地,为中国广大农民摆脱贫困提供了制度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获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救济式扶贫(1949—1977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长期战争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希望迅速扭转落后局面。在农村表现为继续以土地改革为核心,完善相关制度,解决农村普遍贫穷的问题。1950年6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把没收和征收来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分配给农民。生产关系的解放,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普遍贫困问题得到了缓解。与1949年相比,全国的粮食产量在1950年增产了17%,1951年增产了28%,1952年增产了45%,平均每年增长15%。1952年,全国其他农作物一般也都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4]。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我国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从互助组到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再到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基本完成了从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这一制度变迁在当时对于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贫困。之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演变为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保障条件,也消除了农村内部的贫富分化。但“一大二公”1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又逢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歉收,出现了农民贫困程度短期加重的情况。针对人民公社制度存在的问题,虽然之后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总体来说,人民公社制度还是限制了农民积极性的充分发挥。除了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外,党和政府还派出工作队到困难地区、困难村帮助困难户解决春耕生产问题。此外,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如救济救灾政策、以“赤脚医生”为特色的合作医疗保障政策、“五保”供养政策等在改善农民生活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也存在不利于农民减贫的因素,例如,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的政策,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牺牲了农村的巨大利益;严格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阻断了农民进城打工来缓解贫困的道路。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围绕土地制度進行的改革为缓解农村贫困提供了制度基础,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为农村困难户构建了基础安全网络,但还没有开展专门针对消除贫困的有计划、有组织行动,帮助农村摆脱贫困主要是以针对困难户的“输血”式救济扶贫为主。

(三)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摆脱贫困(1978—1985年)

旧的农村经济体制是制约农村摆脱贫困的关键因素,通过打破旧的经济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成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施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显著增强。农业交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也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一定贡献。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7.6元,比1979年增加了2.5倍。据分析,这一期间农业增长的47%来自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一项体制改革,而国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牌价,通过影响投入品的使用、复种指数和作物组合也使农业产出增长了16%[5]42。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找到了重要出口,为农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通过体制改革给农村松绑外,党和政府开始关注区域性贫困问题,实施了支持贫困地区的专项计划,1982年12月,国务院实施“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项目计划;1984年,国家开展实物形式的以工代赈扶贫活动;198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发布,“贫困”二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标题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把摆脱贫困作为国家的重要任务提出来。这一时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减贫成就,按照当时我国确定的贫困标准,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到1985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6]2。

(四)实施专项减贫计划消除区域性贫困(1986—2012年)

1.扶持重点区域的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凸显,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问题突出,为此,1986年,我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始瞄准重点区域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的扶贫开发。1986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会议审议通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为了有序推进扶贫开发,1986年5月,我国成立了扶贫开发的专门机构即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1年改组为国家乡村振兴局),加强对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指导,之后陆续出台了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使扶贫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轨道,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有了制度性保障,也使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由救济式扶贫转向了开发式扶贫。1986年,我国陆续划定了331个国家贫困县,展开了以县级为单位的扶贫行动。这一阶段的农村扶贫工作,将扶贫济困上升到国家意志,拉开了改革开放时期有计划、有组织的消除反贫困大幕。经过近8年的不懈努力,到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6]3。

2.综合目标任务下的扶贫攻坚(1994—2000年)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199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对贫困县的标准和范围进行了调整,确定了592个贫困县。《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在分析当时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教育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等方面的若干具体奋斗目标,提出了扶贫开发的基本途径、主要形式,在资金的管理使用、政策保障、部门任务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这一计划实施后减贫效果显著,平均每年减少500万贫困人口[5]138-139,1995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6500万人。为了确保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1996年10月2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实现扶贫攻坚计划的基本方针、任务和要求,提出了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要措施。这一阶段扶贫工作的显著特点有,提出了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个到省”的扶贫工作责任制,扶贫攻坚到村到户,部门各负其责,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实施优惠政策,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多元化措施,虽然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瞄准目标偏离及扶贫资源渗漏等问题,但还是基本实现了计划确定的目标,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到2000年底,按照国家贫困标准(2000年国家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5元作为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全国还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93年的8000万人减少到了32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84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7.6%降低到3.5%。同期扶贫工作重点县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从25.9%快速下降到8.9%[5]140。

3.以贫困村为对象和村级扶贫规划为基础的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2001—2012年)

随着我国逐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收入差距过大取代收入贫困成为矛盾焦点,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及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贫困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2001年6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规划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扶贫开发目标和方案。把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提出“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组织领导原则,贫困瞄准机制下沉,开始瞄准贫困人口占比较高的村,以贫困村为对象和村级扶贫规划为基础的整村推进成为这一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到2010年底,全国约有12.6万个村实施整村推进,占总数的80%,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农户的收入增长比没有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高出8%~9%[5]246。2004年后,中央一号文件重新锁定“三农”问题,“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促进了农民增收。其他一些新制度和新政策的出台,如免征农业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免一补”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进程。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相比上一个十年的扶贫开发纲要,总体上依然延续了整村推进政策,但也作出了一些重要的调整:调整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调整了扶贫标准、扶贫目标和扶贫重心。

(五)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的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2013—2020年)

这一时期以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为标志,中国由此拉开了精准扶贫的帷幕。201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4年5月1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等7部门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从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方面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2015年11月29日,脱贫攻坚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颁布,实现了从重“扶”到“扶”与“脱”并重的政策升级,开启了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年6月,根据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从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时期国家把扶贫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问题,形成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精准”是这一时期扶贫开发的鲜明特征,以“户”为单位的精准帮扶机制提高了扶贫的瞄准度;脱贫攻坚的责任、政策、投入、社会动员、考核、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度保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以“扶智”“扶志”为目标的教育政策,使脱贫攻坚具有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这一时期脱贫攻坚成就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絕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7]

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减贫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消除农村贫困当作全党全社会的重要工作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我国成功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创造世界减贫伟大奇迹的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8]35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摆脱贫困的奋斗史。我国减贫的成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充分验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当作重中之重任务来抓,在领导人民消除贫困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对扶贫工作进行战略部署和调整,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好党在扶贫开发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使扶贫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非凡组织领导力。为了保证扶贫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始终注重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不同时期出台的关于扶贫的文件中都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保障作用,从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个到省”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到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脱贫攻坚责任制,重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扶贫考核督查问责等,都充分体现了党在领导扶贫工作中的组织优势。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才能成功完成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战胜绝对贫困的夙愿。“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9]

(二)不断深化改革,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原则。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前提和根本,“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要靠发展”[10]251。发展又离不开对改革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深化,百年的反贫困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脱贫。“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8]3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以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实现耕者有其田,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来消除广大农民的饥饿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制度变革为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针对农村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党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取消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经济的增长有力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开始凸显,贫困问题呈现出新特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促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成为必然之举,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消除绝对贫困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任务来抓,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的指南和正确的价值引领,确保了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实现。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调整农村减贫政策

我们党在消除贫困的百年实践中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地调整减贫政策。不同时期的贫困问题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同,贫困程度、贫困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党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减贫政策。当广大农村存在普遍贫困时,侧重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来缓解贫困;当贫困变为区域性贫困时,则采取专门的扶贫行动消除贫困。具体而言,在消除贫困的布局上,实现了从全区域消除贫困到支持重点区域的战略转变,适时调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消除贫困的方针上,根据经济体制转轨的大环境的变化,实现了从“输血”救济式扶贫到偏重“造血”的开发式扶贫的转变,变封闭式扶贫为开放式扶贫;在贫困的瞄准机制上,根据减贫进程进行了适时调整,实现了从县级瞄准到整村推进再到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转变,精准度不断提高,反贫困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在贫困标准的制定上,经历了从着眼于解决基本温饱到兼顾非食品需求再到兼顾适度发展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制定扶贫开发计划的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这对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和巩固反贫困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对消除贫困政策的调整,既保证了减贫政策的有序衔接,也使减贫政策始终保持着一个合理的节奏不断向前推进,这是我们党反贫困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四)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扶贫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是责无旁贷的。在百年的消除贫困历史进程中,党和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工作当作重大任务来抓,一如既往地重视对消除贫困工作的正确领导,注重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加大对消除贫困的投入,使消除贫困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扶贫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党和政府在发挥好主导作用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制度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早在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就开始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扶贫作用。在1994年国务院制定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专门提到了社会动员,动员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及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其他各类民间扶贫团体,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扶贫,提出发挥沿海较发达省对西部的对口支援作用。1996年10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了要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扶贫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东西部对口帮扶的主体和对象。《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都明确了社会扶贫的作用,提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扶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健全定点扶贫机制和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工作机制的形成和制度的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社会力量的扶贫作用,形成了脱贫合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把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坚持贯彻的一条重要经验。”[10]252

(五)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在消除贫困的百年历程中,我们党逐渐认识到,解决贫困群众的贫困问题,既要靠党和政府的帮扶,也需要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1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扶贫基本上是以政府救助为主,20世纪80年代起,党和政府开始重视政府帮扶和群众自身努力脱贫的结合,1984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提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根本途径是依靠当地人民自己的力量;1994年印发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出鼓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996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则进一步指出,外部的支持只有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苦干实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作为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提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认识前进了一步,明确提出通过“扶智”“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动力,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8]143通过政府的帮扶和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结合,实现了内源扶贫和外源扶贫相统一,有效地克服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增强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和干事能力,提升了脱贫质量,缩短了脱贫进程。

(六)注重加强减贫的国际合作,共享先进减贫理念与经验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消除贫困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在主要依靠自己力量的同时,也注重加强扶贫的国际合作。“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8]157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扩大了与国际社会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减贫理念与经验,促进了我国减贫事业的发展。1994年印发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出积极开展同扶贫有关的国际组织、区域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吸引海外客商到贫困地区投资;1996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和扩大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广泛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扶贫开发的援助和支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都提出了要加强减贫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减贫的国际合作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引进来”,在贫困标准的制定及扶贫开发方式等方面,汲取了世界银行的经验和做法,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也给了我们启发,如韩国新村建设、日本落后区域整体开发、印度“以工代赈”计划、国际小母牛组织的“母畜传递”项目等,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都有所借鉴[12]。另一方面注重“走出去”,通过扩大对外援助、分享中国减贫经验等为其他国家减贫提供支持。在减贫的国际交流合作中,我国一直致力于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强调“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8]154-155。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在“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互动中,不仅实现了国外扶贫经验与方法的本土化,促进了我国的减贫,同时也将中国的经验国际化,助推了其他国家的减贫,实现了减贫的双赢。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减贫的世界意义

(一)引领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减贫事业是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反贫困斗争,使我国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成为世界减贫的最大贡献者,成为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我国无论在减贫数量上还是减贫速度上,都已成为世界减贫的领军力量。在减贫数量上,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数据缺乏,我国生产力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当时的贫困表现为普遍性贫困和绝对贫困。1978年末,按照当年价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是7.7亿,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我国用了40年多一点儿的时间解决了7.7亿人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从全球范围来看,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贫困标准,从1981年到2013年,全球贫困人口从18.9亿人下降到7.66亿人,贫困发生率从41.9%下降到10.67%。11.3亿人摆脱了贫困,其中中国的贡献率占76%[13]173。在减贫速度上,我国的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世界银行发布数据显示,从1981年末到2015年末,我国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了87.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6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32.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9个百分点[14]。我国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引领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罗世礼认为,中国的减贫实践激励着世界各国。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15]。

(二)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其中很多经验也能为世界其他国家减贫提供借鉴。例如,要推动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把扶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消除贫困进程及时调整反贫困策略;在减贫中必须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大扶贫格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扶贫道路;建立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机制,根据贫困致因对症下药;注重教育扶贫,通过扶贫同扶智扶志的结合,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等。中国作为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愿意为世界减贫提供中国智慧,党和政府积极搭建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平台传播中国减贫经验和方案,如成立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这是全球唯一专职从事减贫培训、交流和合作的国际平台;依托国际平台定期举办“10.17减贫與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和“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使中国的经验让更多的国家受益。同时积极开展减贫培训,针对不同的需求,为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扶贫工作者提供减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力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减贫进程,中国经验也成了全球贫困治理的公共产品。埃及前外交部部长助理西夏姆·宰迈提表示:“中国减贫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更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为沿线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共同发展方案。中国方案对非洲实现消除贫困和饥饿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16]

(三)促进了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

贫困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世界性问题,涉及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摆脱贫困,是全世界人民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消除贫困,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每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发展作为奋斗目标。”[17]“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不断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进程。”[18]一些西方国家罔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际,利用双重标准,借人权问题进行攻击和干涉内政。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权利,摆脱贫困就是对人权的保护和尊重,我国减贫事业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人权发展新奇迹,有力地回击了西方国家对我国人权问题的无端指责。“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也为我们开展国际人权斗争、反对西方反华势力干涉我国内政创造了有利条件。”[10]248我国作为国际人权事业的忠实实践者和有力推动者,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分享在减贫与人权保障方面的理念和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助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共同进步。

(四)无附加条件的扶贫援助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共同消除许多国家民众依然面临的贫穷落后,共同为全球的孩子们营造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富足安康”[19]。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国内反贫困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项目援建、无偿援助、免除贷款、派遣人员、培训人才等多种方式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充分体现了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20]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基础,我国在为受援助国提供援助时,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加深了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交往中始终秉承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理念,中国减贫的成功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对外扶贫援助以及中国减贫智慧的传播,必然会提升国家形象,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N].人民日报,2011-11-17(2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297.

[4] 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9.

[5] 张瑞敏.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研究(1978—201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7]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9]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2).

[10]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7.

[12] 邵海鹏.专访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中国是开发式扶贫,不单纯依靠福利[EB/OL].(2017-11-15)[2021-04-16].https://www.yicai.com/news/5371373.html.

[13] 黄承伟.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

[14] 张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系列报告显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N].光明日报,2019-08-13(2).

[15] 书写全球减贫史重要篇章:世界瞩目中国“两会时间”[N].人民日报,2020-05-27(3).

[16] 黄发红,李晓宏,杨俊,等.“中国减贫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和持续改善民生[N].人民日报,2019-03-10(3).

[17] 魏哲哲.坚持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12-11(1).

[18] 杜尚泽,陈丽丹.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N].人民日报,2015-09-26(2).

[1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34.

[20] 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2).

[责任编辑:杨 彧]

Policy Evolutions, Basic Experience and Worldwide Significance of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ver Last 100 Years

Sha Zhanhua

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s led the people to achieve great victory of poverty reduction after a hundred years of efforts. To a large extent, Chinas poverty reduct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poverty. Chinas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undergoes the following stages: Poverty alleviation by abolishing feudal production relations, relieving poverty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getting rid of poverty through the reform of rural economic system, eliminating regional poverty under special poverty reduction plans, eradicating absolute rural poverty and overall regional poverty under the strategy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poverty reduction policies we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cope and degree of poverty.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are accumulated in poverty reduction, such as upholding the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leadership of the CPC and taking eradication of rural poverty as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CPC and the whole society, constantly deepening reform and addressing rural poverty through development, proceeding from reality and adjusting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policies by keeping abreast of the tim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mobilizing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encouraging the internal impetus of poor population to enhance their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good ideas and experiences in poverty reduction. Chinas success in poverty reduction has led the global fight against poverty and provides Chinese wisdom and solutions for world poverty reduction. It also promotes the human rights development across the world and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ural area; poverty; policy; basic experience; worldwide significance

[基金項目] 2020—2021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HB20MK005)

[作者简介] 沙占华,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河北保定,071002)。

猜你喜欢
基本经验贫困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