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人文性教育

2021-06-15 15:25陈龙
教育界·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途径现状

陈龙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以教化学生为根本,通过优秀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运用有效策略落实语文的人文性,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真善美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人文性教育;现状;途径;策略

语文教学历来是一个有较多争议的概念,有把“文”说成是“文字”的,有把“文”说成是“文学”的。把“文”说成是“文字”的,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而说成是“文学”的,强调的是其人文性。无论如何争议,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大家所认可的。

“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从2011年的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语文素养也是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考虑的。

从语文教学的现状看,大家对语文的工具性不难理解,也实施得较为理想,可是对语文的核心素养人文性的理解似乎比较模糊,而且学生人文素質低下的现实也充分说明其教学不容乐观。

究竟怎样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又如何有效落实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尝试着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正确理解语文的人文性

笔者认为,人文性应以教化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以塑造学生的灵魂,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用语言文字承载的文化之“道”来熏陶、感染和唤醒学生懵稚未开的心灵。也就是说,通过语文学习,关注人的灵魂塑造、心灵健康才是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之所在。

学生是人,不是容纳知识的U盘或者装知识的布袋子,更不是知识仓库。语文教师必须坚持把学生当一个人来对待,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标。语文教师要正确对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明确工具性学习是为人文性学习打基础的,提高学生的人文性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师还要正确对待考试和工作业绩,防止只重视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教学现象成为教学主导。同时,家庭和社会要改变“以成绩论英雄”的思维定势。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回归到本来的轨道上去。

二、语文人文性教学的现状

现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对语文核心素养人文性教学的落实存在困惑。

一是把语文成绩提不高的原因归结为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从语文教学现状看,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教师教学时都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识记上,忽视了人文性的阅读教学,只注重阅读技巧和题海战术,没有把阅读理解题当作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二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被庸俗化了。目前,在中高考升学压力下,语文教学功利现象较为突出,教师教学是为了在年度考核或在职称晋升中有突出的业绩,学生学习仅仅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得到高分,从而考入理想的学校。这样的想法还是有较高追求的,而没有高追求的,教师仅仅想着不挨领导的批评,学生只想着不挨教师和家长的惩戒。教书与育人不是划等号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前者只是手段和途径,后者才是目的。遗憾的是,一些语文教师在功利的诱惑下,把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本末倒置了,甚至形成丢本保末的现象,“教书育人”基本成了文件和会议的口号,本质上已变成教书考试、教书升学、教书就业。这真正是语文教学的极大悲哀。

三、让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人文性教育回归本真的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深化与改革》中强调:“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选择能力是时代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笔者认为,人的心灵的成长与灵魂的塑造是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文化,传承文化,在文化中找到心灵和文化的栖息地并使之成长,才是语文人文性的真正体现。这样看来,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人文性教育与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德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让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人文教育回归本真的有效途径。

四、落实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人文性教育的策略

第一,加大教材的改革力度,大幅度增加根文化内容。现行语文教材经过课改已减少了外国作品,增加了中文内容,尤其是增加了大量的古诗词内容。这一改革虽然对学生的人文性培养增加了不少的学习内容,但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道德素质来说还是有些欠缺。

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优秀不优秀,要追溯到根文化上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伏羲创立了易道文化,黄帝创立了法道文化,老子创立了德道文化,孔子创立了儒道文化,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的根文化。不管是一个民族的发展还是一个人的成长,都得从本民族根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而这需要每个人首先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认同文化,有文化自信,就得有内容可学。所以,加大教材的改革力度,增加中华民族根文化内容,对加强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人文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加大教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力度,增强教师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因为历史原因,根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有的根文化的传承出现变异,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文化,这在汉代尤为明显,如孔子的原儒文化在汉代变为官儒的现象。目前大多数中青年语文教师没有系统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之西学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对中青年教师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消除,因而中青年教师普遍存在对根文化认同感较低的现象。中青年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师的骨干,因此加大中青年语文教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力度是促进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人文性教育的重要措施和关键。

第三,加强师范类中文专业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和运用。师范类中文专业是培养语文教师的源泉,从源头上抓起,能够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雄厚的语文教师队伍,既可以减少参加工作后的培训成本,又能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提供科班出身的合格教师。

第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和古诗词教学中充分挖掘艺术形象的真善美。充分利用艺术想象的真善美来唤醒和熏染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教学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例如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可以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来熏陶学生“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的情志;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中,可以紧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学生充分感受“以百姓之心为心”和“我将无我”的美好道德情操。

第五,让经典诵读进课堂。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前在教材改革未到位的情况下,如何让优秀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以下方法值得尝试。

一是课前诵读。利用语文课前三至五分钟诵读几小章经典和几首古诗词。现在的语文教学,用大量的识记和阅读时间代替了开口诵读。古人所说的“读书”“念书”,是指开口诵读。现在的中学生普遍表达能力不强,与不开口诵读有关系。开口诵读有很多好处,从生理上讲,可以通过以声巡音,激活左右脑细胞,使左右脑联动,增长智慧,还能够增加肺活量,以声带动气血流畅,使学生精力旺盛;从学习效果来讲,可以以声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从日常行为习惯上讲,学生经常受到“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夫唯不争,故无尤”“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等经典的熏陶会变得博爱,有公心,能静心学习做事。

笔者所教班级从七年级开始坚持课前诵读,不但学生精力好,换季很少有感冒,而且学生记忆力明显增强,学习各科能够集中精力,班级学科成绩平均高于同级未开展诵读的班级2至3分。尤其学习文言文感觉越来越轻松。还有些学生改变了浮躁和粗心的不良习惯,写作上也能够引经据典,使作文有了深度和高度,思想道德素质受经典正能量的熏陶也发生了改变。家长也普遍感到孩子进入初中比以前懂事了。

二是在练笔本或词语本上抄写经典。经典既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也是语文的精华。抄写经典既能加强记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人文性的高度,又能够起到静心的作用。静则生慧,能静下来学习做事,对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现在教师和家长普遍感到学生较浮躁,常常出现学习做事粗心,没有耐心,易发脾气,不服管教等毛病。笔者起先对此也深有体会,后来接触德慧智文化教育,在教学中就尝试让学生在抄写每课生字词时先恭敬地抄写一章经典。一学期坚持下来,学生感到抄写经典更能静下心来,而且对汉字产生了恭敬心,书写也工整规范了,再也没有应付任务的思想了。同时,在经典的滋养和熏陶下,学生发脾气、不服管教的坏毛病也改了不少。

三是生字教学时讲好汉字,让学生在汉字的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众所周知,仓颉造字让人类文明程度有了质的飞跃。教师在教学中讲好汉字,能加强语文核心素养人文性教育。比如“弟”字,它原是一束柴被一根绳子有规律地束缚使之有了秩序和次第,本意是有次第和次序,“子”在古代是对有高尚道德的人的敬称,因此“弟子”一词本意就是對懂规矩、有高尚品德的人的称呼。学生了解到“弟子”一词的含义之后,就会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检查,是不是符合弟子的要求,从而改变自己,促进人文情怀的提升。

总之,在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教学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有效实施人文性教育,不仅能够体现语文教学中“文以载道”的特点,而且能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中完成语文教学的使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真。

【参考文献】

温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9,57.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途径现状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