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倩
摘 要:编织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之一,它历史悠久,技法多样,实用性和艺术性都极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教育建议中有提到“带孩子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编织的种类繁多,技术性强,幼儿动手能力有限,所以本文针对幼儿园如何开展创意编织活动,从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收集、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评价几方面提出一些指导和策略。
关键词:创意编织;多元收集;多样开展;创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5-0069-02
Guidance and Strategy for Kindergarten to Carry out Creative Weaving Activities
WU Qian (Fuzhou Children's Nurser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Knitting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crafts in our country. It has a long history,diverse techniques,and extremely high practicability and artistry. In the "3-6 Years Old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Guide",there is a mention in the art education suggestions "Take children to watch or participate in traditional folk arts and local folk cultural activities."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knitting,strong technicality,and limited hands-on ability of children. Therefore,this article proposes some guidance and strategies in terms of content selection,material collection,activity development,and work evaluation for how to carry out creative knitt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Keywords】Creative weaving;Diverse collection;Diverse development;Creative evaluation
在国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我园也开展了幼儿园创意编织课程的实践研究,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编织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创意编织活动的开展提高手的灵活性,培养幼儿专心、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创意编织活动提出几点探索和思考。
1.创意挑选编织内容,激发幼儿兴趣
编织的种类繁多,技术性强,幼儿动手能力有限,要从何入手呢?兴趣是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幼儿只有对编织活动感兴趣了,是他需要的,他才能主动的去学习,才能有所收获和成长。在刚开始开展编织活动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让孩子单一的学习一项编织的技法,孩子的兴趣只能保留一会,单调重复的工作很快会磨光孩子的耐心,有的甚至会因太难了产生畏难情绪。老师也容易沉浸于编织技法的教学而忽视孩子的学习体验。所以创意编织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并不是要强调其技术高度,更多的体现它的实用性和艺术美感,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事例一:大班的幼儿在表演区表演《金色的房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头饰、手链、花篮等一些道具,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找一些创意编织的花篮和手链、皇冠的图片给孩子欣赏,孩子们看到以后就产生了兴趣,希望自己来编织制作。作品完成后孩子们带着自己制作的游戏道具进行表演,兴趣更高,想法和创意也就更多,反过来参与编织活动的兴趣也就更浓。
事例二:结合我们平时的节日主题开展创意的编织,在母亲节、重阳节,创意编织制作花朵送长辈。以往都是画画和折纸的方式比较单一和平面。而线的材质是一根根柔软的,缠绕捆扎成花瓣形状,方法简单,孩子们容易上手,制作花朵又立体美观,孩子们的兴趣自然就持久了,创意编织花朵礼物送给长辈既美观又实用。
事例三:近几年大家在环境创设上开始追求朴素自然、小清新。编织就是一个很好的元素。在我的班级自然角,我用白色的棉线编织了一个网兜,来悬挂吊篮,还有麻绳编织的渔网让种植的牵牛花爬藤布满非常的好看,大班的孩子们看到也想动手编织网兜来悬挂自己带来的植物。
2.多元收集编织材料,支持幼儿创作
对于编织活动材料的收集,许多老师刚开始都会局限于线的收集,认为编织就是与线有关,收集各种各样的线,有粗的、细的、各种材质的。其实不然,用线来编织只是编织的一种形式。创意编织材料的收集可不仅仅只有线。编织它是一种技法,只要任何可缠绕,穿编、打结的材料都可,编织形式多样,文化丰富。在开展创意编织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三类材料的收集。
第一,编织的成品或者编织大师的作品图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所以我们在幼儿园开展编织活动的时候,教师很有必要让幼儿欣赏编织的艺术作品。孩子们通过欣赏不同编织大师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加深对编织文化的了解,感受编织艺术的多样魅力,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不断交流与表达,也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感受、欣赏了美,才能有创造和表现美的兴趣。所以我们需要收集编织的成品或者编织大师的作品图片,创设校园或者班级编织文化的环境。例如,在幼儿园的楼道走廊墙壁上就可以用画框悬挂编织大師的作品,不同编织大师的介绍、如中国现代编结大师冯秋萍,著名的竹编大师刘嘉峰、草编大师张中远等等。邀请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编织物品,在班级创设编织作品陈列区来展示各种各样的编织作品,让幼儿实物的欣赏和感知。
第二,收集低结构辅助材料。对于幼儿来说直接的编织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收集辅助材料有利孩子进行创意的编织。例如,网格、树枝、塑料的篮子、叉子、吸管、纸卷芯、纸杯、废旧光盘、羽毛球拍和羽毛球,饮料瓶等低结构的材料。这些其实也是幼儿园经常收集的变废为宝的材料。孩子们用各种线材在这些低结构的材料上进行缠绕和打结就可以制作出很多创意的编织作品。例如,小班的幼儿直接用线在造型各异的树枝上缠绕,制作各种“蜘蛛网”、“树枝小人”;中班的孩子可以直接利用塑料篮子或者羽毛球的球怕中间的网格进行穿绳编织装饰。只要有排列规律的网格的物品孩子们都可以直接的进行穿编,孩子容易上手。大班的孩子在有一定编织经验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吸管制作简单的编织“工具”来编织漂亮的小方巾等。还可以让孩子在现有的编织作品上进行创意的装饰,让编织充满童趣。如在圆盘的竹编簸箕里绘画,绘画的载体变了,不在只是白纸平面,作品显得自然有创意。
第三,收集装饰类的材料,如串珠、小眼睛、羽毛、毛根、超轻彩泥、彩色小木棍、小亮片、……孩子们学习简单的编织技法编织好作品后,只要增添了这些装饰材料就可以创意出各种有趣的编织作品了。例如,用毛根编织的小动物加上羽毛和小眼睛的装饰就更加生动形象了。孩子学习编织中国结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绳结编织,再加上不同颜色和样式搭配的串珠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孩子的作品也更加有自己的创意。
第四,收集或者自制编织的工具。单靠手来编织的作品是很有难度和复杂的,除了美工活动常用的工具,我们需要收集或者自制特殊的编织工具,让孩子的编织更加简单和有创意。
事例一:刚开始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编织毛绒球时,我们老师用裁剪好的纸板或者叉子让孩子来绕毛线,但是绕的线越多对于孩子难度就越大,所以刚开始我们只能制作少量小个的毛绒球。后期我们购买了专门制作毛绒球的工具,孩子们制作就简单容易了很多,制作的毛绒球也越来越饱满和大一些了,制作方法简单了,效率提高了,孩子们参与的積极性也增加了。有了这些工具,孩子们创意编织就简单容易了很多。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以购买大型的织布机器,让幼儿可以亲眼看见,感受中国传统的编织工艺。
事例二:冬天到了,孩子自然想到了要编织围巾。对于孩子来说编织围巾无疑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虽然能买到儿童织围巾的机器,但是考虑到它的难度和价钱,没办法满足多个孩子的需要。为了让孩子能体验织围巾的乐趣,我们老师动脑筋用纸箱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编织围巾的工具,让孩子用简单的穿绕的方法就可以完成。所以有些编织的工具不一定非要购买,老师可以在充分了解编织的方法基础上,动脑筋用身边现有的材料,自己制作编织的工具,也能帮助到孩子学习编织。
3.多样开展编织活动,满足幼儿需求
平时孩子们的活动通常是以集中活动和区域活动的形式来开展的。编织活动在前期欣赏和学习基本简单的编织技法的时候可以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编织的文化,对编织产生兴趣,教师容易指导。但编织又是一项十分考验专心、耐心和细心的活动,对于有的孩子确实有一定难度,不能勉强,所以教师需要区域活动的形式,让孩子自主选择。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可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也可以是一对一的方式。在编织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幼儿的编织活动不要过多的干预,更不能看到孩子一有困难的时候就主动的帮忙解决。要给孩子自己思考和尝试的机会。
事例一:编织挂毯听起来好像很难,但是小朋友只要学会一种斜卷结就能有很好看的效果了。我们班砾宇小朋友对打这个斜卷结非常感兴趣是第一个来尝试的小朋友,而且他能很好的掌握打结的方法,但他编的时候没有掌握好每个绳结的距离,导致他越编绳子越错乱。这时作为老师,我并没有着急去纠正孩子帮他把绳子解开,而是请他停下观察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呢?孩子通过对比刚开始和后面的错误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最后自己开心的解开绳结又重新编起来。最后编好了十分的开心和骄傲。孩子们也可以相互的学习,当一个孩子学会后,他就可以成为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小朋友。
事例二:在学习编手链的过程中,我们班的欣翌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在编完自己的作品后她又主动的帮助其他的小朋友,告诉他们她发现的方法,孩子们的交流更顺畅,很快其他小朋友也掌握了方法。所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主性,让他们大胆的编织和创造,会有更多的惊喜。
4.多角度评价编织作品,鼓励幼儿创意
科学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不能只从技能目标达成方面评价,如编得对与错、是否整齐有规律,像与不像,来评价幼儿作品是否好坏。与结果相比,教师更应该注重的是孩子学习编织的过程。首先,幼儿对于编织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否是开心自愿的参与到编织活动中,体验编织的乐趣。其次,应注意到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有欣赏和感受到不同编织作品的美,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欣赏与理解。再次,幼儿对于技能方法的掌握,在操作时孩子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和探究的,在编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最后,在孩子创意编织作品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肯定幼儿的创作。不仅有老师的评价更要有孩子们互相的评价。作品展示的时候,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觉得最喜欢最有创意的地方。即使孩子作品没有完成或者失败了也可以让孩子表达自己接下去的想法,或者遇到的问题,大家讨论想办法。还可以采用T台秀和投票选出最喜欢的作品的方式让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和学习,激发更多的创意。
创意编织是把编织作为一个载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动手创作编织出有创意的作品。通过创意编织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让我们在编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创意编织,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吧!
参考文献
[1]姜雪,张小青,李妍莺.幼儿园编织活动的实践探索 [J].教育导刊,2016(07):43-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曾岚.民间编织在幼儿园主题教学下的开发与实施―以“好玩的编织”主题活动为例 [J].幼教园地,2019(0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