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开启了教育的新时代。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微课的应用迅速发展起来。微课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灵活性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整合优质微课资源,优化教学模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实现自主、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2.0;微课;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5-0029-02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Lesson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LIU Yuan (Ayang Primary School,Jingning County,Pingliang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Micro-classes are an emerging educational resource and a new way of learning,opening a new era of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2.0,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s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rich expressiveness and strong flexibility of micro-classes greatly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y integrating high-quality micro-class resources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mode,the students master status has been implemented,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been realized,and learning efficiency has been improved. Mathematical literacy of students.
【Keywords】:Informatization 2.0;Micro-classes;Primary school;Mathematics teaching
1.核心概念
(1)教育信息化2.0
教育信息化2.0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于2018年4月13日正式提出。教育信息化2.0 是相对于之前40年的教育信息化而提出的,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行动研究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战略目标,即教学方法应用覆盖全体人民教师、学习过程中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环境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之间信息科学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网络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问题治理新模式。
(2)微课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胡铁生、胡小勇对“微课”的界定是:“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微课具有“短”“小”“精”的特点,凡是符合这些核心元素,即可称之为“微课”:一段短的音频或视频陈述( 5-10 min) ;围绕一个或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具备完整的教学设计;具备网络学习平台与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支持有线网络终端与移动终端的学习。因此,“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借助互联网为传播载体,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录制,既包括真人视频讲解,也包括动画视频讲解,尤其对抽象性的教学更有优势。微课的制作可以针对特定的教学知识点开展,一般情况下微课内容较短,仅仅针对一两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有强烈的针对性,而且形式更加多元化,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无限制进行反复观看,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2.微课的作用
(1)高效利用教育资源,不违资源建设的初衷
在过去,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等都录制了大量课堂实录、名师课堂等等。但是学生观看这种满堂录的录像课受益甚少,因为录像课的镜头频繁地在埋头学习的学生和激情讲课的教师之间切换,观看视频的学生无法像视频中的学生一样学习本课内容,也无法看到讲解教师的完整板书、屏幕显示内容,这些录像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意义不大。而“微课”短小精悍,重难点突出,应用灵活,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真正发挥录像课的作用,不违资源建设的初衷。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本身比較抽象,其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大多数学生很难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如何让数学生动化,是一直困惑数学老师的难题,智能化的到来让我们受到了启发,我们可以利用“微课“多元的表现形式,创设出与学生心理相符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微课”内容短小精辟,形式灵活多样,观看方便省时,可以依靠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快捷传播,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课后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对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3)带动教师钻研教材,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术素养
微课的应用能带动一大批一线教师来研究教材,提炼每一教材的“题眼”,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特别是多媒体使用能力。将“微课”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会促使教师学会用屏幕录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来录制微课,使一批优秀教师掌握“微课”的设计制作方法以及将微课巧妙应用于课堂多媒体的方法。
3.微课的应用
(1)借助微课进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短小精悍,一个知识点,一个问题,都可以进行微课教学,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在每节新课前,我会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选择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观看,为新课做好准备。比如,教学《小数乘整数》之前,我让学生观看了《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联系》的微课,重点引导学生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最后引出新课,引导学生探索算法。学生看完微课后,对本课内容已有了一个大致掌握,在新课教学时,我只是对学生自学预习中的问题加以指导点拨,留出大部分时间进行巩固练习,争取让新授教学内容消化在课堂上。在长此以往的训练中,学生发现了数学学习的窍门,知道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形成了数学知识网络,学会了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利用微课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本身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其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大多数学生很难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微课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动态情境,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直观演示中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思维“可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我应用微课直观演示讲解天秤称量物体的过程,学生在观看动画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方程的意义,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小学数学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表示小学数学课程不容易理解,如果学生不能抓住教学重点,那么可能对的后期学习造成阻碍。针对这样的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应借助微课突出教学重点,并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内容总结,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知识巩固,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帮助能力稍差的学生重拾信心,使用微课将要点和难点进行反复观看,以此大幅度提升小学数学微课课程教学质量。
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始终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则怎么学,而微课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后将打破这一传统模式。由于在新课前布置了相关知识的预习,所以在新课教学时,教师先放手让学生将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同学间能解决掉的问题上,教师再适当点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留下大量时间进行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时再依靠微课做到因材施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都有所学,有所获。课堂上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领导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养,真正做到高效。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当前的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全面素养提升,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借助微课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以此拓充知识维度,帮助学生快速积累知识储备。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在微课课件制作过程中,融入一些深入性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程内容之余,还要养成探索问题的习惯,借助微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要对已学知识进行延展,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3)利用微课巩固旧知,因材施教,培优补弱
由于个体的差异,数学课的巩固练习更应有层次,但如何做到分层,一直困扰着数学老师。微课的应用为数学的学习提供了多样性,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接受知识慢的学生 ,我会让其反复观看知识点微课,让其巩固基础知识,解决课上学不会课后没人教的困惑,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会让其观看能力提升微课,学习新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完成拓展练习,解决课上吃不饱课后无所事事的困惑。在长期的训练中,每一个学生都进步了,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培优补弱。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社会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科学在教育体系中也逐渐的受到重视,但是计算机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們在课堂内学习的内容如果不及时进行加强巩固很容易遗忘。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应借助微课,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对老师本节内容的要点、重点进行重新温习,加强自身的记忆性。同时微课还可以将本节内容的新知识点与以往的旧知识点进行融合,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交融运用,以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温故,从而进一步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它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微课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灵活性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整合优质微课资源,优化教学模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实现自主、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微课,探究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2]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15-16
[3]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4]郭凯,马平安,王瑞芳.浅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4(24)
[5]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