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成
学术建设和问题研究是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的业务基石和活力源泉,建设学术委员会也是一体化德育研究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需要。经过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会长联席会的研究,决定成立首届学术委员会。如何更好地搭建好学术研究、成果宣传和转化的平台,服务好所有的理事单位,是研究会的重要责任。下面,介绍一下学术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前期开展的学术工作以及未来工作的设想和展望。
学术委员会的基本职能
学术委员会主要包括十项职能:一是制定规划和计划,对学术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二是建立组织,建立学术委员会组织和学术委员会分支研究的组织体系;三是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包括每年要发布的课题指南,每五年要发布总体的课题指南,推动学术活动的开展;四是搭建平台,主要是搭建学术委员学术交流的平台,每年要举办学术年会、学术报告、学术论坛;五是开展宣传,要通过媒体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宣传出去;六是转化成果,要把研究转化成教育教学尤其是一体化德育工作的实践;七是激励机制,要建立对学术领军人才和学术成果的激励机制;八是横纵交流,建立与上级学术组织和横向学术组织的交流机制;九是服务理事,重点是服务研究会的理事单位、基地单位,为其开展学术工作做好服务;十是培训指导,开展一系列学术研究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前期开展的学术工作
在学术委员会成立之前,研究会的学术工作一直在推进,实际上,从研究会成立伊始就开展了大量的学术工作。
第一,确定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如纵向衔接、横向协同、政策研究、案例总结。这些研究一直在推进,也成为研究会制定《北京市大中小幼学校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的“钥匙”。第二,开展了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在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举办的一体化学术交流的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场会。第三,成立了一系列的学术组织,主要是组建了6个学术研究团队。第四,建立了研究会的学术研究制度,出台了《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指南》,发布了《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章程(试行)》等。第五,重点开展了《北京市大中小幼学校一体化德育體系建设指导纲要》的研究和服务政策的研究。第六,与《北京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报》联合开办了专栏,对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第七,发布了学校德育研究会的立项课题,一共46项。其中,重大研究项目立项3项,特别关注研究项目立项10项,重点研究项目立项20项,校本研究项目立项13项。第八,与中国教育学会德育研究分会和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专业委员会进行了交流。第九,指导和服务理事单位课题工作,如石景山的整区推进、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东城区家庭教育示范区等重点研究项目的全面推进。第十,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第一场大学辅导员和高三班主任的交流活动,2021年,我们要把这个活动作为常规的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重点落在小学和幼儿园的衔接、初中和高中的衔接、高中和大学的衔接上。第十一,编印了理论学习和政策学习的相关资料。
未来学术工作展望和2021年学术工作要点
未来,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在完成常规学术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做好理事单位的学术研究服务工作,当好教育行政与政策的参谋智库,搭建具有引领性的系列学术交流平台。总的来说,要形成以下几个品牌:
一是学术引领,每年设立一批重点研究课题,引领一体化德育的研究方向。二是研究服务,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服务机构。三是参谋智库,每年要汇总一册一体化德育的回顾与评估白皮书,提供一份一体化政策咨询的报告。四是搭建交流的平台,每年举办至少一场一体化德育的学术年会和学术论坛。五是扩大影响,联合媒体,打造四个一体化德育的专栏和相关的专题,计划每年推出100篇左右的成果,并向相关杂志和媒体推荐发表。六是联合团队,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少年德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德育研究院,北京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等紧密联系,并建立合作的平台。
2021年是学术委员会成立后推进学术研究工作的第一年,我们要开好局、起好步,我们的工作设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成并试点《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完成前期研究并提交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做一些理事会层面的试点工作;二是组织重大课题开题论证和课题培训活动;三是组织2021年的学术成果与媒体刊物对接活动;四是研究并发布课题指南;五是发布“十四五”立项课题并组织课题开题和研究的培训活动;六是组织第一批课题的中期评审工作;七是组织幼小、小初、初高、高中和大学衔接的会议;八是组织编写白皮书《2021年度一体化德育学术回顾与评估》,并在学术年会上发布;九是组织2021年学术年会;十是激励优秀研究成果,每年评选一体化德育影响力成果10项,在学术年会上颁发证书。此外,还要完成其他的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