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屏
摘 要:加强新媒体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新媒体建设工作存在组织各自为政、缺乏全能型新媒体人才、创新意识不足被动宣传等现实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建设规划,夯实物质制度基础;统领学校新媒体资源,保持方向一致;创新新媒体平台建设,形成特色品牌。具体建设策略上要构建完备组织机构,打造高效工作流程,制定长效激励机制。
关键词: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8-0172-04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Party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new media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lack of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 the all-round new media talents,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passive publicity.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should be the guid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center for student Par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center for student Par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irstly make a good construction plan to consolidate the material system foundation, secondly lead the school's new media resources to keep the same direction, and finally inno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platform to form a characteristic br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center for student Par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struct complete organization, build efficient working process and establish long-term incentive mechanism.
Keywords: Party construction for students; New Media Center; construction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把新媒体运用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党建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2]当前大学生都是95后和00后,他们被称为“互联网一
代”,他们的信息接收方式有着典型的新时代特征:手机不离手,碎片化接收信息,喜欢即时性互动交流等。
总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有三点:一是环境的开放性,新媒体从源头到传播到接收方覆盖全社会全方面全生活,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二是主客体的交互性,新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流;三是信息的海量性,海量的信息使人眼花缭乱,越想获取信息越失去耐心,而纷扰太多能真正抓住的有用信息却是有限的。以上新媒体的三点特征与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都给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提出挑战,因此,加强党建融合新媒体建设研究是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和时代呼唤。
一、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应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局面相对处于被动状态,尚未能整合全校媒体宣传资源成立新媒体中心,依旧是各自作战,可能存在懂理论的却不懂技术,而懂技术的却没能把握宣传的正确方向等尴尬局面。据笔者走访调研结果,在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中建设全校性的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为数不多,新媒体在学生党建融合建设的实际情况基本是处于各级新媒体组织各自为政的状态,学校只是从监督审核工作上发挥作用,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方案。因此,基于现实的涣散状态,急需从学校学生党建新媒体的高度整合各方资源,建设新媒体中心,配备专业人才,形成系统化工作架构,建立成熟的策划-采编-撰稿-发稿工作流程。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一)“校-院”各级新闻宣传组织各自为政,力量分散
当前高职院校的新媒体传播模式以“学校-学院”二级宣传为主,学校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也参差不齐,受限于党委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建设资金投入水平,有的高校甚至连校一级新媒体平台没有建立,而有的则混淆了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宣传的区别,将新媒体传播平台也作为发布“严肃性”新闻和通知的平台,导致关注度低,用户黏性不足,无法发挥新媒体的互动宣传作用。此外,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也不尽人意,受学院的学科技术水平的影响,有的学院如计算机学院、文学院等有开设与新媒体运营相关专业的院系,其新媒体平台建设水平要比其它学院要高出一个层级,而其他非相关学科专业的学院则在新媒体建设上存在着技术受限、运营局限等难题。当前,各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也仅限于微信公众号建设,发文的质量和关注度也是参差不齐。
(二)工作人员采编撰稿能力长短不一,缺乏全能型新媒体人才
当前高职院校新媒体平台的构成人员绝大部分是学生,但并不是所有平台组织都能对学生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训练,即使有进行专业化训练,学生也面临着升学毕业需要传帮带的传承迭代困境。因此,现实中,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学生工作人员采编撰稿能力长短不一,指导老师也存在配备不足这一困难,更遑论每一个新媒体建设平台都能保证有全能型人才留驻其中。这就需要从全校范围内进行建设规划,整合资源,成立全校性新媒体建设中心,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建设长效性培训和工作机制,才能真正推动新媒体与学生党建宣传工作的融合。
(三)策划创新意识不足,被动宣传效果不佳
当前,由学生主体组建而成的高职院校各级党建新媒体组织,都存在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学生大部分都处于被动接受命令状态,等通知采访、等发文要求,缺乏自主的策划意识和创新意识,甚至有些新媒体公众号的文章都是转载自别处,原创性推文内容少之又少。建设高校党建新媒体中心要突破以上被动局面,从机构设置和激励机制上进行合理规划,激发学生主动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动力,才能形成党建新媒体建设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二、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的建设思路分析
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的建设须在明确总体建设要求与目标,保持方向正确性的大前提下结合上述分析的高职院校新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拟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设思路。
(一)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总体要求
与目标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新媒体中心建设摆在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引领工作的突出位置。落实人员、场地与资金配备,整合校内新媒体资源,成立新媒体中心,形成统揽学校新媒体建设工作的主要机构。新媒体建设中心要主动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掌握新媒体技术,建设学校新媒体平台,增强对师生的吸引力,扩大宣传影响力,有效引领学校意识形态。高职院校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各校特色鲜明的党建和学生工作品牌。
(二)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的具体思路
1. 要做好建设规划,夯实物质制度基础
首先,配备新媒体中心必要建设资源,高职院校加强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学校党委要加强领导统筹,凝聚力量,多方筹措人力物力资源,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为新媒体中心建设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要配备新媒体中心必要建设资源,引进或培养新媒体运营管理骨干和技术人才,设立领导小组、管理办公室和职能部门,设立中心主任、副主任等具体职位,配备中心专职工作人员,保障人力资源供给,形成新媒体中心人才梯队;要为新媒体中心划拨固定办公地点,给予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其次,拟定新媒体中心具體管理制度,如研究制定新媒体中心工作人员选聘办法及管理办法、考核评优管理办法、舆情应急管理预案等管理制度,规范新媒体中心具体工作。最后,理清新媒体中心层级管理结构,学校新媒体中心作为学校总揽新媒体宣传工作的负责部门,对各二级学院新媒体工作小组具有领导和管理权,各二级学院新媒体工作小组要在学校新媒体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各二级学院新媒体工作小组可推荐优秀作品到学校新媒体中心,扩大院系品牌活动宣传。
2. 统领学校新媒体资源,保持方向一致
在新媒体中心建设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对全校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各学生社团的新媒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规范管理,坚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工作和校园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从有利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利于学校形象塑造、有利于学校内涵发展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出发,形成“一面旗帜,多种表达”的工作格局,保持意识形态方向的一致性,推动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更上一个台阶。只有从学校层面对校内新媒体平台进行总体把关和方向指引,才能把握住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引导校园主流舆论。
3. 创新新媒体平台建设,形成特色品牌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要紧密结合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贴近学生需求与实际,努力建设一批具有较大活跃度和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关注度足够的前提下对内容升级改版,投入主力进行建设,设置贴近学生需求能进一步发挥舆论引导力的栏目,为学生提供资讯查询、服务办理、在线解答等特色服务,让平台成为广大学生贴心的校园助手和生活伙伴;尝试开通抖音、虎牙直播、Bilibili等新媒体官方账号,根据不同新媒体平台性质进行资源开发并发布与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等相关内容。尤其,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学校党建新媒体平台对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开展线上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师生在线互动、增进网课学习交流、共享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加强学习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党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的关注点在哪,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内容指引就要到哪,这样才能走进学生,也被学生所认可关注,才能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总之,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成立后建设的各类新媒体平台都要致力于传好政策、写好文章、讲好故事、发好声音、搞好服务、做好互动,积极在广大师生中树立良好形象,打造品牌栏目与精品项目,扩大校园影响力。
三、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策略分析
文章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从整合资源、建立架构、编制流程、创新制度管理等角度研究如何建设高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突破以往研究仅就新媒体融合学生党建的理论层面探讨,从实际建设角度提出具体建设研究方案,将学生党建新媒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实践可行性探讨,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策略如下:
(一)构建完备组织机构
组织架构是高职院校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的基础,也是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研究高职院校党建新媒体中心的组织架构如何构建。
首先,纵向角度思考如何理清校级新媒体中心与各二级院系新媒体建设小组的层级关系和组织机构管理程序。高职院校党建新媒体中心负责领导和管理各二级院系新媒体建设小组,一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另一方面发挥监督作用;高职院校党建新媒体中心建设二级学院新媒体管理部门,对接各二级学院新媒体建设小组的管理工作,也服务于二级学院新媒体建设小组的投稿与扩大宣传需求,两者具体关系图如图1所示。
其次,横向角度思考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的组织机构,从人员配置上需要配备专职教师工作人员负责组建新媒体中心,设立新媒体中心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和具体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内容模块进行职能划分并组建:策划部、采编部、信息发布部、综合管理部、外联部等基本部门,每个部门配备1名指导教师,可由辅导员或者专任教师兼任,同时面向全校招聘5-10学生工作人员。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并统一接受新媒体中心办公室的统一管理和指导。学校党建新媒体中心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
最后,各部门的具体职能是:1. 管理办公室负责新媒体中心日常办公管理、财务管理,拟定新媒体中心管理制度和年度、月度、周度工作计划,协调各方面资源、关系。2. 策划部:根据重大时政热点和主题教育要求开展新媒体推送内容方案策划,提前构思主题、活动形式、推送平台、互动方式等。3. 采编部:负责新媒体发布内容的文稿撰写和图文编辑,分主题分平台撰写编辑发送内容。4. 信息发布部:对接采编部稿件,运用新媒体技术将稿件对应发布到相应的新媒体平台。5. 对外联络部:负责开展校外新媒体学习交流,聘请校外专家开展系列培训,同时对接各院系新媒体组织,接收各院系优秀新媒体作品投稿并审稿后交由信息发布部发布。
(二)打造高效工作流程
新媒体中心要紧密结合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贴近学生需求与实际,努力建设一批具有较大活跃度和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新媒体中心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和监控负责单位,要有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舆论引导方向的准确性。同时,作为新闻宣传部门,时效性和引领性是其工作的首要定位,为保证学校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根据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流程设置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 策划构思
策划部在年初要初步构思全年新媒体发布内容及相应的发布平台,做好年度构思计划。在月初拟定每月重点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做好每月品牌活动策划。此外,要保持时事敏锐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做出相应舆论引导,尤其在重大纪念日和节日等关键节点,要提前策划并做好相关准备,制作有内涵有观点有热度的线上品牌活动及相应推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至少提前一周策划好下一周每天的推送内容。
2. 图文采编
采编要根据策划部的构思策划提前三天撰写发布稿件内容,并报指导教师审核。图文采编工作要在技术上邀请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担任技术指导,在语言呈现形式上要紧贴时代热点,善用网络“流行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表现主题内容。
3.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部将采编部确定的稿件按照新媒体平台上”要求,运用新媒体编辑技术进行再次编辑并报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发布。
4. 跟踪反馈
信息发布部要跟踪新媒體平台发布内容的阅读量、转发量,对于需要进行后台互动的发布内容要安排专人进行后台信息处理并把握舆论转向及时反馈有效信息至管理办公室。具体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三)制定长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中心将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宣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重要,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突出。从高职院校整体党建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建设符合学校党建教育需求的新媒体中心,常态化发挥新媒体建设中心服务党建工作的作用需要需从资金配备和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加以保障。
1. 资金配置
高职院校须按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划拨固定资金用于新媒体中心建设,资金用途包括:活动经费、办公室日常管理经费、指导教师课酬、培训经费、奖励金等。
2. 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党建新媒体中心可根据工作人员的表现制定年度评优制度,如评选“最佳部门”和具体新媒体运营单项奖,此外,还可以根据新媒体作品所产生的热度和效应设立突出贡献奖,如“最热发布奖”,在激励机制的牵引下,使党建新媒体中心的建设涌现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
3. 培训提升
高职院校在招聘学生党建新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时要甄别其是否真正热爱新媒体运营工作,热爱才能产生持久动力,此外,高职院校要从专业化角度建设党建新媒体中心,可通过邀请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或定期开展“校-院”两级工作交流和问题研讨,通过这些措施以提升其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意。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从把握引导方向、夯实制度管理、投入必要物资、完善工作流程、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等方面建设好新媒体中心,方能更好占领高职院校党建新媒体建设的高地。
参考文献:
[1]关磊,邓平宇,等.大学生党建新媒体平台建设机制研究——基于广东省十所高校的调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6(9):55-56.
[2]王玉婧,张祖立.运用新媒体推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9):60-63.
[3]陈国成.融媒体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6):84-87.
[4]王若寒,等.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立体化党建平台构建[J].传媒论坛,2020(1):12-13.
[5]覃业飞.提高地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之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