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21-06-15 14:05周双丽
高教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质量评价基层党建

周双丽

摘  要:做好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政治要求,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高校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解决党建突出问题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高校党建;质量评价;基层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8-0156-04

Abstract: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Party build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political requirement to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ing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onference.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par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o extend to the grassroots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to strengthen the work of Party building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Party building.

Keywords: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quality evaluation;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做好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政治要求,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高校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解决党建突出问题的内在需要。

一、建立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

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对党的组织路线作出明确表述。

在对全党提出明确要求的同时,党中央还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在全国高校思政会、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主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高校改革发展、党管干部原则,保证党的领导在高校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强调要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院(系)党组织要在院(系)重大办学问题上把好政治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要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条“生命线”,要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把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最广泛地凝聚团结起来。这些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明确了高校党的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抓好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展党员,从严管理教育党员是高校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落细落小、不断深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内在要求。

(二)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根

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政会以来,高校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把党建工作放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中系统布局,放在加快推进高校事业整体发展,落实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强化二级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着力把党的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党中央要求,对标广大师生群众期待,高校党建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人才尤其是海归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有待进一步增强等。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用创新精神、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予以解决。

(三)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必

然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优势就在于党的领导,我国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巩固和深化这一制度优势。“一切工作到基层”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鲜明导向,必须始终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当前,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党内外新的形势任务都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如何坚持和加强党在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高校落实,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如何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發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这些都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制定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指标体系是有效提升

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新时期要突出政治功能抓实基层党建。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以强化政治功能为引领,着力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党的基层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遵循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都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教育部2019年正式启动了“对标争先”工作实施计划,明确要求:学校党委严格做到“四个过硬”,把方向过硬、管大局过硬、做决策过硬、保落实过硬;所属院(系)党组织要普遍做到“五个到位”,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动改革发展到位;所属基层党支部要普遍做到“七个有力”,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可以说,“对标争先”计划对高校党组织体系建设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构建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也就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从目前高校党建存在的现实突出问题出发,立足党建工作实践的具体推动,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应有之义。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借鉴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导入高校党建工作,通过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内容精细化、程序规范化、过程可视化、控制信息化”的机制探索,有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管理创新工作,推动学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有效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

构建党建工作质量指标体系,逐步细化各级党组织目標要求、工作内容、质量指标要素、评价机制,明确高校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与建设目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务求实效,不断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科学体制机制,必然要按照建设高校立德树人以及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要求,建立相配套的质量标准、评价机制与实施方法,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组织独特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推动高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了保障科学规范,体系设计及执行主要坚持如下原则:

1. 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党建质量评价体系重在管理,因此必须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管理,在党建的各项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这就是党建质量的管理性。同时党建质量评价体系本身具有鲜明的教育功能,它不仅是简单地告诉党组织、党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还应该告诉党组织、党员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因此教育为管理提供了可能,管理为教育提供了保证,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党建质量评价体系发挥效力。

2. 坚持创新性与基础性相结合。党建工作涉及面广,党建工作质量考核既要能够涵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面,更要突出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中需要设置基础性指标和创新工作指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过程要结合历史地看工作连续开展情况,全面地反映客观情况,在其确立目标、运用方法、组织落实的过程中要能够全面完整反映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价有机结合,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结合。

3. 坚持严肃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党建工作组织程序性强,质量管理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都很重要。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管理目标因为是党建任务与本单位具体工作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同时随着对党建工作认识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条件成熟的时候,需要制定新的或修改原有的评价体系以使其日臻完善,执行过程中也要根据客观情况,区别对待,做出不同处理。

三、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从普遍意义而言,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管理、评价和体系主要内涵和基本内容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因此将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动态把握党建管理流程,提高对组织体系整体性认识,注意把握组织体系的层次结构、关键要素、衡量纬度、结果导向、评价范畴等。同时质量不仅仅是结果导向,更是过程管理与程序规范的体现,因此对党建实践活动的评价不仅要结合定性定量分析,还要结合组织建设与党员个体维度来衡量质量效能。

1. 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主要通过确立标准、分类分层、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定期考评与动态考评相结合。其核心环节是建立一套体现高校党建工作重点、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评价体系。而这一体系的设立必须遵循党章、《条例》《标准》等规定的党建工作内容,有效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等出台的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相关文件,同时还要参照组织管理学、政党政治理论基础,重点结合高校党建实践经验,确立问题对标原则,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育培养为重点,以完善管理服务为基础,明确考核的主要程序、考核过程、结果应用等,以及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构成规范完整的管理闭环。其中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党建工作主要职责也是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必须突出政治建设核心地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围绕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具体包括教育、宣传、培训;干部人才工作;纪检监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稳定;党组织日常管理与创新等。同时兼顾高校党建重要职能: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组织保障作用、服务师生作用、凝聚人心作用、促进和谐作用、高质量创新发展等要求,结合组织体系建设,合理划分考核维度与标准化指标,并对标准进行分级分解,对标准观测点进行要素描述。

2. 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指标设置。根据高校党建工作主要内容与职责,质量评价指标具体可以分为:一是组织领导与党建职责;二是党建工作制度;三是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四是党内集中性教育培训活动;五是统战、群团工作和老干部工作等;六是条件保障;七是工作机制创新等。根据党建工作维度与内容结构,研究建构相应的、分级的质量指标。比如组织领导(设置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组织设置和队伍建设)、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培养、预备党员教育、党员经常性教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效果)、发展党员(发展计划、发展程序、发展材料和发展质量)、党员管理(党内组织生活、组织关系管理、流动党员管理、退出机制、日常管理)、服务功能(党员关爱帮扶、民主权利保障、党员作用发挥)、条件保障(制度保障、条件保障、党校建设、平台建设)和特色创新。其中教育培养、发展党员、党员管理、服务功能是党建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是党建工作质量的基本保障指标。为鼓励高校党建工作抓创新、有特色、出品牌,特设特色创新指标,作为附加项目。要素指標下可以继续设立质量观测点。如领导体制二级指标下设置了校院(系)两级是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是否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其他党务部门等协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等要素指标。

3. 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方式。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指标设置与权重需要定性与定量分析。质量指标评价的赋值,主要根据各级指标的重要程度,研究对应级别的指标和要素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如党员教育培养、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三个一级指标为高权重指标,为质量的内涵性、基础性指标,就设为质量核心指标,其赋值可以为相应高分值;而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和服务功能为质量的外显性、保障性指标,其赋值可以相应为中档分值;特色创新项目为质量的提升性指标,设为加分项,赋值为低分值。具体权重和分值可以根据具体实践进行适当调整。基于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性,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考核指标需要在设置中体现出一定的建设梯度与阶段性目标。

四、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果运用

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成果运用涉及具体考核程序与实施。可以通过对照考核指标开展自查、督查、抽查等,结合汇报、实地调研,检查核实有关落实情况。也可以结合专项奖惩设置附加分值与否决性指标,比如师德师风建设、政治把关等方面出现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等采取一票否决。

1. 实施主体。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主体可以由上级党组织负责实施,主要以委托评估专家组到学校现场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估专家组由高校党委上级党组织领导、工作人员和高校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组成。为使指标便于评价操作,对不同的质量指标与侧重点不同,采取的评价方法应有所不同。因此,对每个质量指标,研究标注相应的要素指标评价方法。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如评价“校院(系)两级是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标注评价方法为“查阅相关文件”。评价“学校是否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其他党务部门等协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标注评价方法为“查阅会议记录、纪要等相关文件,访谈党委工作部门负责人、基层党支部书记等”。

2. 评价认定。主要可以采用量化评分、分级法,分“优、良、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也可以对照指标体系分值进行量化打分,比如设定总分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合格”,70分(不含)以下为“不合格”。有关二级指标中“组织设置、党员经常性教育、发展质量、党员组织生活、党员作用发挥”作为核心指标,各指标得分必须在其总分值90%以上才有评“优”资格,并设置评优“一票否决”指标。

3. 评价过程。一是自查机制。高校党委根据党建工作质量指标体系全面总结党建工作情况,实事求是总结成绩、查找问题,并明确工作打算,撰写自评报告,并报上级党组织。二是核查机制。上级党委委派评估专家组到学校进行实地核实。对象质量标准指标体系进行量化打分,形成综合评估报告,并向学校党委反馈。三是反馈机制。上级党组织对评估结果进行汇总、通报、反馈,通报要总结成绩,重点指出党建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整改机制。对评价中发现的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达督办函,高校进行限期整改。五是问责机制。上级党组织对高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暗访,对没有限期整改的进行追责问责。

五、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保障机制的建立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强化保障,增强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投入,切实推动质量评价真正落地生根。

1. 完善制度建设。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后,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纳入高校党建责任制与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为抓好党建工作和党建考核评价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上级部门可以研究出台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等,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指导,同时鼓励高校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制定适应基层实际的党建考核办法,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工作。结合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要求,可以将党建质量工作考核与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干部年度考核相结合。高校党建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干部考核中可推荐为“优秀”人选,并优先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参与评选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考核为“基本合格”及以下,干部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对评定为“不合格”,限期整改。

2. 强化基础保障。保证党建专项经费,加大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党组织建设持续有效开展。完善党建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在管好、用好党建经费上下功夫。强化队伍保障,统筹二级单位党务工作队伍,包括组织员、宣传员等岗位的整体设计和架构。坚持专兼职相结合,选聘一批优秀的退休党员干部教师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协助做好基层党建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加强对党务工作队伍的业务指导。

3. 强化责任保障。形成党委全面领导、组织部牵头协调、其他党务部门加强指导与协作、二级单位党组织有力推动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制定和完善党建质量工作评价体系,继续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全面推进教职工党支部考核工作与教职工党支部书记述职全覆盖,强化对党支部的常态化党建工作督查,压实各级基层党组织党建责任。通过日常检查、专项抽查、校内巡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推动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与指导,保证党高校党建工作切实提升质量,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自强,杨卓如.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5,29(02):6-7.

[2]梁妍慧.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3,15(02):8-12.

[3]徐元玉,苏史生.关于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5):93-96.

[4]朱建飞.高校学生党建绩效评价的原则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14-15+18.

[5]苏文锦.高校党建工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半月),2008(11):25-27.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质量评价基层党建
践行两学一做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