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少 峰
(安康学院 体育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自2011年起,陕西省委省政府对陕南三市的240万群众实施移民搬迁。之后,陕南地区积极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和农民工进城,移民安置社区建设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移民安置社区入住率不断提高。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实施,陕西省积极推进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的通知》,随后陕南移民搬迁点健身器材配置工程、美丽乡村健身器材配置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四个一”工程、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等相继实施,使移民安置区居民享有基本体育权益和基本体育服务。[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保障移民安置区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权益和基本体育服务的需要,更是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陕西省人民政府在陕南移民安置过程中构建的体育权利保障措施能否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日常体育需求,陕南移民安置区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供给是什么样的现状,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以陕南地区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共23个包含了行政村(移民新村、小并大行政村)、乡镇、社区、移民安置点等不同级别调查点的体育场地设施服务的数量、布局、舒适性、维修维护、周边环境、便捷性[3]等方面的供给现状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本文研究的移民安置区是指陕南城镇安置、建立移民新村和小村并大村移民安置等集中安置所在区域(以下简称安置区)。
表1 安置区调查区域统计表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查阅关于体育服务供给、陕南移民安置等方面的文献,通过国家体育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等网站收集相关政策法规资料。对获得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4]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进行问卷设计与编制,并选取陕南三市23个乡镇、移民安置点、社区、行政村等不同级别体育器材配置点进行发放,每个体育器材配置点现场发放与回收10份问卷,共发与放回收230份,有效问卷230份。
3.实地考察法
在选取的23个调查点进行实地考察,广泛访谈本区域居民,体育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及管理者,并现场统计本区域体育设施数量。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同城镇化、避灾扶贫、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农民工进城等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移民搬迁类型分为地质灾害移民搬迁、洪涝灾害移民搬迁、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和工程移民搬迁5种类型。移民搬迁方式为向城镇迁移、向移民新村迁移、小村并大村迁移、自主分散迁移、跨行政区迁移等5种方式。
陕南移民安置模式主要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有土安置与无土安置、政府安置与自主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模式。集中安置以城镇安置、建立移民新村和小村并大村移民安置模式为主[5],陕南集中安置规模均在3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标准有小型(100~499户)、中型(500~999户)、大型(1 000户以上)等不同规模。
表2 安置区体育场地设施资金投入与体育场地设施配置标准表
安置区公共设施服务没有专门的体育设施配套标准,只是粗略地指出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计划配置体育场,对于资金投入、体育场地大小、器材规格等均没有涉及,随后的安置区体育设施服务配套是按照《陕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进行。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作为目标之一,随后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的目标任务中写道: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组织实施“五大体育惠民工程”。具体目标细化为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四个一”工程。建设1 15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二五”末覆盖率达到70%;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每个行政村配备1副篮球架、2台室外乒乓球台和多件健身器材。五年建设5 0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
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要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及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随后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工作任务中要求持续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从县级公共体育场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陕南移民搬迁点健身器材配置工程、美丽乡村健身器材配置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为重点的“十大惠民工程”,为城乡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设施条件。市级有“一场两馆”,县级有“三个一”,镇级有“三个一”,公园、社区有一个多功能健身场地,行政村、小区配备有健身器材等基本公共体育设施。[6]
表3 安置区体育设施数量调查统计表
对照表2、表3可以看出,陕西省一系列健身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安置区体育设施服务的普及,行政村和社区体育设施数量高于配置标准,乡镇/移民安置点体育设施数量远低于配置标准,而同一级别体育设施配置差异性显著。乡镇这一级别均没有满足标准,如惠达育才花园安置点体育设施数量只有5件,而同一级别均值为25件,距离标准配置40件还有较大的差距。社区这一级别满足标准的有3个调查点,占比75%,体育设施数量最少的廖家湾社区也有29件,均值为32件,优于配置标准30件。行政村这一级别达到标准的有9个安置点,占比75%,体育设施数量最少的九阵村仅有2件,但是总体均值为15件,优于配置标准10件。
从表4可以看出,安置区居民对场地设施服务供给的总体满意率一般,体育设施服务满意度由高到低排序为:便捷性46.52%,周边环境43.04%,场地设施布局36.95%,使用舒适性35.66%,体育设施数量34.78%,维修维护26.52%。满意程度相对较高的两方面分别是居住地到体育场地的便捷性和场地设施周边环境,满意程度最低的两方面分别是场地设施的维修维护和体育设施数量。对体育设施服务不满意方面,维修维护和体育设施数量也排到了前两位,分别为40.43%和31.74%。
表4 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供给满意情况统计表(n=230)
由此可见,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不能满足公众的健身需求,体育场地设施的维修维护以及体育设施数量是安置区体育场地设施服务亟须改进的方面。
公共体育场地对公共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7],可见公共体育场地的重要性。按照政策,陕南三个级别的安置点有三个不同的设施配置要求,虽然陕南移民安置点均配置有体育场地设施,但是不同级别的实施力度不均衡,同一级别的体育场地设施配置差异较大。最为突出的是乡镇级“三个一”场地设施达标率低,乡镇级别的7个安置点均没有室内健身用房,而具有带看台的灯光球场只有汉中宁强县安置点1处,其他地方均没有达到这一条件。社区和行政村分别达到了具有一个多功能健身场地和配备健身器材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这一要求。
场地设施扩大能显著提升公众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关注和回应公众体育服务需求,将公共体育资源真正惠及公众,能增进公众对地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水平。[7]公共体育面向的是所有人群,体育设施的配置也应该面向全体公众,其中包括儿童、青少年。而安置区体育设施的配置大部分是适合中老年人参与的太极推揉器、压腿器、腰背按摩器、上肢牵引器、二位单杠等,像秋千、滑梯、攀爬设施等适合儿童、青少年参与的体育设施较少,所以参与锻炼最多的就是中老年人群。社区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设施种类不能缺少了儿童、青少年适用的设施。
公共健身场地和器材的数量是当地居民参与健身的基本要素,体育设施建设是为了提高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8]不同级别的安置点均有相应的场地设施配置标准,但由于体育设施数量和种类少,体育活动举办得少,无论乡镇、安置点、社区还是行政村都存在健身场地不同程度被占用的现象,最常见的是车辆停放和杂物占用,而在行政村还存在晾晒粮食作物的现象,这些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健身场地的利用率,降低了公众体育参与水平,形成了“设施少—设施使用少—设施被占用—设施不便用”的不良循环局面。
在体育活动中,有些人十分爱护社会公共体育设施,有些人则蓄意破坏,再加上社会宣传推广爱护体育设施不到位,出现严重的设备损坏现象。[9]调查中就发现商洛市柞水县安置点篮球架损坏严重,地面开裂,设施损坏长时间无法使用。移民安置区不同级别虽然有体育设施配置标准和场地负责人,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监督管理不到位,体育场地长时间积水无人清理,地面裂缝无人修补,体育设施损坏、缺失得不到及时修复、补充。安置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增加安全隐患,降低使用体验,也影响了公众体育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报栏宣传、健身手册发放、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等多途径普及安置区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弘扬健康新理念,使公众明白合理使用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公众知道在体育锻炼中如何正确运用体育设施,避免出现个人安全和设施损坏问题。把使用安置区体育场地设施锻炼作为日常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健康生活的有效途径,树立规律参与体育锻炼、拥有强健体魄的发展理念,营造合理运用安置区体育场地设施锻炼的良好氛围,就近就便锻炼,使“每天社区锻炼一小时,持续健康生活一辈子”等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实施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的推进路线是:首先确保公共体育服务最低均等标准的施行,其次逐步提高、不断完善标准层次,最后实现全国各地公众均能享受到水平完全相同的公共体育服务。[10]安置区镇级的“三个一”建设仍需加快进度,特别是室内场地设施,陕南地区阴雨天气较多,室内锻炼场地可以增加公众的锻炼途径,有效缓解雨雪天气时部分居民体育锻炼的问题。陕南移民安置按照居民户数的不同也分了小型、中型和大型等三种规模,而最少的集中安置区仅有30户居民,一刀切地按照10件、33件或40件的标准来进行配置会造成一定的资源不足或者资源过剩,所以建议按照常住户的规模设置基本配置标准,在保证基本配置标准的前提下按照人口配置设施数量以降低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青少年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因而应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2]社区体育是青少年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之外不可或缺的一环,安置区体育设施种类也应该有适合青少年锻炼的体育设施,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体育设施配置的种类是重中老年,轻儿童、青少年。适合青少年的体育设施少,损坏、被挤占现象严重,导致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较少。安置区体育设施种类供给应该在兼顾公平的同时重点突出青少年的需求,设置体育设施更新换代周期,以满足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安置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当地公众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渠道。当地拥有体育设施资源的还有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可以科学地整合这部分体育资源,在合理的时间段、合理的范围内实行资源共享,引导这部分体育资源定时定范围对公众开放,例如,利用学校操场开展社区体育运动会,利用企事业单位室内场地开展体质测试或健康知识讲座。一方面可增加公众的体育锻炼途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这部分体育资源的闲置浪费问题。同时,也是拓宽企事业单位有效服务社会、增强企事业单位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基层举办体育比赛是宣传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促进基层公众健身参与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安置区体育设施资源特点,合理利用场地设施,定期举办太极拳、健身操、广场舞、篮球赛、乒乓球赛、体质测试等公众可以参与、体育场地设施能够满足的体育比赛,一方面可以有效普及场地设施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公众的参与度,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需要公众的参与,但是不完整的体育设施是影响公众体育参与的重要因素。形成科学化的反馈途径,对健身设施及时维修维护,可以参照沿海地区的经验来解决这一难题。政府购买部分公共体育服务,建立社区体育设施信息化管理平台,体育设施二维码全覆盖,市民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每一处健身设施的基本信息,包括建成时间、器材介绍和锻炼指导视频,可以报修、维修监督、在线审批、修复反馈,实现对社区健身设施的全流程管理、监控[11-12],有效解决体育设施维修维护的反馈问题,同时有效扩展了健身指导途径。
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公众体育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越来越得到重视。陕南移民搬迁自2011年开始,通过向城镇集中、向移民新村、小村并大村等方式集中安置,目前陕南移民安置工程处于收官阶段,安置区体育设施服务已经得到极大改善,覆盖移民安置区,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目前安置区的体育设施服务还面临如体育场地设施维修维护,体育设施种类、数量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体育设施服务满意率低等问题。体育设施服务是公众参与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只有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办法来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种类、数量、质量,引导公众合理使用,才能提高公众对体育设施服务的满意率,为安置区的全民健身做出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