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出好一本教育专著

2021-06-15 21:50施柳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用书长江文艺出版社图书

施柳柳

长江文艺出版社近10年来在教师用书出版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建立了“大教育书系”品牌,以每年平均15本新书的速度,陆续出版教育图书近百种。本文以当前教育发展与图书市场为背景,结合长江文艺出版社“大教育书系”近几年策划出版的相关图书实践,探讨教师用书的选题策划,寻找教师写作出书的方向和路径,旨在帮助一线教师提升专业写作能力。

教师用书的出版现状

教师用书的出版对出版社和编辑都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专业类的教育出版社历来是教师用书出版的“重镇”。近几年来,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一些综合类出版社也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圖书品牌。

教师用书门类虽小,但“五脏俱全”,按图书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几条固定的产品线:教育理论、教师素养、教师专业技能、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以笔者所在的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例,长江文艺出版社依据自身在文学出版领域的优势和渠道积累,选择了与文学较为接近的经典教育名著、名家教育随笔、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班主任工作四个方向出书。

阐述现代教育理念,提升理论水平。主要出版国内外具有坐标意义的经典教育名著,出版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等。

专注教师素养,关注教师生活。主要出版国内当代教育名家的教育随笔,出版了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致教师》、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等。

专注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能力。主要出版中小学语文名师的图书,出版了肖培东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语文:深深浅浅之间》、王崧舟的《语文的生命意蕴》、张祖庆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王君的《更美语文课》《王君语文创新教学十一讲》等。

致力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出版了肖盛怀的《班主任修炼之道》《班主任入门》、丁如许的《给班主任的建议》《班会课,就是要解决问题》、于洁的《我就想做班主任》等。

这四个出版方向支撑起“大教育书系”的品牌规模,多年来,“大教育书系”中有诸多图书销售突破5万册,多部图书被评为中国教育新闻网“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和《中国教师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教师用书的选题策划

教师用书有一个典型特征:图书的生命周期较长,除经典的教育名著之外,很多名师、专家的教育图书能销售5年以上。比如,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至今仍有很好的销量。肖培东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这是他的第一本书,涵盖其16堂经典课例,每篇实录都附有其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课堂教学细节、教学感悟,篇篇用心,课课有味。5年过去,这本书依旧是很多语文老师的案头书。

教育图书中也不乏畅销爆款,中信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2021年出版的《孩子,我完全相信》均属于畅销书。作者王悦微虽然只是一所普通小学的普通老师,但其微博粉丝已有200万左右。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指向教师一线教学的教师用书,而是将教育理念融入师生之间的教育故事,而故事往往是最动人的。王老师的图书给教师用书的选题策划注入了新鲜血液。

畅销书可遇不可求,那么,编辑在策划教师用书时更看重哪些方面呢?

作者的知名度。图书出版讲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而名作者很有可能让图书“双效结合”。例如笔者所在的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出版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该书荣获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销售量突破了30万册。出版社还看重作者在某一领域的权威性。例如,师范类高等学府的教育学教授所撰写的教育理论专著,这是一线教师提升理论水平的必备图书;各省教育科学院专家、教研员,他们是老师的老师,在一线教师中号召力极强;国内外当代教育名家,他们常常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真有研究,真能写。没有名气的老师就出不了书吗?不。编辑在物色教师作者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这个老师是否真有研究,是否真能写。长江文艺出版社“大教育书系”在选择作者时以作者在某一领域的研究力为重要判断标准。比如,专注在“画数学”领域的刘善娜老师,近几年提出“社会化学习”的张齐华老师,致力于“作文工作纸”的李祖文老师等。

顺应市场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个新趋势——比起大刀阔斧的改革,微小的变化和创新更具有实操性,“微创意”“微班会”“微革命”等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喜爱。另外,还要考虑当代教师群体的心理诉求。

挖掘新生代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其中也不乏极具思想性、爱探索、爱写作的年轻教师。例如,长江文艺出版社刚刚签约了陆志强老师的新书——《语文读出来》。这本书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体裁入手,聚焦朗读对提升语文教学实效的多种可能,涉及诗歌、童话、神话、散文、小说、说明文等体裁,既符合现行统编教材的实际,又巧妙解答了一线教师对于不同文本体裁如何开展朗读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疑惑,既有理论的建构和梳理,也有实践的探索和支撑。陆老师的成长步履,展现的既是一名青年教师不断拔节、蜕变的历程,也是一名富有智慧的教师不断寻找自身发展路径的探索之旅。

教师如何出版一本书

对教师来说,教师写作是其专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但写书并不是把教育故事简单地搬运到书上,而应从专业的视角进行专业的思考、研究与表达。

心中要有读者。教师写作时,要考虑读者对这本书的阅读期待、读者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

比如教育故事。教师每天与学生相处,积累了相当多的教育故事,但是出书并不是故事的堆砌,读者一定希望从故事中收获一些教育方法或教育理念。

比如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相对简单的一种写作方式,一堂课上完,课堂实录也就整理出来了,尤其是名师的课堂实录,非常实用。如果能加上执教者的教学反思,那对读者来说就更具有参考价值。

写自己最擅长的。对教师来说,一定是先做事,再写书。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沉潜下来,去实践、反思、提炼、总结,把做过的写出来,就是自己独有的,最擅长的。笔者在与教师作者约稿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我想要你最好的东西,把你致力于在做的东西给我,我来帮你实现。”这是质量的保证。

抓住市场空白。教师平时可以关注教师用书新书榜和畅销榜,关注教师用书的出版动态,看看哪些图书销售可观,从中寻找灵感。此外,更重要的是寻找市场空白,抓住了市场空白,就是抓住了销量。

教师可以紧跟教育热点,从中发掘写作选题。比如新教材正式使用后,一些很实际的教学问题就暴露出来,老师们需要听取专业的建议,内容上要有指导性,但这类书很少。比如,关于统编语文教材方面的教师用书,目前小学阶段的图书居多,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书很少,高中更少,这也是一个空白。

教育有一个原则是连续性,这也是《薛瑞萍班级日志》系列畅销10年的重要原因。但班级日志类图书,目前仍集中在语文学科,直至数学特级教师刘善娜出版了《爱上我的课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她用226篇教学日志记录了教学相长之旅,非常受读者喜爱。

多元开发。教师背后还有更丰富的资源,如教师写给学生的用书。教师群体具有先天优势,他们熟知教育政策的变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这是学科专业性的保证;他们常年和学生在一起,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信赖,这是市场的保证。目前,教师写给学生的用书主要包括学生读本系列、学科学习用书、成长励志书、原创儿童文学四类。教师一旦在某一领域有了成熟的教学经验,可以适当考虑往学生读物方面写作。

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那么,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史,一定包括他的专业阅读史和写作史。教师应该在不断地写作与反思中,逐渐成为学生的写作伙伴,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用书长江文艺出版社图书
去学校上课的小馋鱼
图书推荐
我来了,再见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吃书与用书
《我的孤独,只剩爱你》
远和近
关于农家书屋用书出版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