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我来牟 帝命率育
——浅谈中国小麦的起源

2021-06-14 14:38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起源考古栽培

徐 彤

小麦是中国的主食之一,面食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饮食之中。人们平时所说的“五谷”,虽然在古代有多种说法,但是每种说法均不离麦。《诗经》中《周颂•思文》写道“贻我来牟,帝命率育”,这里的来牟指的是大小麦的总称。此话的意思是:上天赐给我们优良的麦种,后稷在上帝的授意下,开创农事、耕种小麦、养育万民。自然,中国小麦的耕种栽培起源不可能是上帝授意的,但这种说法也反映出小麦在中国似乎并非是原生植物。那么,中国小麦的起源到底是怎样的?如果不是原生植物,它又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对中国小麦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外来传入说与本土起源说两种说法。然而,近几十年来新的考古发现为前者的说法提供了更多证据,即中国小麦并非本土起源,而是在4000年至4500年前外来传入到中国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尤其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小麦形成了多种品种和变种,因此中国是小麦一个非常重要的次生起源中心。

非本土起源的几个证据

说文解字。“麦”字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甲骨文象形字,而且字形和“來(来)”字十分相似。在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中,对“來(来)”字的解释为“周所受瑞麦来牟”。“來(来)”字的字形像小麦,释义也和小麦有关。因此后世的古文字学家认为,“來(来)”字最初可能就是小麦的象形字,因为是“天所来也”的瑞物,所以“來(来)”字又是行来之来,表示“到来”之意,这和今日“来”字的释义是一样的。后来,为了区分“來(来)”字和“麦”字,人们又在“來(来)”字下面加了表示行来的“夊”,形成了“麥(麦)”,最初的“麥(麦)”字可能是表示到来之意,但演变至今,反而是小麦的象形字“來(来)”字表示到来之意,而原本表示“到来”的“麥(麦)”字专指小麦,两者正好反过来了。但不管怎么说,可以看出“来”字和“麦”字的演变是紧密结合的,即小麦是“天所来”的瑞物。

气候。小麦是夏天收割,冬天播种,春天是小麦对雨水需求量比较大的季节。从气候条件来看,西亚地区夏季炎热干燥适宜收割,冬季温和湿润适宜播种,春季降雨量较大,符合小麦的生长习性。而中国北方季风气候的降雨方式同西亚地区的地中海气候截然不同,冬季干燥不利于小麦播种,夏季多雨又不利于小麦收获,在小麦生长急需水分的春季,普遍缺少降水,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因此,从气候条件看,中国的气候其实并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收获。

考古发现。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是对野生植物栽培驯化最早和最充分的地区,小麦也应该起源于中国。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中国是粟类、水稻等植物的起源地,就推测中国同时也是小麦的起源地,这两者之间并不能直接构成因果关系。

作为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我国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就进入了熟荒耕作制的阶段,采集农业的历史则更加久远,可以上溯到1.5万年前。从截至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碳化小麦和大麦粒在甘肃东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距今5000年左右。此外,安徽亳县钓鱼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同样发现距今大约5000年的炭化小麦颗粒。相较于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的1万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河北磁山遗址发现的距今约7300年的粟类遗存,我国小麦的发现,在时间要晚两三千年。

从世界范围看,在今土耳其的萨约吕,考古发现人类第一种驯化的小麦一粒小麦年代可以上溯到1.06万年前,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节节麦)大约在8000年前发生杂交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普通小麦。这比我国考古发现的小麦遗存在时间上早很多。

科技考古实验。在中国西藏、云南等地多个史前遗址中,发现了小麦原始栽培种、半野生种和粗山羊草(节节麦),有学者根据这一考古发现,认定中国小麦的起源地就是中国。其实,这并不能证明,因为这些地区所见到的野生普通小麦很可能是由栽培小麦变异而来。贵州师范大学陈庆富教授关于西藏半野生小麦起源的实验可以证明这种说法,“西藏半野生小麦可能是外来原始六倍体小麦的后代,外来原始六倍体小麦原产中东。西藏、云南西北部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群山环绕,与外来文化交流有一定困难,因此最初传来的小麦可能还保留着原始状态,具有野生小麦的特性”。

至于多个史前遗址发现的小麦亲缘植物粗山羊草(节节麦),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刘登才教授和四川省合江县农业局房洪曾关于中国节节麦能否和普通小麦进行基因交流做过实验,最终得出中国产的节节麦不能和四倍体小麦产生有生活力的杂种的结论。也就是说,中国小麦并未参与小麦起源,而是从异地起源后才传入中国的。

中国小麦的传播路径

本土起源论的另一个依据是小麦的传播路径,有观点认为我国的麦作文化路线为自东向西传播,且以接近西方的陕西地区为晚近。针对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先生提出的小麦传入中国路线加以解释。

赵志军认为小麦传入中国的路线应该是多样的,主要有两条通道: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欧亚草原通道和西北地区的绿洲通道。欧亚草原通道的传播路线是:小麦先由西亚传入中亚,逐渐成为中亚的主要作物,随后向北传入欧亚草原,经各个青铜文化密切接触后自西向东传播,又经蒙古高原被中国北方文化区所接受,最后通过南北河谷传播到黄河中下游地区。绿洲通道的传播路线则有所不同:小麦同样自中亚出发,随后向西传播,经过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两侧的绿洲通道,最后从河西走廊进入黄土高原地区,这条通道就是历史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这两条路线,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麦作文化是自东向西传播。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小麦植株

综上所述,根据考古发现、科技考古实验及考古遗址分布状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关于中国小麦本土起源的几种主要依据,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小麦实际是外来传入。

次生起源中心

中国小麦虽然并非本土原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栽培小麦非常重要的次生起源中心。早在史前时代,中国小麦就已传播到欧洲。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中国小麦逐渐进化到栽培型小麦,而同时期的欧洲还在栽培原始二粒小麦,直到公元元年前后,欧洲才出现自由脱粒的普通小麦。至于欧洲为何会突然出现栽培型小麦,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解释为,大概在历史早期,中国小麦被人带到瑞士湖上,通过天然杂交导致欧洲小麦的起源。

从小麦品种在我国的改良和演进来看,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纬度、海拔、地形会形成不同的适应该地区温度、土壤、光照等自然环境的小麦品种,这极大丰富了我国小麦品种的多样性。据统计,中国小麦有多达6000多个类型,80多个变种,如此数量的类型和变种,足以证明中国是小麦的次生起源中心和变异中心之一。

从最早的甲骨文中出现的“麦”字,到《诗经》中的“贻我来牟,帝命率育”;从西汉时期将春小麦“旋麦”驯化为冬小麦“宿麦”,再到明清时期《天工开物》记载的“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方长六千里中,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可以看出,小麦的种植贯穿了我国的农业历史,早已成为我国农耕文明必不可少的一环。

猜你喜欢
起源考古栽培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测一测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