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贺言 马雪婷
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减轻地震灾害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各个职业群体的防震减灾素质,有助于实现震后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河北省廊坊市地处京津冀要冲,处于河北平原地震带与燕山-渤海地震带交汇部,地质构造复杂。市区被河西务断裂、宝坻断裂、南苑-通县断裂、牛东断裂和夏垫断裂包围。历史上该地区发生4.5级以上地震17次,地震灾害损失较大的1679年三河-平谷8.0大地震就发生在该地区,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对该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廊坊市区火源和易燃品遍布,
发生灾害潜在危险因素较大,同时该地区存在土壤可液化层和淤泥质土层,增加了震后灾害受损面。本研究针对不同职业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初步分析不同职业群体防震减灾素质,分析不同专业群体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差异,为提升民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供参考。
本研究根据国际和国内关于职业的划分标准,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重点调查农民、农民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企业一线员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这八大职业群体。采取入户调查、现场填写调研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
本次调查采用国际通用的社会学、人类学和统计学方法,根据人口密度与样本量成比例的抽样调查方法,即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户为单位,每户只能调查1人,每组应调查公职人员及中小学教师(10%-15%),每组不少于26-30人(不含现役军人、智力障碍者),各组男性与女性的百分率之差不能大于7%。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8份,有效问卷391份,有效问卷率为98.2%,满足样本量的需求。
本研究借鉴了中国地震局全国防震减灾调查和湖南省防震减灾调查量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该调查量表进行调整,全部问卷双人双机录入,采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按国际惯例计算不同文化程度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数及比例,通过信效度分析、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总体及八大职业群体的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差异进行分析。
本文定量研究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廊坊民众对本地灾害影响的基本认识;二是地震灾害认知水平;三是民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掌握;四是对防震减灾政策的了解;五是知识与技能获取途径。自汶川地震以来,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关注,不少民间团体和个人发布地震谣言引发社会恐慌、影响人民生产和生活,给防震减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少网民对地震预报工作有着许多诟病和模糊认识,为了解公众对此的看法,特设计了对防震减灾相关问题认知的题目。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总体上民众认为,对当地影响最严重的3种灾害是暴雨积涝、地面沉降和水质污染,而地震以及滑坡等灾害对当地的影响不大。为了更准确地分析,采用加权方法将“最严重”、“次严重”、“较严重”、“一般”、“基本无影响”5个选项的权重分别设为“5”、“4”、“3”、“2”、“1”,将它们的和除以最大权重“5”(使结果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得到民众对各类灾害影响严重程度的认可度,数值越高表示民众主观认为此类灾害越严重[1]。结果显示民众对水质灾害、暴雨积涝、地面沉降的认可程度较高,分别达到0.48、0.353和0.331;对其他灾害影响的认可度均不高,其中对地震灾害影响的认可度仅为0.087。将调查结果与廊坊灾害统计资料对比,发现民众对于本地灾害的认可度与在当地的灾害实际发生频率基本相符。如暴雨积涝在当地各类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地面沉降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5~2018年,廊坊城区共发生34次城市积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2.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例如,2006年7月31日廊坊城区出现降水量达129mm的大暴雨,有16个居委会、1297户民房严重进水,部分路段积水严重,城区内道桥全部积水,最深处达4m,交通瘫痪,此次强降水共造成经济损失6970万余元。2012年7月21日廊坊城区出现了气象记录以来最强单日降雨,造成全市路面积水超过40cm,个别路段超过80cm,全部地道桥严重积水,交通瘫痪,数百辆车被积水浸泡。据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形变监测中心对天津及其邻近地区地面沉降检测资料,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廊坊市城区出现地面沉降,八十年代后期以均加速度下降。1981年至1983年年平均沉降21.51mm,1983至1988年年均沉降24.05mm,1988年以后平均沉降30.47mm,至1998年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己达548.23mm。这与当地居民认为暴雨灾害以及地面沉降是对当地影响严重的灾害的认识相符。同样,对于本地灾害资料显示发生频率较低的灾害,民众对其严重认可度也较低,如地震等。廊坊地区近年来所发生的微小地震,多是油气煤炭和大型建筑等地质勘探活动,在地质调查中人为造成的,本源性的自然地质变动地震近年来从未发生过。
图1 民众对各类灾害影响严重程度的认可度
八类职业群体中均认为暴雨积涝是最为严重的灾害,而对地面沉降,砂土液化,水质污染,土壤污染认识不一,其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对地面沉降、砂土液化有一定的了解,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企业一线员工、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则对水质污染较为关注,农民则比较关注土壤污染。
地震灾害知识是人们正确认识地震灾害、辨识地震谣言的基础,有助于民众了解并支持国家防震减灾等相关政策,并有利保持震后情绪稳定。
2.2.1 基本概念了解情况
主震与余震、震级与烈度是地震灾害中最常见的基本概念。调查发现,对于主震和余震,半数以上民众(62.%)知晓二者的基本含义,即当地民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并区分主震和余震。而对于震级和烈度,其中半数民众能够理解震级的含义,而被调查者中了解烈度概念的仅占0.59%,其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居高,其次是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公务员,而企业一线员工、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农民、农民工对烈度的知晓率很低,对于两者关系即便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9%)、企业管理(技术)人员71%、公务员(82%)认为“震级大的地震,它造成的烈度就一定大”。
2.2.2 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不够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很多都属于无感地震。但是很多认为地震就是房倒屋塌的破坏性地震(71.6%),多数被调查者不能正确理解地震造成破坏的动力来源。仅有41.9%的被调查者知道地震灾害的根本原因是地震波引发的地表震动,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农民、农民工对此基本了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此较为了解。公务员、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企业一线员工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错误地认为“震级越大,灾害损失越大”。从上述可见,廊坊地区居民对地震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有待提高,仅了解一些常见的地震概念,而对地震现象和地震破坏原因等方面的认识有待提高。对地震损失仅仅考虑到震级大小,而没有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建筑物抗震设防程度因素的影响。
2.2.3 地震前兆的认识不全面
“什么是地震前兆?”33%的被调查者知道“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等是地震宏观前兆,对于动物行为异常、水位异常等地震兆现象的认识程度要好于地气味、地气雾、地声,分别达到了61.1%和44.4%,仅仅23.2%的民众认为极光属于地震前兆现象。但是对“地震前兆与地震发生”的关系不够了解。仅有33.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宏观前异常不一定会发生地震”。对此各类职业基本无差别,农民、农民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略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2.2.4 地震谣言与地震信息传播
在各种谣言事件中,地震谣言对公共安全和民众正常生活秩序的危害属最为严重的一类。近几年,国内外破坏性地震频发,在各种报道的冲击下,群众内心的"恐震"情绪也逐渐显现。地震谣言导致的集体抢购生活用品、部分地区人员外流、群众夜里情绪紧张等,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恶劣影响。本调查发现,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微信”成为各类职业群体获取地震信息的主要渠道(图2)。
但是能够分辨地震谣言的企业一线员工、农民、农民工、私营业主比例有待提高(76.3%),自由职业者认为即使汶川大地震后自身辨别地震谣言的本领与之前相差无几。而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能够有效识别谣言,而且能够通过多个渠道对比信息。知晓“任何地震消息都以政府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为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业占比较高(91.6%),企业一线员工、农民、农民工、私营业主占比较低,不少民众的地震信息源自于民间口头流传(25.68%)和微信(26.5%),民众(60.96%)仍会不自觉地参与小道消息传播,仅有20.28%的在传播小道消息时会强调信息不可信。以上结果均表明,虽然多数民众知晓获取准确地震信息的途径是政府和权威媒体,该地区仍存有一定地震谣言传播空间。
图2 地震信息获取渠道
地震发生以后最先开始的救助形式是自救互救。对廊坊地区的调查显示,多数民众知晓“自救互救的重要性”,但是“等待救援”的占比较高,其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突出。关于逃生方式,甚至有19.3%不了解地震避险,5%的民众选择“跳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对“三角空间”略有了解。另外针对避震注意事项,58.75%的民众知道“紧急避震时,关掉家中煤气电源”;而被调查者对“避震时使用手电筒而不用明火”、“避震地点要远离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存放处”等避震要点的知晓均在40%左右;仅有20.23%的被调查者知晓“避震地点不能阻塞交通”。仅仅27.8%的民众有止血、包扎学习经历,17.5%的被调查者能掌握人工呼吸这一紧急救护技能,仅有21.02%的民众表示掌握伤员搬运技术,多数(52.27%)被调查者表示“掌握了一些紧急医疗救护技能,但不知是否科学规范”。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到唐山调研考察,就防灾减灾救灾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本次调查中,知晓中国防震减灾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民众占25.9%,半数以上被调查者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知晓“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更是寥寥无几。为减轻地震灾害,政府在监测预报、工程抗震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调查还显示,民众对政府所开展的防震减灾工作了解有限,即便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公务员也对防震减灾工作了解有限。在各项工作中,“地震监测预报”的选择率较高,46.2%被调查者晓此项工作,其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比较高,而其他职业群体基本不知道此项工作的存在,以农民、农民工、企业一线员工较为突出。分别有45%的民众了解政府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面开展了工作;而在“建筑物地震安全性评价与设防”方面,仅有25.1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开展过此项防震减灾工作;82%以上的民众表示不知道政府防震减灾工作包含“地震灾害综合防御”和“地震应急演习”。75%的农民、农民工、企业一线员工对政府开展的防震减灾工作一无知。这反映出民众熟知地震科研、监测预报等工作,但对于政府所开展的其他形式的防震减灾工作不够了解(图3)。
民众的防震减灾学习态度和意愿决定了民众的防震减灾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关于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意愿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于学习防震减灾技能和知识观点各异,农民、农民工、企业一线员工甚至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认为“无所谓”,“有时间了解有一下也好”,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企业一线员工、公务员、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数认真“当地发生地震的几率很小”。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途径、有针对性的内容对于提高宣教效果意义重大。调查显示:廊坊地区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微信”、“快手”、“网络”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社区、单位有组织的宣讲教育活动,则参加的意愿比较低。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学习地震灾害知识和防震减灾技能占比不高(图4)。
图3 防震减灾政策的了解情况
图4 知识与技能获取途径图
另外,本调查将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的一个类别,对此进行专门分析显示;教师出于职业需求,愿意多途径、主动学习防震减灾知识,25.91%的人通过老师和课本获得相关知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获取防震减知识与技能的民众占18.3%,其中教师占比较高。以上显示,政府与相关部门在防震减灾技能宣传与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需要当地政府在保持媒体与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有效的同时,加强其主导作用,加大防震减灾的针对性宣传。
通过调查不同职业队防震减灾知识的需求程度不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防震减灾科学素质优于其他职业,农民、农民工对此不关心。至于企业管理人员、企业一线员工、公务员、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因受教育程度而异,拥有大学学历的人群普遍对地震原理知识掌握的较好,也对当地科普工作的关注度更高。学历越低的人群对科普的感知程度相对而言越小,反映在这部分人群对地震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且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
对于本地多发的自然灾害认可度较高,而对于发生频率较低的其他灾害以及亲身经历较少的地震灾害认可度较低。
通过手机获得防震减灾知识成为主要途径,通过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通过“微信”、“快手”等获取防震减灾知识的群里年龄有逐年上升趋势,已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相比较网络,电视对老年人来说仍是主要渠道。整体来看不同群体愿意接受的科普形式各有不同。
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一线员工有接受过自救互救经历的占55%,但是能够熟练操作的不足3%。了解地震原理知识的受访者共占比29%,即使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老年人对地震原理知识也了解较少。中年人虽未经历过大地震,但对地震原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比其他群体低。
从整体上看当地民众对防震减灾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当地灾害认知水平理解偏低,通过走访发现即使是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对当地历史上的地震也不甚了解。当地社区居民在对地震预报信息发布的认知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方面还比较欠缺,容易产生和传播地震谣言,特别是农民、农民工,因此要有针对性地丰富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内容,使居民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防震减灾科学素养,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科普属于混合公共产品性质,它包含了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性,公众对科普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科普供给的多元化则成为适应这种趋势的必然选择[2]。实践证明,对于这部分产品而言,采用多元化的供给机制引入多元供给主体进行供给,会产生更大的效率和收益。在日本、英国等国家通过相关法律鼓励社会、企业的资金投入,并明确规定参与科普供给的企业可以从中获利或减免税收的比例。我国政府在科普供给中最典型的表现是供给与需求不对应、无法满足公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政府购买第三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科普,则能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
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微信、快手、抖音虽不是主流媒体,但是其受众广大,作用不可小觑。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推送不同的知识。同时采取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微视频、抖音,开发游戏,借助VR、AR学习体验等手段,有助于公众在灾害发生时有效保护自己[2]。
我国农村乡镇居民的住房仍以抗震性能较差的土木、砖木结构为主[3],农村、农民是地震灾害的主要承载体,加强农村、农民的科普工作是降低农村地震风险、减轻农村地震灾害损失的主要对策。
在信息公开透明的今天,地震发生后地震三要素会第一时间呈现在网民的面前,公众能够切身体会“振动之感”[4]。此刻能使受众者了解到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公众学习地震科普知识的热情,有利于公众支持理解抗震救灾工作,同时,也能够避免公众获取、接触到一些片面,不正确的地震知识,特别是使公众自觉识别和判断与地震谣言相关的知识,能够预防和遏制地震谣言蔓延,保障社会稳定。
以往的科普过多重视知识普及,忽视了自救互救方法的传授。为此,可采用“情景式+体验式”,推广“安全体验”模式补齐这个短板,以公众日常在家中、单位、外出等环境下为主要背景,按照公众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采用有声故事、安全游戏、场景模拟等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应急技能训练。
高学历者的认知水平较高,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职业,也是因为个人接受的教育。学校天然地成为科普的生力军,一方面教师科研教学工作为科普输入了资源;学生及学生组织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防震减灾知识的转载体;科普实践则为提高不同职业防震减灾素质提供了舞台。因此政府与高校协同开展科普工作不仅有利于丰富防震减灾知识和载体,也有利于不同职业群体获取和接受防震减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