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志

2021-06-11 00:31李怡平
神剑 2021年2期
关键词:梵音万物桃花

李怡平

沧海映月。丹青与故乡都是清白的诗行

我和父母坐车去远镇

路上说起荒原的灵魂。德令哈。在一潭清水里游弋的鱼

我们也说起冷湖,废弃在矿井里的时间波纹

人间一场清明雨

倾身覆在清澈的潭水上

于是包容的潭水

就像这个时节里所有故事的

结局

是香炉里深厚香土,承接一切哀漠和祝祷

也是睡意深沉降落的床,容梦铺展圆满

在忽远忽近的竖笛声里

有诵经人,站在天青下,眉目霭霭

长途客车在路上颠簸

我继续和母亲说

命运这个词语

有时候会迷惑在书中的潮水里

人群中,有谁可以回头?

每一次诉说都漫上一层青苔

幽暗深绿,是冗长的陈年杂味

每层苔藓里都有一个微小的自己

固守在过去的原野不肯离去

直到青草离离,荒石落雨

执念成了隐喻

只要洗净瞳孔,就能看清与我相邻的座位上

一个孩子眼睛里映下的雨中山景

轻灵,明快,大雨滂沱也变幻成雨蛇拐走

而白鹭斜飞,成年人的肃穆像十月

春花绣在心上,夏阳烫在茧里,秋意渐浓

是该道别的雨信

那是父亲攒在手中的固执

是格格不入的生硬

是日渐冷掉的热忱

是被打磨过的人间

粗粝,有棱角,屡次加水斟满的酒味

幼童与老去的父亲

是行途里的一首寓言

而母亲,是它的作者

夜深,夜色如幕如窿,雨暂消停

客车行驶到中途,打了瞌睡

倚在一棵无名树旁休憩

我和父母在熙攘的陌生人群里,与一条河相对

与黎明之前,时间表达的沉默,相对

万物都是干净且纯粹的语言

植物在逆境中用微苦的根茎

抽取生活的真理

用甜美和柔软赞颂疾风

天空开始翻出一道隐隐的亮

漫长的翻涌之后成蝶,翩翩跃上广阔大幕

如影变幻,如丝缠结,如纱铺覆

是渐渐走轻的蓝

蓝色的明媚是羽毛

隐喻着蓝色的浮生,炽热,升腾

在即将与晨明告别的星空中依序排列:

萍水相逢,大地归心,致意长途

天色又起,又是天明

草木不知何时生,在有关山河的描述中被加以冷静修辞

汇集人间的冷暖,声音,曲直

过往晨雾因鸟鸣生出彩虹来

梦境逐渐完整——

大雾茫茫,蒹葭苍苍,雨帘幢幢

雨从天上来,辽阔、欢欣,万物同沐

天上的水总有一天要回到天上

天青色的穹宇总有一天会因为烟雨

贴近我。它懂得我的思考

像风在触动经文中,有限的尘埃

无声也无墨痕

还是那棵无名的树,以它为眼

见证微小的水滴汇成溪流,汇成河

汇成宣纸上轻描的山川

雨中,烟火都是低处的神

一轮烟雨过,太阳照见夜业的渔夫划船归来

而我,我们,要继续前行赶路

车又停,这一次,是真的到了

地图上缩成一点的小镇,此时被阳光无限放大

清水,芙蓉,钟声

蓦然相遇,把内心的事物贴上标签

父亲说他在一栋秘密房子里

贴满了描写生命的汉字

房间里每件被夜晚笼罩的物体,都有骨相

其中传出琴声,恍若泉水涌出的光

沉浮生音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在一张旧纸上画了半山桃花

我说桃花是人间

母亲说桃花只是一半人间

另一半是哲理的星河

——人间与人间,总是隔着书写

像是漩涡在河水里,旋转着灵魂

有隐遁,也有神逸

那年酷暑在河上漂流

上游岸边有掮客负重待船

母亲说岸上的人们

与容器里的春天,都要选择沉默

但我们不能沉默

她说,关于命运的叙事,虽然轻,却内涵广阔

我慢慢明白——

命运是一场修行

我不贪恋它的果报,只流连在命运的梵音里

想要聽懂,想要探明

想要与它和解,共情

而梵音只似水波明

也泛波澜,却似白象乘云归来

白象的主人刚才微微侧目

思虑人间的渺小

抚慰万物中寄托的宁静

菩萨看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佛祖

蚂蚁忙忙碌碌,不自知也不自扰

它们搬起根根树枝

我试图离开,却仍在树影里猜谜

诵经声如雾如霜

灰衣的僧人在前面的台阶上,越走越高

另一位僧人从我身旁经过时

小声说道,何谓清明?

我呆立片刻,只见院中的古树遮住了云层

如盖亭亭

责任编辑/王泗江

猜你喜欢
梵音万物桃花
寒流
桃花眼
喊桃花
当万物有了表情
斗牛犬“桃花”
万物构成
我来添画
在台湾新竹的寺院里
道不远人楼难弃
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