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绥镇是明代所设的九个边防重镇之一,它的防御范围东起黄甫川(今陕西府谷境内)、西至花马池(在今宁夏盐池县),全长共八百八十五公里。沿边所设的四卫三十六营堡有效的控制了鞑靼与蒙古诸部的南进,为明朝边疆的长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九边重镇;延绥镇
公元1368年,太祖朱元璋率军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回上都(今多伦),明军克多伦,元顺帝逃至应昌(多伦北),明军又攻克了应昌,这时元顺帝已死,他的继任者继续北遁,明军一直追到庆州(今内蒙巴林左旗西)。直至1388年,元嗣君逃至漠北称大元皇帝,鬼力赤杀元帝废大元国号,改称"鞑靼"自此,元蒙贵族和它的军事力量彻底失去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他们先退到了长城以外,大漠以北(即今天的蒙古国),但他们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到了明朝叶业时期,鞑靼和几个兴起的部落又不断的掠夺和侵扰边民,这种风驰电掣、快来快闪的掠夺和侵扰令边民苦不堪言,为了遏制鞑靼及蒙古诸部的南进,明朝在东北和西北实际军事控制区域,渐次设置了九个边防重镇。辖东起丹东附近的鸭绿江畔西至山海关长城的辽东镇,辖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长城的蓟州镇,辖东起居庸关西至西洋河的宣府镇,辖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的大同镇,辖西起保德、河曲的黄河岸边,从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关、固关而达黄榆岭的太原镇,辖东起黄甫川西至花马池的延绥镇,辖东起大盐池西至兰州的宁夏镇,辖东起靖边与榆林长城相接,西至皋兰与甘肃镇相接的固原镇,辖东起兰州西至嘉峪关祁连山下的甘肃镇,是为九边。
明太祖朱元璋从唐代的府兵制和元代的世兵制里汲取了军事管上的优点而创造了以卫所制为主,募兵制为辅的明代军事制度。卫所的编制一般是5600个人为一卫,设指挥使等官;每卫又设五个千户所,各1120人,设千户等官;每所下设十个百户,各112人;每百户辖两个总旗,各50人;一总旗领五个小旗,每小旗10人。卫所的士兵有专门的军籍,且为世袭,由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五路军都督府直接管理。募兵制始于嘉靖以后,招募的兵員受国家雇佣,招募的士兵称"兵"。朱元璋认为,北方边疆异族入侵,战事频繁严重,而诸侯贵族们却只关心自己的吃穿税租,不参与国事,不关心国家安危,将军不好好带兵,士兵不好好练习,如果真的有战事发生又怎能够抵挡呢?况且兵将的吃穿用度都来源于民,民负担加重疲于奔命却供养闲卒,这怎会是长久之策呢?故"以兵屯田,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因此,明代实行了"以屯养兵"的政策,即所谓军屯之制,就是给驻守卫所的军士,每户划拨50亩土地用于屯耕,或划拔一定数量的马、牛、羊用于屯牧,每亩地给官仓上缴粮食约为二斗左右,这些粮食又可用来给招募的士兵发军饷,每人每个月米一石上下。平时,驻屯的军士有一半以上都在从事农牧业生产,只有少一部分在值勤。延绥镇地处陕北地区,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都很恶劣,仅仅依靠军屯还解决不了军队的粮草供应,因此,还主要靠西安府、汉中府及凤翔府来供应。
延绥镇,它是明朝与蒙古各部交战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管辖延安、绥德、庆阳、榆林四卫和沿边三十六营堡,在洪武年间只有延安、绥德和庆阳三卫(延安卫设于洪武二年,绥德卫设于洪武三年,庆阳卫设于洪武四年),西北门户为柳树涧堡和宁塞堡,设有安边守御千户所和靖边守御千户所,设有安塞、子长、志丹等三个守御百户所,隶属延安卫;东北门户为孤山堡和镇羌堡,设有镇羌守御千户所,隶属镇羌卫。镇治在绥德卫,属右军都督府陕西都司管辖。据《延绥镇志》记载,"天顺二年(1458)绥德徏镇榆林,去参赞军务巡抚绥德,徏镇榆林自徐公瑄始。"也就是说巡抚徐瑄开始,延绥镇的镇治治所由绥德迁到了榆林,而此时的榆林还只是个堡城,而不是卫城。明成化六年(1470年)始设榆林卫,并镇羌卫入榆林卫。正统元年(1436年)因失东胜退守黄河,都督王桢、马恭、陈镒等先后在沿边改木瓜寨为木瓜堡,改宋神木寨、元神木县为神木堡,又新置旧安边营、柏林堡、大柏林堡、柳树涧、靖边、怀远、皇甫川、波罗、高家堡、砖井、定边营、鱼河、响水、双山、镇羌、孤山等营堡;成化年王复、余子俊等置延绥镇三营和榆林城守营,龙州、镇靖、永兴、建安、常乐、归德、宁塞、清平、把都、永济、新安边营、威武、清水营等营堡,至成化十三年(1477年)共建成38个营堡。其中余子俊撤了砖井而置新兴,并将柳树涧凑近入了永济,故砖井和柳柳涧不驻兵。驻兵的只有36个营堡。分东中西三路防守,现将各营堡情况说明如下:
东路神木道驻神木,管辖:
黄甫川堡,天顺年(1457—1465年)置,东至黄河20里,西至清水营15里,驻兵369名,马214匹,游击一员。
清水营,成化三年(1467年)巡抚卢祥置,西至木瓜堡30里,驻兵714名,马672匹,把总一员。
木瓜园堡,成化十六年(1470年)置,西置孤山堡40里,驻兵436名,马268匹,守备一员。
孤山堡,正统二年(1437年)置,西至永兴40里,驻兵659名,马404匹,守备一员。
镇羌堡,成化二年(1466年)置,西至永兴40里,驻兵659名,马567匹,守备一员。
永兴堡,成化十年(1474年)余子俊置,西置神木堡40里,驻兵762名,马478匹,守备一员。
神木堡,正统二年(1437年)置,西置大柏林堡40里,驻兵3077名,马1248匹,副将都司各一,把总二员。
大柏林堡,弘治初(1488年)置,西至柏林堡20里,驻兵209名,马181匹,守备一名。
柏林堡,正统四年(1439年)巡抚卢祥置,西置高家堡40里,驻兵560名,马195匹,守备一员。
高家堡,正统四年(1439年)置,西至建安堡40里,驻兵994名,马374匹,都同一员。
建安堡,成化十年(1474年)余子俊置,西至双山堡50公里,驻兵701名,马401匹,都司一员。
双山堡,正统二年(1437年)王桢置,西至常乐堡40里,驻兵834名,马409匹,都司一员。
以上为东路共十二个营堡。
中路榆林道驻榆林,管辖:
常乐堡,成化十年余子俊置,西至镇城30里,驻兵776名,马343匹,都司一员。
延绥镇三营,成化九年余子俊置,西至保宁堡30里,南至归德堡40里,驻兵33077名,马11232匹,镇标中营游击、守备各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包括城守营。
榆林城守营,成化九年余子俊置。
归德堡,成化十年余子俊置,南至鱼河堡40里,西至响水堡40里,驻兵366名,马167匹,把总一员。
鱼河堡,正统二年王桢置,南至镇川50里,驻兵623名,马312匹,守备一员。
响水堡,正统初置,成化九年余子俊移置,西至波罗40里,驻兵573名,马255匹,守备一员。
波罗堡,正统十年马恭置,西至怀远40里,驻兵692名,马264匹,副将、都司、千总各一员,把总二员。
怀远堡,天顺中置,西至威武40里,驻兵424名,马521匹,都司一员。
威武堡,成化二年王复置,西至清平堡40里,驻兵525名,马353匹,把总一员。
清平堡,成化十年余子俊置,西至龙州堡30里,驻兵602名,马340匹,守备一员。
以上为中路共十个营堡。
西路靖边营驻靖边,管辖:
龙州堡,成化五年王锐置,西至镇靖堡40里,驻兵572名,马377匹,把總一员。
镇靖堡,成化二年王复置,西至靖边营40里,驻兵1087名,马503匹,守备一员,把总二员。
靖边营,天顺年置,西至宁塞营40里,驻兵976名,马535匹,游击一员,千总、把总各一员。
宁塞营,成化十年余子俊置,西至把都堡20里,驻兵983名,马570匹,守备一员,千总、把总各一名。
把都堡,成化十年余子俊置,西至永济堡30里,驻兵622名,马325匹,守备一员。
永济堡,成化十年余子俊置,西至柳树涧堡40里,驻兵703名,马303匹,守备一员。
旧安边营,正统二年王桢置,东至柳树涧堡40里,驻兵954名,马466匹,守备一员,都司一员。
新安边营,成化十一年余子俊置,东至永济堡34里,西至新兴堡70里,驻兵1404名,马782匹,守备一员,都司一员,千总、把总各一员。
新兴堡,成化十一年余子俊置,西至石涝池堡40里,驻兵384匹,马819匹,守备一员。
石涝池堡,成化十一年余子俊置,南至三山堡60里,驻兵320名,马254匹,守备一员。
三山堡,成化十一年余子俊门置,南至饶阳堡70里,驻兵320名,马254匹,都司、千总各一员。
定边营,正统二年王桢置,东至砖井50里,西至盐场堡20里,驻兵844名,马443匹,副将、都司各一员,把总二员。
盐场堡,成化十三年余子俊置,西至花马池20里,驻兵125名,马118匹,把总一员。
饶阳堡,成化十三年余子俊置,北至定边营130里,驻兵188名,马188匹,游击一员。
以上为西路共14个营堡。
三路总共36个营堡,都选择在地形险阻水草便利的地方,派兵驻守。
在成化十三年后,延绥镇城、堡、台的修建己基本完善,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建了镇川堡,三十四年建了保宁堡,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了镇罗堡,各营堡驻守官兵数根据战事需要各代均有变动。延绥镇还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沿边建了许多瞭望敌情的土台,正统三年(1438年)又在榆林城堡以北筑瞭望敌台,每台守军十名,遇敌进犯举旗或燃放狼烟示警。
延绥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虽然不能阻止敌人入侵,但四卫三十六营堡及各墩台构成一道营堡相连,墩台相望的千里防线,这道人工铸造的天然屏障,对阻止鞑靼及蒙古各部的南侵,保卫边疆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书博.榆林明长城沿线营堡驻兵情况[J].三秦出版社,2001年
[2]李元春.明朝榆林总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12月第1版
[3]郑汝璧等.《延绥镇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作者简介:叶改芸,女,汉族,陕西榆林,文博馆员,大学本科,榆林市镇北台长城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