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水乡,“海”纳百川

2021-06-10 00:31杨天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龙舟南海生态

杨天

大美千灯湖

5月18日,在杭州富阳举办的“中国幸福城市治理论坛暨‘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常委、宣传部长黎妍发表了主题演讲。

据黎妍介绍,佛山市南海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连续六年蝉联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近年来,南海人民坚持在创新发展中探索生态之源、文明之路,以水美城、以水兴业、以水彰文、以水纳才,不断塑造着千年古郡的新地位、新价值,绘就绿水青山、解锁幸福密码。

南海人民坚持在创新发展中探索生态之源、文明之路,以水美城、以水兴业、以水彰文、以水纳才,不断塑造着千年古郡的新地位、新价值,绘就绿水青山、解锁幸福密码。

以水美城

南海地处西江、北江下游,拥有八大水系,65条主干河涌和80条支干河涌遍布全区一千多平方公里,丰富的水资源承载着城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岭南水乡文明。

南海把治水作为美化城市的重中之重,发挥水系统美化城市景观、灌溉城市绿化等作用,把城市河涌,建设成水清岸绿、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的地方,大力推进美村计划、公园计划,更大范围建设河涌景观带,去年投资167亿对区内四大水系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1.4%,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自然村“截污到户、雨污分流”工作。

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以水为纽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以水系统集聚城市资源、开阔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格局,打造“一镇一湖”的环湖都市圈,实施集中连片生态改造,高水平推进万亩千亩公园、生态廊道及万里碧道建设,以湖为核心提升城市品质,去年新建成碧道2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2.2万平方米。

南海85%以上的乡村被河网覆盖,南海以乡村河网为经纬,还原水鄉面貌, 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融合发展,打造了22条省级、13条市级、10条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精品示范村(居), 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振兴乡村。

以水兴业

广东人“以水为财”,以水兴业成为南海发展的路径。

南海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统集聚产业的作用,以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博爱湖、听音湖、仙湖等为核心,加快推进环湖都市圈产业建设,引领城市转型升级。其中千灯湖承载的广东省金融高新区,集聚各类人才超6万名,总投资规模近1600亿元;仙湖所在的“仙湖氢谷”落户氢能及关联产业超20家,成为国内氢能的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先行地;博爱湖聚集了机器人、智能装备、纳米科技等高端智造和研发创新产业集群,拥有21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强力支撑狮山镇连续三年居全国千强镇第二名;听音湖所在的岭南文旅小镇核心区域,聚集了武术、龙舟、醒狮等独特的岭南文化资源,是一代宗师黄飞鸿、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驱陈启沅的故乡所在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吸引了宋城等龙头文旅项目落户。

制造业是南海的立区之本。南海现拥有工业企业6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0多家,形成12个年产值超200亿元的制造业集群,“全世界10座最高的楼,有5座使用南海生产的铝型材”印证了南海制造的影响力。为了保持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南海主动顺应新兴产业崛起态势,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超700个,签约投资总额超5400亿元,绝大多数为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近三年,南海“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远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占GDP比重提升至33%。

以水彰文

南海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西樵山文化更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南海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水彰文。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常委、宣传部长黎妍发表主题演讲

挖掘活化水道文化。南海以水为线,用水道串联现实与历史、生态与产业。我们现正打造长达58公里的中心水脉,串联起22个村生产、生活、人文、景观、生态的同时,也串联起康有为、詹天佑、黄飞鸿、方献夫、陈启源、陈澹浦、朱次绮等弄潮的近代历史长河,贯穿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西樵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国保单位康有为故居和石燕岩水下古代采石场、5A级景区西樵山、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可谓是“水道相通,文脉相连”。平洲水道与映月湖、城市河涌相连,构建自然与城市相生相融的开放式EBD生态示范商务区,塑造城市新界面。佛山水道(沥桂段)南岸主打公共文体服务,建设滨河步道、儿童广场,每天吸引数万市民前来打卡。雅瑶水道则以两岸融合为主题,精心打造承载城市经济、历史遗产、艺术文化的亲水空间,形成“一河一岸文化艺术社区”。

打造水乡特色小镇。南海凸显“水”主题,持续打造产业更特、创新更强、形态更美、辐射更广的特色小镇,目前有9个小镇纳入省清单管理。千灯湖创投小镇全力建设创新创业创投生态圈,全力向万亿级基金小镇迈进。三龙湾文翰湖国际科创小镇依水而建,成为全市科创资源最集聚、高端人才最集中、专业服务最集约的地区。南国酒镇则以水兴业,由酒文化拓展至饮食文化、渔耕文化、儒林文化、龙舟文化等,力争打造世界级米酒酿造基地和中国米酒文化中心。

深入挖掘亲水文化。以“水”为媒,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南海岭南水乡的地理结构孕育了丰富的龙舟民俗文化,我们通过建设龙舟文化体验中心,打造龙舟研学游项目带动文旅消费,支持、鼓励社会参与龙舟制作以及龙舟文化产品创作,打造龙舟IP,使其成为南海的一张“靓丽名片”。挖掘世界最大水下生产遗址——西樵山石燕岩水下古代采石场的考古发掘和文化旅游价值,筹建水下考古博物馆,推动遗址保护、展示与旅游深度融合。围绕世界灌溉遗产“桑园围”做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旅游环境风貌再造、历史文化游径设计及专题展览馆筹备等活化利用工作,使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以水纳才

南海无海,心中有海,海纳百川。

南海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营造“上善若水”的柔性引才环境。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高质量广覆盖的文化供给让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实现平均1.52万人1间公共图书馆,2.63万人一个社区体育公园,5.14万人一个文博场馆,现又大力打造100个展示新中国百年历程的博物馆,城市环境、教育、医疗等配套条件也不断提升,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找到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刚刚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佛山市十年人口增长超230万,人口增长仅次于深圳、广州排全省第三,而南海常住人口达366.72万,比十年前新增近108万,数量和增速都位居佛山第一,这在全国市辖区里也十分罕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能出彩、真心爱。

完善引才机制,如水般兼容并蓄,吸引八方人才。从2011年确立“人才立区”战略,南海系统开展人才工作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今年年初更是发布了《南海鲲鹏人才计划》,围绕尖端人才“领跑工程”、菁英人才“青蓝工程”、产业人才“倍增工程”和社会事业人才“荟萃工程”等“四大人才工程”,从政策扶持、平台培育、机制创新、服务优化四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吸纳人才,鼓励创新创造。10年来国内外院士和国家高层次人才人数增幅明显,截至2020年底,国内外院士2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70人,全区人才总量从31万人增长至55万人,其中,技能人才队伍总量达2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16.7万人,推动南海高质量发展,引才聚智活水来。

黎妍说,生态兴,则城市兴。南海将持之以恒做好“水文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深入,建设“品质南海 活力南海 幸福南海”。

猜你喜欢
龙舟南海生态
南海明珠
南海农民赤卫军
美国威胁 南海安全
龙舟
观云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