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探究

2021-06-10 18:56杨颖虹
决策探索 2021年8期

杨颖虹

【摘要】志愿服务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能够让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从社会中受益。如果志愿者群体得以开发、壮大,将为大学生个人和社会公益事业带来益处。本文以文献综述方式,研究了大学生志愿行为的特质和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志愿机构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行为;行为持续性;志愿机构

志愿行为早在志愿者这一概念出现之前的数千年前就已经存在,而有关志愿机构的记载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法国,志愿机构开始出现。中国的志愿服务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2017年发布了“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共登记了3278万名志愿者。到2017年6月30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志愿者人数为4242万,仅半年时间就新增志愿者960余万,增长率达到29%。志愿者的职业分布广泛,其中“学生志愿者”人数最多,截至2016年年底达到3208457人。近年来,志愿服务工作获得广大人民的认同。一方面,志愿服务的“利他主义”中也具有“自利”的功能,是大学生培育个人素质的良好机会,大学生志愿行为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表现对社会关怀或关爱的重要方式,对于大学生本身的发展和自我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行为也成为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让大学生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能从中受益。然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相对滞后,严重降低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志愿者组织如何继续引导与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又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是当前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以下文献综述的研究,了解大学生志愿行为的特质和志愿行为的持续性,为志愿机构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志愿行为的特征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尚的思想品德,有望成为国家志愿服务事业的主力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都在倡导志愿行为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者无疑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和最能体现志愿者精神的核心群体。这一群体的志愿行为拥有明显的特征:

(一)大学生志愿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大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群体,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不成熟性。由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方式通常是利用学校的志愿者组织进行的,而大部分志愿活动是利用大学生自身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展开的,这就使得大学生志愿行为必须建立在大学生自身参与的基础上,但大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得较不稳定,中途中断或临时变卦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其志愿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与随意性。美国学者Pillsbury(2011)通过对美国大学生志愿行为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美国大学生是为了贡献个体的价值而参与志愿行为的,但有超过43%的大学生表示在志愿行为发生过程中并不具有自我的准则,当遇到和志愿行为冲突的行为时,他们往往会放弃原本的志愿行为。中国学者王昱(2014)认为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性格多表现不稳定,而且由于志愿行为的实施是完全自愿的,因此大多数大学生会将自愿当作自由,在志愿行为发生时出现随时退出的情况,有些情况甚至让志愿服务工作无法很好地完成,对志愿工作项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志愿行为的不稳定性,要求志愿组织机构必须有周密的部署安排,以应对这种不稳定性。

(二)大学生志愿行为具有社会初涉性

大学生志愿者通常为在校大学生,这部分群体年龄层次相对较小,社会经验明显不足,在志愿行为实施时表现出很大的情绪化特征和冲动性特征,这便是社会初涉性。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群体会因为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导致志愿行为发生改变,甚至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龙忆(2012)指出,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志愿行为的敏感程度较高。他通过对广州地区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行为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志愿行为的产生往往伴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支持性,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同感增加。也就是说,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有助于满足他们对于社会经验的需求,增加他们社会的涉及程度和生存技能,使得他们亲社会的意愿更为明显。学者杨澜(2013)认为,大学生具有年轻化的特征,其个性较为张扬,对志愿活动的参与激情较高,但这种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特别是在志愿行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大学生会从原本的猎奇心理逐步转变为平常心理,时间一长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而且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接触,会更加了解社会,具有明显的社会初涉性。

(三)大学生志愿行为具有鲜明的组织性

组织性是很多志愿服务行为的明显特征,但具体到大学生群体来讲,其组织性特征更为鲜明,这是由于大学生处于校园中,对于志愿行为的理解度和参与度都较为有限,需要由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协调组织,同时由于大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还需要提升,因此借助志愿者组织,可以在志愿行为发生过程中对大学生实施一定的管理,促使整个志愿项目顺利完成。马思宇(2014)认为,大学生志愿行为当前表现为过于浮躁和淡漠,缺乏志愿行为应有的精髓,因此他认为大学生志愿行为应该以更为坚强与合理的组织作为支持,在当今社会趋利避害的背景条件下,志愿组织可以从宣传、教育、支持等角度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精神内化,这是当前很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典型方式之一。阚宝涛(2012)认为,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培育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是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实施对象、服务内容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志愿活动必须以有效的组织运作体系来作為保障,从而让大学生能够积极发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志愿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大学生志愿行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由于大学生群体有着相对丰富的知识储备,且在专业技能方面也较为突出,这使得他们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方面都比一般的志愿者更为突出,因此大学生志愿者更容易发现社会中的志愿需求,这使得他们的志愿行为具有明显的与时俱进的特征,这些行为与社会现实更为契合和贴近,有利于当前社会的发展。李媛媛(2010)认为,中国大学生志愿行为是最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是和普通志愿者完全不同的,大学生志愿者往往更关注祖国和社会的发展实际,使得其很多志愿行为都与现实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构建相关,为社会良好风气的树立、改革发展的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研究

志愿行为的持续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在志愿者课题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志愿行为的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志愿者对于志愿行为的态度。学者Penner(2002)针对志愿行为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基本的概念模型,该模型重点对志愿者产生志愿行为的意识转变,以及志愿行为持续性受社会多重压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志愿者群体数量达到了7000万,其年龄大多数都集中在18—60岁之间,但在这些志愿者群体中,每年产生志愿行为的时间大于24小时的仅仅占32.3%,其余67.7%的志愿者的志愿行为可持续性较差,志愿行为的产生时间相对较短。这恰恰说明了中国志愿者在持续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具体到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者群体中较为特殊的存在,其持续性表现更差。纵观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持续性比普通志愿者的持续性普遍较差。究其原因,大学生受自我认知、社会影响以及教育影响的因素较大,这三大因素基本上成为了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较低的重要原因。

(一)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受自我认知程度的影响

Andreadi(2011)在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学生志愿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学生对于志愿行为产生的初衷没有更多的认识,很多大学生在实施志愿行为时不外乎是为了增加自我的实践經验和个体的知识技能,这种单纯的目标无法成为大学生志愿者长久从事志愿服务的根本动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学生的志愿行为一般是集体化的,即很多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产生志愿行为,更多地取决于其周围同伴的志愿行为特征,当周围的同伴志愿行为具有持续性时,大学生们也会相应的具有更长期的志愿行为及活动。Belen(2012)提出了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单向性观点,认为大学生志愿行为和普通志愿者的志愿行为有本质的区别,即大学生志愿行为实施时很少考虑人际之间的双向传递特性,而仅仅是从单向性的角度出发产生志愿行为。也就是说,大学生志愿行为的产生很难出现与被服务对象之间的信任感、安全感,一般只是从最基本需求的角度提供志愿服务,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行为难以长期、持续地实施。从这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讲,志愿行为的产生与大学生个体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以及志愿精神的认知都较为片面,多数以自我的提升或感觉为主,缺乏对志愿服务认知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志愿行为的实施不具有持续的动机,难以长期维持。

(二)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属于校园群体,与社会的接触程度较低,其产生的志愿行为不一定会和社会的需求相契合,特别是当社会的规则与大学生志愿行为产生严重的冲突时,大学生志愿行为就会受到严峻挑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中断志愿行为,不再持续。典型的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冲突,表现在社会志愿组织的频度与大学生学业的冲突、大学生志愿行为的预期值与实际产生社会效果的冲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阻碍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的主要因素。Lyons(2010)对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持续性展开调查后发现,3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实施的志愿行为难以取得期望的效果,而这些大学生基本都认为效果不满意的重要原因是自己所实施的行为与社会的需求格格不入,这与大学生难以有效把握社会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学者罗婧(2012)以中国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行为持续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志愿行为产生的动机不外乎利己与利他两种,但由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志愿行为难以持续,特别是身处校园中,大学生难以获得与社会更好的联络、更多的需求,而只能被动地接受校园志愿者组织的任务安排,使得其志愿行为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最终中断志愿行为。王冰(2010)指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持续性与受社会志愿服务内容的俗化、志愿服务社会化程度低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大多数高校中,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一般都停留在服务的表面,通常是偶发性的,不具有常态化,大学生志愿者在学校志愿机构的组织下通常只会从事一些批量的、轰轰烈烈的志愿活动,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援助的项目却很少组织或倡议,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行为更注重形式效应,缺乏内涵,势必让大学生群体感觉厌烦,持续性降低。可以看出,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持续性和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国,大学生志愿行为从众心理、行政干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从而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其持续性的降低。

(三)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受学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受学业因素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哪个国家,大学生始终是教育的核心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这使得大学生志愿行为始终不能置于主要的地位。尽管在欧美一些国家,包括中国香港地区,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项教育课程来对待,但归根结底,与正常的课程教学相比,志愿服务仍然是边缘类项目。在中国内地,大学生志愿行为更是仅在倡议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业之余才会实施志愿行为,一旦志愿行为和学业产生冲突,中断志愿行为是必然选择,持续性也因此大打折扣。Stikas(2011)对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实证的方式展开,通过对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学业因素、组织因素等四大类因素的调查研究并分析后发现,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学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Stikas认为,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比较热衷志愿行为的,但这种热衷程度是在学业允许且有效组织的情况下才会实施志愿行为,否则大学生志愿行为的产生和持续便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各地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比较

不同的国家志愿服务的发展时间不一,发展程度也不完全相同,这使得每个国家的大学生志愿行为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关于不同国家大学生志愿行为之间的比较研究,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范围之一。

从不同国家大学生志愿行为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生都普遍表现出对志愿行为的热衷参与,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其志愿服务开展较早,大学生在志愿行为发生时的意识与责任感更强。学者Ailon(2010)通过对欧美国家的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比较后发现,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志愿行为表现出服务主体意识较强、服务内容众多、服务方式多样的特征,大学生的志愿行为显得非常成熟,这与欧美国家将志愿服务纳入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关系,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志愿行为与学业同样重要。Mobily(2012)在对日本的大学生志愿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日本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具有很高的自觉性,这与志愿行为的提供者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有关,而且日本大学生认为志愿行为是能够获得尊重和社会认可的行为。在中国香港,大学生志愿行为也非常普遍,受西方志愿服务思想的影响,香港大学生志愿行为表现出很大的广泛性和参与性,几乎遍布香港的各行各业中。由此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对志愿行为都表现得较为积极,参与度较高,而且主动意愿性很强。与其相比,中国内地的大学生志愿行为有所不同,虽然中国的大学生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参与兴趣,但由于受中国政策客观因素和教育因素的限制,中国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参与范围较窄,作为志愿行为提供者的主体,大学生们参与志愿活动的意识还没有完全被激发,主观能动性较差。学者黄闯(2014)對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异化进行了研究,指出受行政命令、志愿任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志愿行为产生了行政化、功利化等异化现象,这些现象有些是短期的行为,但有一些行为却表现为长期性,这些异化志愿行为的产生,让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不利于志愿服务长期稳定发展。

除了上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具体表现有一定的差异之外,在志愿行为的形式以及内涵方面同样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熟,在志愿行为的形式方面表现多样,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不仅志愿行为的形式较多,而且其内涵也具有较高的立意,很具有超前性。美国将大学生志愿行为作为一种教育体系考核,同时还根据不同的大学生建立了志愿服务档案,对每一次志愿行为都进行了完整的记录。美国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发生领域几乎涵盖了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者Wedd(2012)对美国近10年的大学生志愿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教堂、资金、选举、其他组织项目等方方面面,具有较大的覆盖面。中国学者王茜(2013)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服务领域中主要包含了对外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弱势群体服务、民役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几个方面,这些不同的服务领域几乎成为了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最主要内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服务内容就显得较为单调和初级,多数大学生志愿行为都发生在校园范围内或者教育领域内,如支教、科技文化援助、卫生等方面,而且这种志愿行为往往具有突击性,难以形成完善的志愿行为阵地,不具备长期性。庄静(2013)认为,中国大学生的志愿行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不足,即缺乏坚持性、广泛性以及层次性,绝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行为只是执行学校的行政命令或为了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将志愿行为的内涵扭曲,这种志愿行为在实践方面和群众性方面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对志愿文化机制的完善难以提供有效的帮助,从根本上难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在对大学生志愿行为的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同时也发现此类群体的志愿行为在不同国家还表现出不同的忠诚度。在美国,志愿行为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美国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条件实施志愿行为,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都时刻想着利用志愿行为来表现出对社会的援助和个人价值的体现,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大学生对志愿行为有足够的忠诚度。美国学者Harris(2011)曾针对美国大学生对志愿行为的忠诚度进行了调研,他发现美国大学生对于志愿行为的热衷程度无与伦比,大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志愿行为可以对自身的心灵予以净化,而且能提升人生价值,可以说,美国大学生的志愿行为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最受人关注的行为之一。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生志愿行为同样在忠诚度方面可见一斑,台湾地区针对大学生志愿行为推出了服务学习的理念,其核心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大学生参与志愿培训,这是和美国类似的一种模式,让大学生参与志愿行为常态化,这种长期的志愿服务教育方式让台湾大学生对志愿行为的忠诚度很高。中国大陆的大学生在志愿行为的忠诚度方面则较为落后,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志愿行为的实施仅仅是遵循率性而为的基本特征,即心血来潮时便参加志愿活动,实施志愿行为;失去兴趣时就中断志愿行为,退出志愿活动。学者尉建文(2010)指出,中国大学生志愿行为始终是被动的、间断的、不具有持续性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学生志愿行为缺乏长效机制的构建和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同时国家也缺乏对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行为方面的政策支持,在个体主动性占据主要地位的情况下,目前中国的社会制度也难以让大学生对志愿行为具有更高的忠诚度。

四、对志愿机构的启发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和比较,不难发现,相同的年龄特质在不同的社会氛围和管理制度下,不同国家的大学生行为持续性具有差异,比较明显的是美国和中国间的差异。因此,志愿机构的管理者,应取他人之长,如:让志愿工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增加志愿工作的趣味性和体验感,建立持续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评鉴,为参与的大学生建立工作档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为志愿工作建构意义和价值,激发大学生持之以恒参与志愿服务的使命感等。

参考文献:

[1]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EB/OL].搜狐网,2017-11-17.

[2]卢秀娟.基于群体特征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20.

[3]唐玉梅.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行为动机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3-14.

[4]王昱.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與行为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5]龙忆,吴明蔚,龙建.大学生志愿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2).

[6]杨澜.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动机变化研究——基于42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访谈分析[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04).

[7]马思宇.国外志愿服务精神借鉴[J].考试周刊,2014(01).

[8]阚宝涛.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问题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5).

[9]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10(02).

[10]罗婧.何以肩负使命:志愿行为的持续性研究——以大学生支教项目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2(09).

[11]王冰.试论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持续性[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06-110.

[12]Stikas.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ing for community service[J].Journal of Colloid Science,2011(02):424.

[13]Goldberg.caregiving,and volunteering,Placing volunteerism in an attachment-theoretical framework[J].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1(22):425-445.

[14]黄闯.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行为异化与纠偏策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4(08).

[15]Desteno,Jane Allyn and Peter L. Callero,Gibing Blood:The Development of an Altruistic Identity[J].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6:313.

[16]尉建文.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对大学生志愿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

(作者单位:澳门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