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仪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分析“90后”“00后”社会心态的重要契机。通过对疫情期间B站“90后”“00后”的6.1万字评论进行分析发现,“90后”“00后”在情绪基调上经历了从恐慌、焦虑到基本平稳的阶段,其情绪基调与疫情的严重程度相匹配;在社会共识上对保护野生动物、科学防控疾病和青年群体的看法等方面形成了社会共识;在社会价值观上体现了生命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乐于奉献的社会价值观深入人心。把握“90后”“00后”的社会心态对青年教育和青年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90后”;“00后”;社会心态;新冠肺炎疫情
一、研究的缘起
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百年未遇的重大卫生安全事件,对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期间“90后”“00后”生活和学习的常态化状态被打破,不仅能呈现出社会心态的变化,也能反映出其核心特点。本研究希望通过探求在疫情期间“90后”“00后”的社会心态状况,以求精准把握时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和群体特点。
新冠肺炎疫情是探寻“90后”“00后”社会心态状况的一个契机。“90后”“00后”的社会心态是近几年青年教育者和研究者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学界从不同视角、运用了多种方法对“90后”“00后”进行考察和分析,形成了多维度的、褒贬参半的各种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者提供了特殊的研究背景,它是百年未遇的世界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在此期间人们现实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被迫暂停而被网络取代,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密切关系被极致化地彰显出来,它是一个非常态的特殊时期。在此期间,“90后”“00后”青年群体体验了与常态生活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能够较为突出地表现出其根本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对“90后”“00后”社会共识和价值观念的大考。因此考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90后”“00后”的社会心态会使我们对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三个维度对“90后”“00后”的青年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会心态进行分析。社会心态是指弥散在整个社会和群体中的较宏观的社会心理状态,包括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社会的情绪基调主要指社会感受,即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的情绪感受,是以外部行为(社会舆论、流行话语、生活方式等)显现出来的,主要包含有信任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公平感等内容,可以分为积极的社会心态和消极的社会心态。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属于社会认知的内容,它们是社会心态的核心部分。社会共识是指社会成员基于相似或共同的情绪体验而形成的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共同的看法,在重大事件中社会共识或社会分歧、社会冲突呈现明显,同时重大事件也容易促进社会共识的构建或者社会冲突的加剧。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成员有关价值的根本看法,是认识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在社会心态中,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情绪基调是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态度表现,其内在原因是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因而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心态的关键。本研究依据社会心态的构成理论,对“90后”“00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进行考察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1月底至6月在哔哩哔哩网站(以下简称B站)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专栏”中“90后”“00后”网民的评论为研究材料。选取时间从1月到6月是因为这段时间大体包含了疫情的暴发、防控、基本控制、再次在多地小面积暴发到防控常态化等整个阶段。选取B站“专栏”中网民回复的评论作为分析的主要材料是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B站用户可以作为研究“90后”“00后”的样本。B站用户人数众多,来自全国各地,大多用户为“90后”和“00后”,从年龄段来看,基本能够成为“90后”“00后”的代表样本。新浪财经2020年5月19日披露,B站每月活跃用户达1.72亿,每日活跃用户突破5000万。B站使用人群多数集中在30岁以下,也就是“90后”与“00后”用户占比高达72.26%,平台用户的平均年龄为21岁,可以说B站是青年人的聚集地。此平台的言论基本能够代表“90后”“00后”的态度和观点。
第二,网民在网上的即时回复能较为真实地展现其对某种事物或社会现象、某人或人群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社会心态具有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内隐的特质,其内隐性给研究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能夠一定程度了解受访者的基本心态,但在调查有关态度、观点和情绪方面,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访者可能有意或无意地修饰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并且在疫情期间各类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发放了大量的问卷进行调查,一定程度引发了受访者的不满和抵触,这种情况在本研究的原始文本中有所体现。选取互动言论作为研究材料是因为与发布的文章相比,网上发言者较为主动地抒发情感,发表言论,言论较为随意,也较为真实,能够反映发言者比较真实的心理状态。
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首先,以“新冠肺炎”为主题词对B站中“专栏”内容进行搜索,按照“评论最多”排序,选取与国内疫情或者与青年相关的文章共24篇,这些文章涉及新冠肺炎、学业、志愿活动、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行动、疫情的国际形势、美国以及外媒对中国的态度和评价等内容。其次,无差别地摘取此24篇文章下的所有评论共计6.1万多字作为分析的原始文本材料。最后,对摘取的原始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对文本中表达情绪、态度、观点的文字整理归类,按时间轴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这些文本所表现出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核心价值观。
三、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一)从情绪基调的维度看,大体上经历了从恐慌、焦虑到基本平稳的阶段,与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程度相匹配,可以说“90后”“00后”的情绪是健康的,较为平稳理性
社会心态中的情绪基调是指社会成员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集体的情绪状态,弥散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心理氛围,以外显的言行表现出来。本研究的原始文本材料中出现了许多表达情绪的词汇,这些词汇及其出现的频率一定程度地体现了“90后”“00后”的情绪基调。在6.1万字的评论中,与负性情绪相关的词汇主要有“慌”“害怕”“烦”“难受”“无奈”等,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慌”,一共出现了56次,与“慌”有关的词汇还有“恐慌”(8次)、“瑟瑟发抖”(6次),不过在使用“恐慌”一词时大多表达的是“不要恐慌”“不要制造恐慌”,“害怕”和“烦”出现了13次,另外还有“难受”(5次)、“无奈”(3次)、“人心惶惶”(1次)。与正性情绪相关的词汇“开心”(4次),还有两个词汇“加油”和“感謝”,虽然它们不是直接表达情绪的词汇,但与情绪有关,一定程度地表达了信任感和幸福感。在原始文本材料中“加油”一共出现了182次,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感谢”出现了10次。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90后”“00后”的紧张焦虑情绪体验持续了一段时间,同时他们对医务工作者、社会各行业的工作者以及国家和政府表现出信心、表示感谢。
第一,社会安全感、社会信任感、国家认同感是情绪基调的重要内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90后”“00后”爱国热情高涨,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国家认同感。除了较为明确地表达情绪的词汇外,“美国”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汇,共出现了88次,位居第二。在出现“美国”一词的语句中,大部分表达了对美国政府和美国政客的看法,蕴含着强烈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同时展现了高昂的爱国热情。在社会安全感、社会信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方面,有人直接表达了“对我国现在的医疗防疫系统充满信心”“相信党和国家,相信医务人员能带领我们战胜这次困难”。不过在评论中有对“红十字会”质疑的言论,一定程度地表现了较低的社会信任感,这与以往研究的结论中国国民信任感较低大体一致。
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90后”“00后”的情绪基调是变化的。从各月的评论数据可以看出,发表评论最多的时期是1月,恐慌和害怕的情绪表达也主要在1月;5月几乎没有与新冠肺炎有关的文章和评论;6月虽然有一定数量的评论数,但文字很少。这些变化与疫情防控的状况有关,也和“90后”“00后”的自我调节是有关联的。在疫情初期因为新冠病毒的不确定、疫情状况不明晰等引发“90后”“00后”较为强烈的恐慌;2月武汉疫情严重,面对生命安全威胁,“90后”“00后”把精力投注于抗击疫情上,网上评论减少;5月我国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各种情况已经较为明朗,“90后”“00后”的关注点转移;6月北京疫情再次暴发,引起“90后”“00后”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已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90后”“00后”能够理性平静地对待疫情的常态化。由此可见,“90后”“00后”的情绪基调从最初的恐慌较快地调整为适应、理性平稳。
第三,疫情期间,“90后”“00后”的情绪基调与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程度是相匹配的。青年具有敏感、情绪起伏变化大的特点,而在疫情期间,“90后”“00后”的情绪基调并不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负面,相反他们更早地觉知危险,更快地进行自我调节,更容易产生“希望”的内在需求。在原始分析材料中,“希望”这一词汇出现了75次,在含有“希望”这一词汇的表达中有单纯表示希望和信心的意思,也有对各方面、各部门提出建议的意思。情绪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适度的恐慌和焦虑可以使人们自觉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90后”“00后”在疫情期间的恐慌、焦虑的情绪基调与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程度是相匹配的,对遵守严格的临时管制措施、加强自我防护具有积极的意义。由此说明,“90后”“00后”的情绪健康且功能良好。
(二)从社会共识的维度看,“90后”“00后”对保护野生动物、科学防控疾病和青年群体的看法等方面形成了社会共识
第一,社会共识是指社会成员对某一事物所拥有的相同的态度和观点,与社会价值观相比,它比社会价值观更为具体,是对明确对象的态度和观点,这些明确的认识对象既包含外部事物,也包含自身。从评论中可以发现,“90后”“00后”具有强烈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对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抵制态度坚决,不过对食用野生动物的人有言语过激甚至是谩骂的言论。在对待疾病和防疫方法方面,“90后”“00后”较快达成共识,普遍认为正确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疾病。当然在此方面也存在一些分歧,如关于周易的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和效果等。
第二,除了对野生动物、新冠肺炎等事物形成共识之外,“90后”“00后”对群体自身的看法也形成了共同的认识,认为“90后”“00后”是能够担当大任的积极的一代。他们反驳了社会上对“90后”“00后”不当的评论,集中反驳了“‘90后‘00后是垮掉的一代”这一评价,认为“90后”“00后”有历史担当,“能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人”。类似“我们得到的太多,现在应该由我们站出来,扛起责任,护我中华安宁!”这样的评论,表明“90后”“00后”强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与以往的代际相比,“90后”“00后”更加重视自我,具有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是自我接纳、自我肯定的一代。“90后”“00后”成长于我国快速发展、不断富裕和强大的阶段,普遍接受了较为完整全面的教育,国家的自信促进了群体的自信,这样的成长背景增强了“90后”“00后”的自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90后”“00后”充分展现了积极的自我认识,主要表现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比如从事与医学相关的网民积极提供医学、生物学等知识进行科普,从事统计、计算机科学的网民制作数据模型、病毒传播模拟视频等。
(三)从社会价值观的维度看,“90后”“00后”的言行彰显了生命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乐于奉献的社会价值观
新冠肺炎疫情是比较特殊的生活场景,在此期间,“90后”“00后”的言行展现了生命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乐于奉献的社会价值观。
第一,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体现在“90后”“00后”对自己、对他人尤其是对医务工作者生命健康的关注上。在6.1万多字的评论中只有一例表达了对别人生命尊重而对自己生命的贬低,反映了其病态的心理状态,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加强引导,以免重大灾难后的次生的心理灾害。除此之外,大多数“90后”“00后”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对生者健康的关注,如“依照临床数据看来,不幸死亡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心疼。”“愿奋战于前线的医生们保重身体不要累坏自己。”还探讨了避免疾病、提高免疫力的方法,这些言论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表现出“90后”“00后”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国家利益至上的社会价值观深入“90后”“00后”的内心,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抗疫政策的认同和遵守、回击国外尤其是美国对我国的不当言行上。从原始分析材料看,面对疫情,“90后”“00后”普遍认同国家的政策,一切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上,一切听从国家指挥,自觉自愿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贡献。“90后”“00后”认为国家利益不是各地域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国家的整体利益,就像评论所说“难道你还分你的湖北,你的江西,我的浙江嗎?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整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与个人利益、群体利益相比,国家利益是至上的,在危急时刻个人听从国家指挥。”面对疫情全球蔓延,国外尤其是美国对我国的不当言论和做法,“90后”“00后”表达了爱国热情,抨击美国对我国的不当言论。在此次疫情中,“90后”“00后”最突出的表现是国家认同感、国家自豪感。
第三,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追求体现在“90后”“00后”尽自己所能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上。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正逐渐成为“90后”“00后”的时尚,在此次疫情期间,“90后”“00后”参与公共事务热情高,迫切渴望为社会有所奉献。一是在网络上积极发表对有关疫情各项工作的建议。在所分析的材料中共有66个“希望”,这些希望聚焦在防疫工作、国家发展等方面。二是发挥专业专长主动做一些有助于疫情防控的工作,如制作人群感染病毒的模拟模型、统计分析感染人群规律,从事与医学相关的“90后”“00后”积极提供医学、生物学科普知识等。三是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在评论中一致表示“听从祖国、听从党的召唤”,愿意尽自己所能承担社会责任。甚至有些初中生强烈要求参加志愿活动,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不能为国家作贡献而着急。由此可见,“90后”“00后”并不是只知索取和享受的一代,他们有意愿有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奉献,乐于奉献已经成为“90后”“00后”的社会价值观。
综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90后”“00后”的社会心态良好。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选取B站专栏的文章主要涉及科学防疫、爱国宣传、志愿活动等主题,其下的评论自然也都与此相关。从网民对B站“评论须先回答一些问题”的规则表示不满的言论可以看出,B站可能对网民的留言进行了筛选。因而本研究可能存在原始分析材料不全面的问题。不过,从数量上看,近3000条6.1万字的评论大体能够代表“90后”“00后”主流的态度和观点,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一定程度地揭示了“90后”“00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会心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四、启发与思考
(一)“90后”“00后”对社会事件有敏锐的感受能力,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社会重大危机事件的舆论宣传要尽可能公开透明
“90后”“00后”对社会事件有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较早地察觉社会重大的危机事件。感觉敏锐、反应迅速、活跃是青年的一般特点,这些特点“90后”“00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表现突出,他们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大多数人早10多天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1月19日已经有3.4万字有关疫情的评论,这些评论不只有一些情绪的表达,还涉及病毒的来源、医学的知识和自我防护措施等内容。除了青年的一般特点外,与前几代青年相比,“90后”“00后”大多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认识能力和自我肯定的能力,关注自我的心理建设,情绪调节能力较强,而且从本研究可以看出,“90后”“00后”在核心问题上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因而,要正确认识和充分相信“90后”“00后”,对社会重大危机事件的舆论宣传可以适度地公开透明。在舆论宣传上不必过分担心青年不能正确认识社会重大事件、青年的非理性情绪和缺乏判断能力,社会信息的发布尽可能公开透明。同时大力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在了解社会心态的基础上把握社会危机事件公开的时间节点和发布、引导的节奏。
(二)“90后”“00后”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形成社会共识并不意味着没有观点的差异,这就需要发扬“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提高其求同存异的能力
“90后”“00后”在对待病毒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已形成基本的共识,尤其是对保护环境、正确对待野生动物方面已达成一致的看法,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比如对中医的看法。不同的人对具体事物具有不同的看法是生活的常态,如果在沟通和辩论中只表达情绪而不讲证据,唯我独尊,以非理性的言行,甚至以暴力的手段对待观点不同的人,将会产生各种社会冲突,破坏社会信任感、生活幸福感。对此,应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智慧。“和而不同”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君子人格特征之一,在多样化的今天,它仍然具有避免个人认识的僵化、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价值。“90后”“00后”要继承和发扬“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实践中提高求同存异的能力。通过理性思考辨别是非,在非原则问题上求同存异,对异己的观点给予尊重,学习理性沟通的方法,与人沟通时要文明说理,以理服人,讲科学讲论据,而非仅仅是情绪性的表达。求同存异的能力需要基础教育培养,在教育中要增强科学意识、理性精神的培养,加强理性沟通的训练。
(三)“90后”“00后”认同国家利益至上,爱国热情高涨,但仍需要进行理性爱国的教育
从本项研究可以看出,“90后”“00后”已经形成国家至上的价值观,普遍充满爱国热情。爱国是人的天然情感,爱国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持,可以说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在重大危机时刻爱国主义都会特别地显现出来并发挥巨大的作用。从疫情期间“90后”“00后”的爱国心理还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90后”“00后”的爱国主义能够凝聚磅礴力量,形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动力。疫情期间,因为从众等社会心态的影响,“90后”“00后”在爱国言行中还存在非理性的成分,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的国情,不能正确认识我国和别国的关系,观点偏执、情感过激;或者只在网络评论中表现爱国热情,缺乏实际行动。因此,要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注重理性爱国的教育,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的机遇和条件,正确认识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促使“90后”“00后”更好地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为,学好自己的专业,提高为国贡献的能力,投身国家建设。倡导知行合一,使时代青年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人民网,2019-11-13.
[3]佘双好.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态和状态[J].人民论坛,2020(S1):90-93.
[4]袁芳,颜吾佴.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社会心态引导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0(10):54-55.
[5]代玉启,李桦.重大疫情中的民众心态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3):12-15.
[6]曾竞.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少年的心态与应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42):1+4-5.
[7]郑欢欢,陈巧玲.突发疫情时期青少年群体的心理波动与应对措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3):38-39.
[8]何安明,翟培培.中国青少年社会心态状况的实证研究[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0(05):80-88.
[9]张世贵.重大疫情应对中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1):148-151.
[10]董晓绒,曾令辉.论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3):25-28.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