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旺
青岛建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00
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地质科学除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矿产资源、能源以外,还肩负着协助解决有关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等许多重大科学问题,认识地球、利用地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地质科学的基本任务。昆明理工大学在1954年成立了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1998年更名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科点在54年的发展中,本科专业名称和构成几经变更,但工科属性始终未变,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21世纪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学科服务领域,建立一个分支学科间相互联系更紧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点正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覆盖面,建设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我国设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约有51所,其中设“地质工程”专业的高校20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高校27所,设“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高校28所,形成多层次、多类型、有特色的地学工科人才培养格局。昆明理工大学地质学科在1954年院校调整时成立,初称“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20世纪50~60年代的创建-发展期,应国家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需要,先后设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矿产普查及勘探”等专业。“文革”后,为培养固体矿产地质与找矿勘探为主的人才,设立“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1992年,按国家教委修订的高校专业目录,改称矿产地质与勘探专业。1998年后更名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科点在54年的发展中,本科专业名称和构成几经变更,但工科属性始终未变,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21世纪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学科服务领域,建立一个分支学科间相互联系更紧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点正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覆盖面,建设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由于该门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内容与流程的改革中,我们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该门学科的最终价值诉求。实践教学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致力于为学生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是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硕士人才培养的的保障。以下,将从两方面探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实践教学的目的与具体的改革实践研究:
2.1 实践教学的目的 实践教学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实践教学也主要在于培养学生以下的几项能力:对不同地质与地质作用的认知与信息处理能力;综合地质图的填写和分析能力;物质鉴定与分析测评能力;地质勘察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评价能力;地质专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在学科实验室、信息资源与研究室、实践教学场所与实训基地等的建设中,我们也要以学生为本,在六大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并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扭转以往单一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转单项传输为多项互动,在实验、实践与实训中,搭建由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培养路径,优化学科教学,使其更具整体性,为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奠定有效基础。
2.2 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既是理论教学和课程实验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野外观察、分析与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从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生产实习到毕业实习,形成一条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综合性的认识地质现象和解决地质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链。同时,它与课程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并是提出开放式实验项目的主要源泉。学生在野外地质实习中,为解决某些地质问题,必然要应用一些实(试)验技术方法。如要确定矿石品位、岩石结构构造、岩矿成分、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必然要考虑室内综合实验方法。通过引导和实验室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学生能结合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开放式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和实验成果分析处理,促进能力培养。实习教学不能走马观花,要训练学生细致观察和记录地质现象,学会提取可靠的地质信息和有效处理地质信息,掌握地质图件绘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三维和四维的地质思维,锻炼综合研究地质规律、综合解译和预测地质问题的能力。实习教学中,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地质工作素质,能把握全局,采取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照实际讲解、提问、交流、启发、研讨和示范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实施现场教学,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
2.3 加强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 高校实验队伍是培养学生各种实验技术的设计师和导师,也是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得力合作者。实验教学队伍水平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不断提高中心教学队伍的水平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中心积极争取和创造各种条件,吸引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充实到实验教学队伍,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使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逐渐负担主要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改革了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重视提高实验系列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支持技术人员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了对实验系列的教员和教辅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增加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信心,促进了实验教学的长远发展。建立起一支教学水平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富有奉献精神的实验教学队伍。
在新时期,我们在人才培养中,要着重搭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让知识与能力真正做到融合,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实验分析等的便利条件,辅以专业性更强的骨干教师团队,让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肥沃的培养土壤与生长根基,为企业转型、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与高水平的创新型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