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明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物理诊断科,黑龙江 哈尔滨)
心包积液在临床属于心包炎症状之一,临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以反复穿刺为主,但这种治疗方式极易引发患者心脏及其他脏器受到损伤与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选择心包穿刺术式至关重要。临床应用表明,传统心包穿刺手术由于反复穿刺次数较多,增强患者心脏受损的风险,目前已由改良后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所替代,该治疗方式减少反复穿刺次数,利于有效减少积液,患者心脏受损伤程度有所减轻,以确保临床疗效[2]。本文探究分析给予心包积液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抽取的30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诊的心包积液患者。以每组15例将其均分为传统治疗组与探究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见下表1 示,即P>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存在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
传统治疗组[3]:行传统心包穿刺,沿着患者局麻点进针,且穿刺时带负压,待刺入心包腔后,针筒内即会有积液涌入,此时立即停止穿刺;医生以手对穿刺针进行固定,其助手则以空针反复抽吸心包液,直至心包液>600ml 时,或者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感时,或者无法再抽出时,即可终止进行抽吸操作。
探究治疗组[4]: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方案,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采用PHILIPS IU22 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调整为5.0MHz,首先进行彩色超声观察心脏形态、大小等,测量心包积液的量及心包厚度,评估积液分布范围、包裹情况、宽度、分隔等。以进针线路短且心包腔内液性暗区较宽部位为进针路径及进针点,进针点进行常规消毒及局麻,于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待刺入心包腔后,即有针筒内即会有积液涌入,此时立即停止穿刺;将J型导引钢丝从穿刺针筒后或针侧管端置入至心包腔,退出穿刺针,扩张其穿刺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沿着导丝至心包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置管深度为10-15cm,退出导丝,待抽取积液顺畅后,再以丝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且将其固定于皮肤上,而导管的另一端则与特定容器或引流袋、输液器等连接,以便于取样和送检。以肝素帽在每次引流后进行封管,且患者置管时间2-10d,中心静脉导管的拔除需经B 超复查,且显示患者积液明显减少,症状有铲改善后,方可进行。
观察分析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与复穿率情况。
观察分析治疗治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主要指标:血压降低率、心跳缓慢率、胸痛率、皮肤感染率。
本次分析中,所涉及的观察指标均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 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s)表示,组间对比分别应用χ2、t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 时,则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见表2 示,首次穿刺成功率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复穿率对比,传统治疗组差于探究治疗组,且经χ2检验,组间对比结果P<0.05,则表明与复穿率对比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表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与复穿率情况[n(%)]
见表3 示,传统治疗组明显差于探究治疗组,且经χ2检验,组间对比结果P<0.05,则表明不良反应指标对比有有统计学差异。
表3 治疗治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穿刺引流手术能够有效降低心包积液的临床症状,但凭经验穿刺的常规穿刺手术存在手术风险大、易损伤患者脏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受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大。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可显著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复穿率明显降低、定位准确、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对患者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5-8]。
本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首次成功率为93.33%,复穿率、血压降低率、心跳缓慢率、皮肤感染率、胸痛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穿刺方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心包积液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于传统心包穿刺放液体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更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反复穿刺,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预后有益,临床可以积极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