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势

2021-06-09 10:41
商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企业

当我们开始远离消费互联网的“势力范围”,原本的狂热就逐渐变得理性。

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并不适配万物,当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以去中间化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寻找新的,区别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

中短期探索·创造无限价值

无论是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实体企业,几乎都开始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模式。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便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一个以产业端为改造对象的存在,通过改变产业端的生产方式和方法,完成那些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并未完成的任务,最终再度实现供求两端的统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

能够看到,诸多的产业互联网玩家总是会不自然地走入消费互联网的怪圈当中,他们仅仅只是把产业互联网看成是收割产业端流量的概念和噱头,在改造产业端的问题上却鲜有建树。

真正适合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最终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怪圈,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短期产业互联网最大机会在中游流通环节。

产业互联网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是上游生产环节,一般指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它主要解决的是生产环节的效率问题。下游是定制,是指当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后,可以按照需求向上游进行个性化定制。中游则是流通环节。代指解决供应链企业的垂直交易B2B平台。

有专家认为短期最大的机会可能会在中游环节。原因在于虽然上游环节需求相当大,但从投资角度很难找到特别好的投资标的,因为制造业太复杂了。制造业每个垂直的领域都有很多特殊情况,很难找到一个企业能够覆盖所有的需求。

下游的消费环节发展仍处早期。但已经有企业在尝试布局。而在中间环节,低效率的现象明显,改进的空间相当巨大。

从上游来说,去经销商,向上集单,提高采购效率。向下来说,用数据指导生产,通过统一的信息管理及交易管理。统一的仓储、物流、金融服务来全面提高效率。

最开始,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产业互联网的底层逻辑到底是啥,其实这也一直是专家学者和从业者一直在积极探索的点。

以共享经济(滴滴为例),消费者每天用的滴滴属于产业互联网行业吗?没错,它是民用交通运输服务业的产业互联网。逻辑剖析如下:

在线上建立了车辆(要素)的镜像和有打车需求用户的位置镜像;改变线下车辆无序的扫街系统,建立了按照就近原则匹配的新系统;将线下车辆的实时数据和用户需求的实时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进行匹配;确定路线,下发订单,将用户与车辆匹配,并按照系统模拟的路线完成服务过程。

在此逻辑之下,有个显著特点:

获得了系统级的数据,即车辆运行系统中的实时位置信息,用户的起点、终点信息;线上模拟路线后,按照模拟路线方案调配了线下车辆资源;减少扫街时对化石燃料资源浪费,节约了资源;同时也节约了需求端的时间资源。

我们可以有各种维度的分析与解读,无论视角如何不同。产业互联网中期发展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对于社会资源的再配置,从而在相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出更大的增量价值。

企业的外部环境快速变化,跨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通过产业互联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和价值创造过程,更高效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大体需要构建产业互联网的改造准则。

怎么把一个传统产业转型的构想。通过商业模式的设计、组织的搭建、利益机制的设计、信息平台的搭建,然后整合资源、对接资本市场,最终实现产业互联网转型。有学者在实践观察中总结出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平台设计和存量资源整合。平台设计,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平台。没有平台,就没有附着物,没有载体,没办法整合存量资源。平台包含的内容有: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展示、具体业务流程、质量保障体系、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后台、IT系统等。

第二,新价值创造。在整合存量资源的基础上,必须设计出增量价值的创造之道。商业模式设计本质上做两件事:一是说明价值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二是说明价值是怎么分配的。

要思考设计什么样的产品、服务和机制,能够在存量资源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价值,这一步特别的重要。把线下該产业中的上百家从业机构和人员整合在一起其实比较容易,但只是整合在一起会有各种问题,一定要在整合之后能产生新的价值,即做更多的生意、挣更多的钱。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互联网模式中,“赋能”“释放”是关键词,赋能会产生新的聚集,释放会带来传统边界的交互和融合,形成新的价值结构。在“赋能”与“释放”的过程中,产业互联网将对传统产业带来以下价值:

对客户的产品服务需求快速响应:用灵活、清晰的资源配置形式进行产品服务的整合,快速匹配客户需求。

个体主动性提高: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个体价值大幅度提升,员工“创客化”,企业边界消失,成为开放的生态。伴随着企业核心能力发生变化,产业互联网企业应由传统的中心、权威化变为扁平化,无边界、创新型的自组织模式。

产业互联网发展中期来看,产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做到业务组件化,从而保证平台的服务界面足够清晰,可以迅速组合匹配客户需求;通过平台服务化,对合伙人赋能,从而能够释放出整合的服务力量;通过平台开放化,从而通过开放的平台机制形成新的产业生态;通过平台社群化,从而保证平台治理扁平化,推动更多的开放式创新。

长期主义·产业互联网崛起

产业互联网对商业的变革推动发展,毫无疑问是巨大的,但是只从短期的优势和中期的发力来着手,都不足以支撑产业长远的发展,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发展眼光,才能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

基于前述分析,不难看出产业互联网将对传统产业的产品形式、运营模式、组织变革等产生重大影响:

产品服务化。在实体产品方面,产业互联网促进了产品以需求为核心进行改进。客户通过购买产品会与厂家建立直接的联系,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和想法都会通过数据的形式进行双向反馈,厂家收到反馈的结果,一方面进行产品优化,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回应。

例如汽车上各个主要部件装有传感器,一旦某个部分出现问题,数据就会反馈给厂商,厂商就可以给客户提供更换服务,这样原来只是一次性的产品交易,就变成了持续性的服务。

服务智能化方面。比如淘宝,不同的用户会看到适合他的不同内容。服务智能化就是要求厂商要智能化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厂商面对的用户是大量的,人工化的处理不仅不会带来良好的体验,也会提高运营成本,所以产品走向体验的服务过程中,需要充分实现数字化、软件化,从而满足智能化的要求。

传统企业的企业边界非常清晰,员工就是员工,客户就是客户、供应商就是供应商。但在产业互联网,企业的边界将会变得模糊,这样更有利于客户对企业生产端的参与。无数的人将自己的奇思妙想注入企业,并成为创新产品天然的消费者。

所以,当企业自身的产品线成为一种底层能力,那么无数的客户与员工将成为这种底层能力上的内容创作者。

产业互联网不是某项单一技术,而是以数据作为基础资料,综合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综合信息技术集成的一种底层能力。这种底层能力的根基是传统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这种底层能力,将传统生产和服务方式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所有的流程都以可视和量化的方式进行反馈和处理,使服务能力得到大大的延伸。

通过开放平台形成广泛的数据连接,产业互联网就成为了可以自我进化的生态体系。

有人说,产业互联网的崛起,是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动能接续。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效率成为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新兴产业面临流量红利的终结,急需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于是二者一拍即合,产业互联网就是传统与新兴产业的楔子。

传统产业可以利用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效率的瓶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新兴产业可以借助传统产业的升级开拓新的市场,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未来十年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过去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面临的是蛋糕不断做大的总盘子,叠加低廉的人力成本,企业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企业没有尝到精细化运营的好处,也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价值,所以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滞后。

对于我国而言,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人口红利接近尾声,各个产业开始走向成熟,企业开始面对存量竞争的状态,这种情况下降本增效、精细化运营是必须的选项。

互联网重塑了C端的消费习惯,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C端互联网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反观互联网技术对于产业端的改造还有很大的空间,2016年我国工业传感器渗透率仅约5%,而美国却有12%,传感器是工业企业实现在线化和数据化的基础,既代表工业企业的在线化率,又代表企業与上下游联通的程度,如果没有在线化的数据打通企业内部和上下游,就无法及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回应。

同样,中国企业上云率也仅30%,这些都能反映产业互联网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很广阔的前景和市场。

在消费互联网可能会落幕的大背景下,破局当下发展困境的关键点并不在于继续遵循消费互联网的模式来进行,而是需要站在产业互联网的角度来寻找破局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所谓的产业变革才不会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由内在的逻辑作为支撑。

这个时候,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才能真正跳出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枷锁,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每一个时代的发展,其实都需要找到真正符合自身特质的发展模式和规律。消费互联网如此,产业互联网同样如此。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真正让它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和规律,让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真正有产业互联网的样子。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