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为主,教材中的歌曲以不同的旋律、演唱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爱好、兴趣。让学生在歌唱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歌曲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就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理解等形式来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歌唱、情感、德育
【正文】:
歌唱教学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新课标素质教育中,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育人环节,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感转化为德育教育目标,从而达到歌唱教学的育人性,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荣辱感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
一、歌曲创作背景教育的德育渗透
歌唱是一种表现人类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总会忽视德育教育,平淡的歌词、无味的旋律使学生放弃了传统文化歌曲,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德育的作用。当我们为某些学生在唱国歌时那疏散无力的声音,爱国歌曲、传统文化作品一无所知时,我们就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必须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找到内心的荣辱感,在我们的课堂中展现出祖国的强大历程,树立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
《歌唱祖国》学习时,结合美国制约我国发展为前提,激发学生对时政的了解,增强心底的国家荣辱意识,在讲解我国为何参与抗美援朝为背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歌唱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创作背景与英雄事迹。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唱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让爱国主义情怀和美好的音符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二、歌曲欣赏背的德育渗透,从听入手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学生喜爱流行歌曲,如何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音乐作品时我们教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把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方法,让民族音乐融于学生的思想中,从中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找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史与进化史,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
在欣赏《二泉映月》二胡曲时,我通过曲目各个段落特点进行分析,悲痛的绝望、慢板乐章是哀痛和柔和的哀切的申诉。让学生在倾听中找出那个段落具有以上特点。这一具体而又深刻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从旋律中感受到剧烈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用音乐之美来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美,寓美于心灵之中。
三、树立典型,发扬团体精神
现社会风气以追星为娱乐目标,是很多学生的偶像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集体欣赏与合唱、歌唱形式,引导学生集体荣誉意识,通过比赛荣誉等形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努力实现幸福的人生。在歌唱中教师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教师自身言行举止要得体,严于律己、爱校、爱生,具有爱心、责任心。
四、真心教学
“良心工程”这句话是我作为音乐教师的根本,应把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当成自己的重要责任,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把情感融入教学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李俊,中小学德育的不足及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04)
[2]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03)
[3]吴慧珠,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
[4]詹万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作者简介:王雷(1980.12——):汉族,籍贯黑龙江,现任教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孔子学校(高中部)从事高中音乐教学工作
★ 本文为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省级课题“艺考生声乐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的阶段性成果,課题号为:GDDYYJ20092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孔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