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语文课堂呼唤使用良好评价性语言

2021-06-09 21:56陈丽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中学生创新能力

陈丽阳

俗语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要让感动常驻心田,贡献一份让人感动的思想和情怀、爱心与诗意。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学生的特殊性,学会在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让学生大胆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对他们的独特见解给予赞美,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明白“贵”的价值所在。

语文教师对评价性语言的应用还要生动幽默,切忌生硬。比如在学习《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这篇文章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男女同学分别扮演两个怪人,在学生朗读后,教师评价道:“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了对大榕树的赞美,真的是让老师产生了仰慕之情啊,而女学生呢,读出了愤恨,让老师的憎恨之情也油然而生,同学们的朗读既充满感情,又铿锵有力,值得鼓励。”这种形象生动的评价性语言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朗读的热情,进而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每一个教学单元都能够将评价性语言运用得恰如其分,那么学生短期和阶段性的学习兴趣必然会逐渐转化为长期和持久性的学习兴趣。

老师只有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并恰当运用评价性语言,评价的积极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生动、适度、准确、巧妙机智的评价性语言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习惯,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一节课总是充满富有魅力以及体现出一种关怀和爱意、期待和激励的评价性语言,学生必然也会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这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最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笔者在边远地区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相关的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1)通过听、说、读来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创新思维的激发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功底。我们知道語文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它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听说读写,中学生正处于记忆能力低于理解水平的阶段,因此教师要不断地为中学生创造机会,鼓励中学生多听、多说、多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有不同的方法的,运用自己的听觉、视觉以及多种感觉来感受语文知识,综合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奇思妙想,迸发出创新的火花。(2)教师要利用课堂时间,教授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边远地区的中学生普遍淳朴而好学,教师只要用心传授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式,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练习,那么中学生一定会将方法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自我训练和自我培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3)通过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机会。边远地区中学教师要尽可能抓好学生的课外时间,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要紧紧抓好“变化”这一主题,活动方式要变化,活动内容要变化,活动的主体人学生的思维要变化,通过求变来让课外时间变成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平台。(4)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插上翅膀。创新往往来源于思维深处丰富的想象,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一个奇思妙想都离不开想象能力,因此在中学语文学习的进程中,边远地区教师要借助现有的教学平台,尽可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想,只有思维足够自由,才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在边远地区,学生们比较了解和熟悉大自然,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集体去秋天的大自然中观察,在户外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寻找秋天的足迹,又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启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自由想象能力,把学生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全部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发现边远地区教师在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边远地区的各种生态条件和地理环境来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同时教师要合理运用上文中提到的几种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要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边远地区中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和教学专业素质,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也需要学校和家长给予极度的配合和关注,学校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物质帮助,家长要为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配合;中学生也要自觉、自愿地将自身的学习和练习投入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上,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边远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的腾飞指日可待。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

听了张江州老师课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聆听张江州老师的课尤其是古诗教学,令人感觉如同聆听一首荡气回肠的歌,人在诗中,诗在人中,人就是诗,诗就是人。古诗文中蕴含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被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用妙趣横生的口头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将原本生硬的课堂,变成了优美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渴望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对古诗古韵的理解和感悟。比如,诗话作文课《春天的歌》中,老师时而化作水中游的蝌蚪,时而化作空中的小鸟,时而化作春雨,引导学生进入充满诗意的境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个时候,张老师就像是一个艺术家,犹如一个跳动的音符在学生间穿梭,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已经领会了诗意,并且学会了创造性写话。对此,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方式,在传统文化阅读的时候营造出一种意境与气氛,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合理引用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但传统文化的引入不能生搬硬套,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在引用传统文化的同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当下的外来文化,促进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发展,开创中国新时代的新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学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我们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注重学生个性的思维和见解的发挥。而学生在其间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喜的。

语文教学,也要追求语感效果。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贵州省威宁县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中学生创新能力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