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顿静娴
1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武汉 430033;2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肿瘤科,武汉 430033
癌痛是肿瘤相关性病变或抗癌治疗时导致的疼痛,是一种持续性的慢性疼痛,通常在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1〕,大多出现在肿瘤的中晚期。根据有关研究表明〔2〕,在癌症初诊患者中仅25%的患者合并有疼痛症状,30%的患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疼痛,而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有高达75%的患者遭受到癌痛的折磨。由于缺乏对癌痛相关知识的专业认知,多数癌痛患者及家属会认为是肿瘤发生转移、恶化或复发的情况,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应对方式及消极情绪〔3〕,造成遵医行为较差、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及服用时间,使得癌痛控制效果不理想和生活质量的下降〔4〕。赋能教育旨在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的一种健康教育方式,其核心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改变以往传统教育为主的教育思想。根据有关研究显示〔5〕,赋能教育能够使癌症患者对自我管理的信心得到提升,有效减少置管期间的不良行为,包括饮食休息的转变、疾病知识获取方式获得转变及自理能力的转变等。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癌痛患者15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6例。实验组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21~78岁,平均(50.19±12.48)岁;肿瘤部位:胸部肿瘤20例,头颈部肿瘤12例,血液系统肿瘤17例,消化系统肿瘤16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31例,大专及以上19例。对照组男45例,女31例;年龄22~78岁,平均(50.38±12.93)岁;肿瘤部位:胸部肿瘤21例,头颈部肿瘤11例,血液系统肿瘤16例,消化系统肿瘤17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31例,大专及以上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癌症患者,②生存期在1年以上,③疼痛由癌症引起且疼痛评分≥4分,④具备正常的认知、交流及理解能力,⑤能够独立完成各项问卷调查者,⑥自愿参与该研究者。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且处于不能自理阶段,②非癌症引发的疼痛,③既往有精神类疾病史或家族史,④不具备正常的认知及交流能力,⑤参与过类似研究者。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①院内教育:以疾病相关知识讲解为主,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指导其自我调节情绪和放松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疾病管理信心;②出院宣教:制定合理膳食标准,以清淡低盐低脂食物为主,及时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情绪过激,遵医嘱用药定期来院复诊;③院外随访:每个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或网络随访,以及时了解患者居家护理情况,帮助患者解答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评估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督促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赋能教育干预,具体如下。
1.3.1成立赋能教育干预小组 由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科护士长1名及责任护士5名组成赋能教育干预小组。由科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教育干预计划的实施检查及监督落实情况;由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及主管护师负责参与此次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措施制定及指导建议;由责任护士负责具体教育内容的实施和反馈。
1.3.2赋能教育措施 ①确定问题: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和交流,了解和评估患者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需求,每次教育前应观察并评估患者病情症状及疼痛评分,以便进行教育需求性评估。采取回顾法对患者的病情症状、文化程度、自我效能高低、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及年龄大小等进行针对性确定问题,避免患者由于病情原因而不愿表达或表达不到位;采取访谈式提问方法,引导患者进行主观情感表达,倾诉问题,确保确定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真实性。如“癌痛给您造成的困扰有哪些?癌痛镇痛药物有哪些认识?”②表达情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身真实感受,尤其是负面情绪的宣泄,了解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及症结,引导患者共同分析所存在问题的原因,了解患者对自我管理、用药及医学应对方式等方面的情况,设定针对的癌痛自我管理目标。如“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您有什么需求,请及时告知我们!你对疾病的认知有哪些?疼痛给你造成哪些烦恼?”③设立目标:将上一阶段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引导患者共同参与和制定具体康复小目标,如遵医嘱按时服药、服药后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功能锻炼方法及科学饮食等,让患者凭借自身能力去完成赋能行为目标,不断强化其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将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使患者逐渐实现对癌痛的自我管理,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处理方式。④制定计划: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征询患者建议,与其共同商讨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以便患者更易于掌握和执行,达到最佳的教育干预效果。从患者的饮食、心理、用药、功能锻炼及疼痛控制等方面制定干预计划,提供现有的临床做法供患者参考和选择,以实现短期目标为主,使患者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目标,并体验到自我参与疾病康复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使计划方案更具针对性和指向性。如疼痛控制不佳时,应采取多模式联合镇痛,减少疼痛给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同时结合多种自我放松技巧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已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以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多渠道镇痛方式。⑤效果评估:及时评估基于赋能教育干预的自我管理方案实施后的效果,以开放式的提问方式为主,帮助患者总结和概况计划完成的情况,对已完成的目标表示肯定和支持,总结成功经验。将未能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次的赋能行为教育计划中。
①采用癌症疼痛控制障碍问卷〔6〕(BQ)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症疼痛控制障碍进行评分比较,该问卷包括担心疼痛无法控制、过度担心、担心不良反应、担心耐药性、疼痛代表病情恶化、做个好患者、忍受疼痛是坚强的表现及担心医生治疗等8项内容,采取0~5分6级评分制,总分为0~4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疼痛控制水平越差。②采用癌性疼痛控制量表〔7〕(NR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其中1级表示为轻度疼痛,得分为1~3分;2级表示为中度疼痛,得分为4~7分;3级表示为重度疼痛,得分为8~10分。③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8〕(PSQI)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状态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包括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等7个维度,18个条目,采取0~3分,4级评分制,得分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PSQI总分>5分为睡眠质量差。
实施赋能教育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B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Q评分情况比较(分,
实施赋能教育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NRS评分情况比较(分,
实施赋能教育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PSQI评分情况比较(分,
癌性疼痛能够使机体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引发机体内多种应激激素的释放,造成患者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功能的损害〔9-10〕,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疼痛将引发一系列不良症状,如焦虑、疲乏、睡眠不足及营养不良等。目前临床一般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取阶梯给药给予镇痛,首选口服用药,进行按时、按量的个体化给药,在一定程度上使疼痛得以缓解,但癌性疼痛控制总体仍不乐观。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1〕,约有56%~82%的癌痛患者仍未得到有效的疼痛控制和管理。癌性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及家属自身因素、政策因素、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其中患者及家属对镇痛药物的认知及信念是主要因素。根据有关研究表明〔12〕,合理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认知水平,促进其以积极态度面对疼痛控制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疼痛强度和疼痛干扰。因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是多数临床首选的癌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预防保健的策略之一,不仅可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增加自我保健能力,而且更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卫生保健形式〔13〕。赋能教育干预是一种以授权、自我管理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主要是通过激发患者的内在潜力,使其主动关注自身健康,并对自身健康负责的自我主动护理行为〔14〕。赋能教育包括5个基本步骤,即确立问题、表达情感、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及效果评估,与常规教育方式更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化,是以鼓励患者自行决策、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及相互合作的方式,以帮助和支持患者对自身以往行为进行改变的过程,强调行为改变是内在动力〔15〕。有研究证实〔16-17〕,赋能教育能够显著促进糖尿病患者的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有效控制。
本研究将赋能教育干预应用于癌痛患者的疾病管理中,通过成立干预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和研究,并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确定问题,引导患者找出自身存在的癌痛控制问题,鼓励其表达自身对癌痛控制感受,并与之积极探讨和分析癌痛控制不佳的原因,使患者的癌痛控制自我管理的主观性和积极性得到激发,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本研究表明,赋能教育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癌痛患者的癌痛控制障碍,提升患者的癌痛知识掌握能力,改变其遵医行为,提升其遵医服药依从性,使得疼痛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控制,促进疾病预后和睡眠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将赋能教育干预应用于癌痛患者的疾病管理中,能够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疼痛信念,使其意识到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和责任感,能显著减少癌痛患者的癌痛控制障碍,使得疼痛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有利于癌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