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桥下景观空间研究

2021-06-09 01:22陈霞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架高架桥景观

陈霞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设计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0 引言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高架快速路逐渐成为城市纹理中最为明显的带状标识,但高架桥下空间却存在着空气差、废气重、噪音大、雨水覆盖、采光不充足等问题。因此,设计单位应针对这些不利因素,通过绿植、小品、彩绘、亮化等手段进行改善,从而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1 高架桥下空间的概念

在城市化发展不断提速的过程中,城市交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有效缓解交通堵塞等问题,各大城市开始建设城市高架桥,交通形态也从原来的平面状态转变为立体状态。因此,在高架桥下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即为高架桥下空间[1]。

2 桥下景观空间的设计要义

2.1 设计原则

为了有效利用桥下空间,设计单位应以安全性、生态性的原则为前提,合理设计高架桥下景观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1 安全性。在高架桥下景观空间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不能让景观设计遮挡行车视线,以保证通行安全,活动空间还应结合人行的需求;景观设计不得与高架桥体结构的安全发生冲突,并预留出桥体的日常检修空间。

2.1.2 生态性。为了保障高架桥下空间设计的生态性,设计人员应选择低消耗、无公害的设计材料,合理利用立体绿化、山石小品、传统绿植等软材料,有效缓解高架桥带来的压迫感。

2.1.3 集约性。合理释放城市的土地功能,以提高土地的集约性。高架桥下可作为市政设施的附属空间,比如将其作为停车场、公交场站等市政配套场所。

2.1.4 易辨性。高架桥下的景观浏览主要分为静态体验和动态体验两种形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同车速所感受到的景观体验也不相。在静态体验中,可以感受到景观语言和文化传承的感染力;动态体验则更注重景观浏览的连贯性,从中可以感受到设计元素的韵律感和线性排列感。

2.1.5 功能性。设计单位应对场地现状进行分析和调查,以文化、自然、社会等为基础,结合景观的特征和属性对高架桥下景观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

2.1.6 人文性。设计单位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高架桥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对高架桥下景观进行设计,以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设宜居环境。

2.1.7 艺术性。设计人员应合理利用光影、尺度、比例、色彩、线条、质感、植物形状、景观材料类型等因素,并结合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对景观构图进行设计,进一步提高高架桥下景观的艺术性。

2.2 设计策略

2.2.1 合理、充分调研高架桥建设场地

在高架桥下景观空间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发现和分析问题;第二,解决问题。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通常会忽略对建设场地的分析,导致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因此,为了保障高架桥下景观空间的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应以业主提供的材料为基础,对场地进行仔细的调研和勘探,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从施工场所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局设计,使高架桥下景观空间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2.2.2 高架桥的多维度设计

高架桥是贯穿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会割裂城市空间,制造出碎片化景观空间。因此,设计师应从多维度出发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从人的视角出发,将高架桥分解成桥上、桥下进行设计;从街区的角度出发,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以所在区域的文脉特征、功能需求为基础进行设计;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控制城市景观碎片化问题,打造线形景观廊道。

2.2.3 景观设计手法多样化

设计人员应以项目需求为基础,运用绿道建设、海绵城市、工业区提升改造、道路景观、城市滨水景观、城市绿地系统等方式进行设计。

2.2.4 遵循上位规划

设计人员应以上位规划框架为基础,从周边用地属性与使用人群着手,梳理到访场地的周边人群的特征与人流情况,深入发掘规划和基地所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呼应区域定位,同步打造满足片区功能需求的景观空间[2]。

3 桥下精细化景观空间的主要类型

3.1 绿植地景型

绿植地景型是当前高架桥下景观的主要设计方式,其设计材料主要包含城市小品、绿化带等,因其具有环境评价积极、成型快、投资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架桥下空间。但是由于苗木需要同时具备耐旱性和耐阴性,因此在对桥下进行苗木选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会选用耐阴地被满载、满铺或耐阴地被加生态覆盖物的形式。

3.2 山水旱景型

该种设计方式通常适用于对品质要求较高的景观大道等重要路段。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以当地文化特质为依托,对本土特色的园林标识进行合理萃取,并结合观赏草、花境、石景等手段对设计素材进行平面化布置,使城市文化得到有效展示。该设计方式不但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精神文明,还具有园林代入感和场景感良好、视野开阔、设计材料多样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景观观赏性。

3.3 海绵城市型

在对高架桥下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使城市开发建设前、后的水文特征保持一致,设计人员应采用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对桥梁的正投影下放进行处理,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削减径流污染负荷、缓解城市内涝等目的,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4 城市高架桥下景观空间设计探讨

4.1 项目背景及概况

依托南京市机场二通道景观工程项目,对高架桥下景观空间设计进行探讨。机场二通道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射线之一,工程起于小行立交,止于规划的机场西大门,路线沟通南京主城、江宁副城以及禄口新城,全长约33km。机场二通道的建设促进了主城与雨花台区、江宁区之间的联动发展。该项目工程范围为软件大道至凤信路,道路总长约1.2km,规划红线宽度为40~60m,规划等级为城市快速路。

4.2 设计构思及策略

4.2.1 自身特质分析

(1)不断变化的视角

该项目总长1.2km,拥有地面慢行、高架飞驰、隧道穿梭三种体验。

(2)无处不在的“硬质森林”

该项目的高架主线桥、桥墩及附属设施,降低了环境的亲和力,并带来了过多的阴暗区域。

(3)已实施段景观分析

中侧分带位于高架下方,选用八角金盘、海桐较耐阴地被,全线形式单一,缺少新颖亮点设计。

4.2.2 设计策略

针对自身特质,结合人群需求,避免趋同化设计,加强景观的特色化处理。

(1)多层打造丰富的色彩体验

路口节点,选用开花乔木、灌木及时令花卉,营造繁华绽放的热闹氛围;高架下方结合光照条件,选用不同的耐阴植物、小品等打造精致的桥下空间,人行道选用冠大荫浓的色叶乔木,夏天可为行人带来绿阴,冬天也能感受到和煦的阳光;高架上方的一体化设计花箱内种植了色彩丰富的开花植物,在车辆的快速穿行中,给人以强烈的色彩引导,减少视觉疲劳。

(2)多手段弱化桥体,提升景观亲和力、创造力

两侧选用树形飘逸、冠幅开展的植物来弱化桥体;桥下选用多品种耐阴地被、覆盖物、小品采用桥体彩化、亮化等手段,弱化桥墩的存在感。

4.3 设计策略总结

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及道路断面(见图1),分析光照条件,紧扣“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林园相映”的主题,打造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简约大气的城市快速路。

图1 标准断面图

4.3.1 桥上空间

高架桥上定制了玻璃钢材质的种植花箱,采用排水一体化设计,花箱内建议种植灌木月季,选用抗性强、花期长、色彩鲜艳的品种,如粉色的“安吉拉”“仙境”“杏花村”,红色的“红帽子”,橙红色的“红苁蓉”,嫩黄色的“黄苁蓉”,桃红色的“小桃红”等。车辆穿梭其中时,只要打开车窗,就仿佛置身于“空中花廊”,满目的鲜花让人心情愉悦。

4.3.2 桥下空间

高架桥下景观设计内容包括人行道、侧分带及中分带。

人行道(4m)上种植的树种可选用落叶乔木,冠幅开展的品种,弱化桥体的同时,还能确保阳光在冬季亦能照射至桥下空间。通过分析,目前已建的树种为法桐、香樟,用于衔接道路软件大道、数字大道的亦为法桐。而周边用地为商住、学校、部队,生活气息浓厚,因此建议选用栾树或榉树,其树形优美、冠幅开展、秋季绚丽多彩。

侧分带(2m)选用高分支点开花灌木,确保地上、地下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还不影响交通安全。建议选用春季开花的北美海棠“印第安魔力”,这是一种4月中旬开放的玫红色花,可实现春观花、秋观叶、冬赏果,以此强化道路景观特色。

中分带(6m)位于高架正下方,光线弱、无雨水,根据地理条件,将其打造成别具一格的自然式庭院花园景观。选用黄色砾石打底,提亮高架下的阴暗空间,与各色耐阴地被形成反差,地被下方用各色有机物覆盖地表,可保持水土、吸附扬尘,亦能起到装饰作用。同时,还可增加园艺小品、造型花钵、造型树等,搭配出错落有致的景观,打造出灵动多彩的桥下景观(见图2)。交叉路口可于节假日摆放时令花卉烘托气氛,并对节点桥墩绘制艺术彩绘(见图3)。

图2 桥下标准段效果图

图3 桥下节点效果图

4.3.3 外侧空间

外侧临近居住区、商住、学校,生活气息浓郁,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可参与性活动,可融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景观结构以2.5m 宽的运动环道贯穿全线,连接各个地块,打造节点公园。引入动物主题,利用时尚、鲜明的配色,创造出属于该区域的特色属性,使桥下灰色空间变成全新的公共娱乐的场所(见图4)。此外,还可延续侧分带种植品种,以各类观花海棠为主,打造出兼具观景与隔音、降噪功能于一体的带状绿地。

图4 节点效果图

5 结语

在城市高架快速化建设中,桥下空间作为其附属空间,具有景观开发潜力。现有高架桥下突出的问题主要在于形式单一、布局缺乏整体性考虑和个性化设计。因此,设计人员应从所属区位、立地条件、存在问题等角度出发,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构思、设计,使高架桥下空间成为可赏、可游,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高品质空间。

猜你喜欢
高架高架桥景观
南宁市市郊铁路武鸣线工程高架站造型地域化设计
景观别墅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景观平面图》
福州高架桥上的“红色飘带”
拆除高速路
废弃高架桥的“新生”
印高架桥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