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的奠基者——向达

2021-06-08 23:30崔鹤同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敦煌学学术界敦煌

向达是湖南溆浦人,早年靠寡母含辛茹苦拉扯着读完小学、中学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任职期间,工作之余他辛勤笔耕,每天不写到1500字不罢休。

1930年,向达到北平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他利用馆藏的丰富文献,着重于敦煌俗文学写卷和中西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研究。翻译并于1930年发表了《斯坦因黑水获古记略》《斯坦因敦煌获书记》,又着手翻译勒柯克的《高昌考古记》和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他同时利用新材料,提出新观点,发表了一批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敦煌学的论著。

正是在这里,向达开始了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敦煌学的研究。他完成力作《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933年刊于《燕京学报》专号),奠定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从此在中西交通、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卓然成家,为中外学界所瞩目。

1937年末,向达访问巴黎、柏林、慕尼黑等地科学院、博物馆,考察各处窃自中国西北地区的壁画、写卷等藏品。在巴黎期间,着重研究了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的敦煌写卷,抄录了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有关文献等。他撰写的《伦敦的敦煌俗文学》和《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等文,为学术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把国内敦煌学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38年,向达携带着抄录的几百万字的敦煌资料,回国。

回国后,向达先在迁到广西宜山的浙江大学史地系任教,不久转任昆明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兼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导师。向达代表北京大学于1942年春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考察了莫高窟(千佛洞)、万佛峡等。所到之处,向达都一一详细考察,并将考察過程和结果,记录在名为《西征小记》的书中。向达以科学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敦煌石窟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因此他被誉为开创“敦煌学”的先驱。

(摘自《人民政协报》4.1崔鹤同/文)

猜你喜欢
敦煌学学术界敦煌
百余年来敦煌学成就的全面总结
国内学术界马克思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分析的研究综述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新时期红军长征研究文献综述 
敦煌 敦煌
民国学术期刊与敦煌学的发展
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精髓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