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滋养生命

2021-06-08 08:05陶金玲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3期
关键词:形神中医学身心

陶金玲

追求生命的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课题。生命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因为生命的健康,有了人,便有了医学。因为生命的健康,有了人,便有了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医学和教育即为着人的生命健康服务。中医学强调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强调顺应自然、滋养生命。人是需要教育的生物,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形式,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生命本身,健康、和谐的生命态正是教育的本源追求。教育学是探究生命成长奥秘的学科,是决定着人的生命生成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学科,与中医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学追求形神合一、顺应自然的健康养生思想恰恰也是教育所应追寻的境界,保持健康、和谐的生命态是教育与中医共同的旨归。中医的养生观念,为人类提供了把握生命健康的整体观念及辩证思想,更为关注儿童生命健康成长的姊妹学科—教育学提供了思想启迪和方法论指导。

“养生”即摄养身心、养护生命。中医学强调养生,认为养生是保持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教育应以敬畏之心借鉴中医“治未病”的养生观念,谨言慎行,“防患于未然”,以滋养生命为己任。

中醫学养生强调顺应自然,不仅仅是强调顺应时令、环境,亦强调顺应自身生长规律,提出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养生原则。中医养生,顺应自然。教师也如同医生,做自然的仆役而不是自然的主人。儿童教育,亦应顺其自然。无论时令节气、地域环境,还是社会影响,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体生命,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状态,以促进儿童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气是生命的动力,气能生神,神能御气。精为气的物质基础,气为精的生命力表现。精、气、神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精充、气足、神旺是生命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中医认为,养生应形神共养,相得益彰。形神共养,才能形神合一。身心和谐,方为健康生命。中医养生强调的形神共养亦是儿童教育法则,中医养生追求的身心和谐更是儿童教育所追求的。

教育应滋养生命,教育只有服务生命、滋养生命才有价值。教育滋养生命,意味着生命特性的尊重,意味着对生命需求的满足,意味着生命和谐的旨归。关爱儿童的生命、尊重儿童的生命特性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教育作为中医学的姊妹学科,也应借鉴其养生思想,依据儿童生命的特性,遵循儿童生命生成的规律,敬畏生命的历史性、面向生命的整体性、关照生命的独特性,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一个快乐而充实的童年,以实现教育滋养儿童生命的根本使命。

教育即养生应是儿童教育的首要观念,儿童的生命需求应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儿童的生命生成规律应是儿童教育的根本依据。合目的、合规律的儿童教育既应遵循生命的历史性,完善生命的和谐性,又应呵护生命的独特性,实现生命的健康和谐。教育者应以一种基本的生命信念,以虔诚之心与敬畏之心滋润儿童稚嫩的生命,应让儿童生命获得诗意的成长。从生命出发,滋养生命,教育应承担起养生的伦理使命和文化使命。当这些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时候,教育便在人类生命的发展史中赢得了地位和尊重。

(作者系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形神中医学身心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给身心降个温
赵养军·老兵石屋
“以形写神”
破碎的“豪门”梦让我身心俱损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