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芸:“人民法庭在参与社会诉源治理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特色,找到合适的路径,让司法服务的触角更深更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全省法院收案下降7.2%。”“人民法庭增设至316个……化解全省近40%的民商事案件。”翻看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几组数据让省人大代表、绍兴市越城区灵芝街道天和社区党总支书记傅芸感到尤为振奋。
“2019年,全省法院收案下降4.6%,浙江也是全国唯一收案出现负增长省区;2020年这个数值上升到7.2%。”傅芸说,浙江法院探索开展诉源治理工作的成效在不断凸显。
诉源治理就是对诉讼的源头治理,即通过多种治理手段,预防潜在纠纷、化解已有矛盾、减少进入诉讼环节案件数量或有效分流诉讼中的案件。近两年来,浙江法院创新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诉源治理工作的方法路径,持续总结推广永康“龙山经验”、舟山“普陀模式”、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积极助推“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县级矛调中心建设,92家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全部入驻矛调中心。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绍兴在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方面也有诸多探索。”傅芸介绍,目前,绍兴全市法院已成建制入驻县(市、区)矛调中心。此外,绍兴在全省率先开展天平调解试点工作,现已在县级矛调中心设立了“天平调解工作室”,选任已退休的专业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坐堂问诊”,老百姓化解矛盾纠纷有了“专家门诊”,为纠纷多元化解凝聚起强大合力。
数字赋能,是实现诉源治理的有效路徑。“ODR线上调解、移动微法院,24小时‘不打烊司法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高的满意度。”傅芸说。
如何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使浙江诉讼大省的现状得到明显改观?傅芸认为,一方面要不断助推矛调中心建设,加大对社会解纷力量的指导、培训力度,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加速实现;另一方面要“再注能”,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加强对在线调解、诉讼等智能平台的优化升级,实现真正的便利高效,加强法院智能化建设的科技支持和资金保障。
此外,人民法庭的作用不容忽视。“人民法庭是法院工作的最前沿,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在诉源治理中发挥着‘桥头堡作用。”傅芸表示,“人民法庭在参与社会诉源治理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特色,找到合适的路径,让司法服务的触角更深更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绍兴深入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不少法庭扎根于当地经济文化土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傅芸举例说,嵊州市黄泽法庭从当地王羲之“戒讼”的家训中汲取养分,推出了“羲之云调解”;越城区袍江法庭设立全省首个“工会工作室”,引入“工会+法院”模式来调解劳动争议,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些探索尝试都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