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俊,张俊杰
(1.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2.中国民航大学 体育工作部,天津 300300)
过去30年,研究者利用各种监测手段对足球运动员的跑动表现进行了大量研究[1-4].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监测足球运动员跑动表现的科技设备日益增加[5-8],GPS被认为是当代足球中收集和报告比赛数据最省时的方法[9].便携式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提供了合理精确的数据,能够分析距离、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10],采集的数据能够为教练、科研或医疗团队评估生理消耗,同时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团队和个人的训练、比赛跑动表现和能量需求[5,11].
在足球比赛中,不同位置角色是影响跑动表现差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4,11-13].虽然有研究对历年来的文献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和梳理,但以青年为研究对象的很少[14,1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青年足球运动员不同位置的跑动差异,全面了解青年足球运动员各位置生理消耗、体能需求,进而为合理设计位置战术、科学选材和针对性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以北京中赫国安参加2017年U18精英联赛和U18锦标赛共10场比赛的打满全场的队员(n=16)为研究对象,研究U18球员的比赛跑动表现.包括前锋(n=2)、边前卫(n=3)、中前卫(n=6)、边后卫(n=3)和中后卫(n=2).
1.2.1 监测设备
本研究使用Apex可穿戴运动表现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将Apex模块放入运动背心,球员穿戴背心完成比赛后,将信息采集模块从背心取下,利用电脑中的专用软件生成队员在比赛中的跑动数据.Apex可穿戴运动表现监测系统在高水平足球队中应用广泛,如巴塞罗那、阿森纳、利物浦、热刺、德国国家队、葡萄牙国家队、英格兰国家队、北京中赫国安、中国国奥队等.
1.2.2 研究变量
研究变量为国安U18不同位置球员的比赛跑动表现数据,包括跑动总距离、低强度跑动距离、中强度跑动距离、高强度跑动距离、低强度跑动距离百分比、中强度跑动距离百分比、高强度跑动距离百分比、加减速次数和最大速度.不同强度速度划分采用欧足联标准[7,12,16]:低强度跑动(0 km/h
1.2.3 数据统计
数据检验使用SPSS21.0软件.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取0.05.
现代足球战术的变革和打法的多样性,对球员个人能力的全面性、多元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不同战术打法决定了不同位置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位置球员的战术要求又决定了其在比赛中跑动表现的差异性,通过对国安U18不同位置球员的跑动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讨论各位置球员跑动特征的差异性,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在总跑动距离方面,国安U18前锋全场总跑动距离为(9 375.6±486.3)m, 边前卫全场总跑动距离为(10 022.0±471.8)m,中前卫全场总跑动距离为(10 231.5±365.6)m,边后卫全场总跑动距离为(9 870.9±475.9)m,中后卫全场总跑动距离为(8 518.8±394.4)m(见表1).
表1 国安U18各位置的队员全场总跑动距离数据
在总跑动距离方面,国安U18中前卫(P<0.05)高于前锋、边后卫和中后卫.由于国安U18中前卫在比赛中的跑动需要覆盖全场,主教练对球员的跑动积极性要求较高,尤其要求中前卫在进攻时要插上进行支援,形成2-3-2-3阵型,在防守时快速落位,形成密集的4-5-1阵型,所以每场比赛3个中前卫的跑动覆盖面积要高于其他位置队员,因此中前卫全场跑动总距离则多于其他各位置队员;边前卫(P<0.05)稍逊于中前卫,但在每场比赛中的跑动距离也相对较多,且高于前锋和中后卫.边前卫队员虽然不需像中前卫一样覆盖全场所有区域,更多是在边路区域活动,但由于战术需要,边前卫在比赛中要求进行更多的前后纵深跑动,进攻时需要在前场的锋线区域支援进攻,不停地进行穿插跑动,防守时也要像中前卫队员一样落回到平行位置,在后卫身前形成一道中场屏障,因此边前卫是除中前卫外全场总跑动距离最多的队员;边后卫(P<0.05)高于中后卫和前锋,边后卫不仅需要承担边路区域主要的防守任务,同时需要不断参与进攻,在中场场区形成2-3-2-3阵型进行边路支援,球运行到前场进攻三区时,为了能够在比赛中为球队拉开宽度,同时形成人数优势,边后卫需要频繁地后插上,甚至要形成2-1-4-3或2-1-2-5的阵型.而中后卫的进攻职责主要是后场建立进攻的发起者,防守职责更多是在后场中路进行选位和指挥,所以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防守三区.前锋在进攻中更多是在进攻三区进行穿插跑动,并与中场队员寻求配合射门,防守任务是在前场进行高位压迫和深度防守后落回到中场线前,所以前锋的活动范围更多在进攻三区.因此,前锋和中后卫全场总跑动距离相对最少,同时与其他各位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国安U18不同位置队员全场总跑动距离的排序高低依次为:中前卫>边前卫>边后卫>前锋>中后卫.有研究者对中国U13-U17男子足球运动员、国外U13-U18岁精英足球运动员、国青与国奥男子足球运动员、2014赛季中超联赛男子足球运动员、2014年世界杯的男子足球运动员、中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不同位置跑动表现进行过研究,对于各位置跑动距离排序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1,12,16,17,18,20].因此不同年龄、性别的足球运动员,在全场总跑动距离方面具有相似的位置特征规律.教练员在选材、训练和排兵布阵时,可以借鉴足球运动员跑动距离的位置特征规律,进行更加科学和有目的的筛选和布置.
2.2.1 低强度跑动表现
国安U18前锋队员低强度跑动距离为(7 530.6±350.6)m,边前卫队员低强度跑动距离为(7 867.7±372.2)m,中前卫队员低强度跑动距离为(8 207.4±331.9)m,边后卫队员低强度跑动距离为(7 606.4±372.1)m,中后卫队员低强度跑动距离为(7 098.5±331.3)m,在低强度跑动距离的比较中,国安U18不同位置队员排序高低与全场跑动距离相同(表2).在低强度跑动距离百分比方面,国安U18中后卫队员低强度跑动距离百分比最高,且与边后卫、中前卫、边前卫和前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锋队员低强度跑动距离占比仅次于中后卫,且与边后卫、边前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国安U18前锋和中后卫虽然在球到各自位置的场区时需要进行一定的高强度跑动,但当球不在各自位置场区时也会有一定的比例进行走动和慢跑,由于国安U18前锋和中后卫在比赛中活动范围相较于其他位置队员较为受限,所以低强度跑动占比最多.低强度跑动在足球比赛中主要是为了恢复体能,同时在足球比赛的低强度跑动距离方面,研究者对于不同研究对象的分析结果并不一致.
表2 国安U18各位置队员全场低强度跑动表现
2.2.2 中强度跑动表现
在中强度跑动距离方面,国安U18中后卫队员中强度跑动距离为(1 161.0±154.1)m,边后卫队员中强度跑动距离为(1 810.1±175.8)m,中前卫队员中强度跑动距离为(1 774.5±254.0)m,边前卫队员强度跑动距离为(1 712.1±157.2)m,前锋中强度跑动距离为(1 424.3±251.7)m.中强度跑动距离大小顺序依次为:边后卫>中前卫>边前卫>前锋>中后卫,前锋和中后卫(P<0.05)低于其他各位置队员,边前卫、中前卫、边后卫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表3).总之,由于中、低强度跑动表现一般不作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跑动指标,所以中、低强度跑动的研究意义相对较小[3,20].
表3 国安U18各位置队员全场中强度跑动表现
2.2.3 高强度跑动表现
在高强度跑动距离方面,国安U18前锋队员为(420.7±69.4)m,边前卫队员为(442.2±70.5)m,中前卫队员为(249.6±70.2)m,边后卫队员为(454.4±87.3)m,中后卫队员为(259.3±96.4)m.从高到低排序为:边后卫>边前卫>前锋>中后卫>中前卫,中后卫和中前卫与其他各位置队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后卫和中前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边后卫、边前卫和前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
表4 国安U18各位置队员全场高强度跑动表现
国安U18主教练倾向于以攻势足球为主的战术打法,基础阵型为1-4-2-3-1,进攻主要以地面传控为主,后场建立进攻时,阵型变为1-2-3-2-3,两名边后卫充分拉开制造宽度,球发展到前场时,形成1-2-1-4-3阵型,要求边后卫队员向前支援进攻的深度较大,所以在进攻时刻中边后卫需要不断进行高速跑动中的后插上,同时在球发展到进攻三区教练要求边前卫队员在对手肋部空间高速穿插跑动,出现一对一机会后利用个人能力进行突破,而前锋队员要频繁前插和接应来牵扯对方中卫队员,同时利用顶级速度抢点包抄,由于战术的需要对于边后卫、边前卫和前锋的高强度跑动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在由攻转守时刻锋线球员作为离球最近队员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反抢和组织局部队员进行立即压迫,边后卫在进攻中因为要在进攻三区接应、支援,所以在前场丢球后要快速回追和落位;而在由守转攻时刻,前锋和边前卫作为进攻箭头需要高速前插以求获取直接渗透打穿对手防线的良机,边后卫队员同时需要快速跟进,在无法直接渗透的情况下高速后插上进行支援.因此,边后卫、边前卫和前锋在比赛中需要更多的高强度跑动去完成战术赋予的位置职责,而中后卫和中前卫在比赛场景中更多承担的是传球组织和指挥的角色和任务,不需要进行频繁的高速穿插和跑动.因此,边后卫、边前卫和前锋在高强度跑动距离和占比方面明显高于中前卫和中后卫.不同位置队员在总跑动距离和不同强度跑动表现的比较中得出,中后卫相较于其他位置而言跑动能力最低,这一论点与许多中外研究者得出的结论相同[12,13,17,19].这表明中后卫在所有位置中的能量消耗和体能需求最小.
总结得出,在高强度跑动距离方面,国安U18中后卫和中前卫与边后卫、边前卫和前锋存在显著差异,而边后卫、边前卫和前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中国U13-U17男子足球运动员、2014赛季中超联赛男子足球运动员、国青与国奥男子足球运动员和澳大利亚精英足球运动员的研究结果相似[7,12,17,19].但是,在前锋和边路球员高强度跑动距离的比较中,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这可能与战术打法、球员个人特点等原因有关.由于现代足球比赛向着快节奏、高强度的趋势发展,教练员的技战术打法对足球运动员的跑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强度跑动能力已成为足球运动员的重要素质.因此,教练员在选材、训练和位置选择方面应更加侧重高强度跑动能力较强的球员.
有研究表明,足球比赛中更多以短距离、短时间内的加速、制动、减速、变向、再加速为主,球员下肢爆发力和神经对肌肉协调发力对加减速运动表现起到关键作用.北京中赫国安U18各位置队员加、减速次数对比如图1.
图1 北京中赫国安U18各位置队员加、减速次数对比
国安U18球员的比赛加速次数从高到低排序为:边后卫>边前卫>中后卫>前锋>中前卫.需要说明的是,边后卫与中前卫的加速次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赛减速次数的排序为:边后卫>边前卫>前锋>中前卫>中后卫,统计分析发现,中后卫与其他各位置的减速次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边后卫与中前卫比赛中减速次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减速能力主要体现在突然的变速、变向、快速转身等方面,良好的加减速能力对于足球运动员而言,是比赛中完成急停急转、突破摆脱、防守拦截、创造进球机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足球运动员来说,加速、减速、变向、再加速能力是竞技能力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之一.比赛指导训练,基于此,在周期训练安排中,速度灵敏、爆发力、快速伸缩复合练习、基础力量训练、功能性训练等合理设计训练比例,着重加大无球-有球结合的速度灵敏训练.从系统性和周期性训练的思考角度,帮助球员提高竞技水平,降低损伤风险.
最大速度即可理解为最高跑动速度,需要有一定的直线加速距离才可能达到最大速度.例如在足球比赛中前锋从本方禁区直线冲刺对方禁区,拿到球权,完成助攻或射门得分.国安U18不同位置的球员在最大速度方面的排序见表5.
表5 国安U18各位置队员最大速度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边前卫>前锋>中后卫>边后卫>中前卫,其中前卫与其他各位置的最大速度能力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前卫最大速度均明显低于其他各位置(P<0.05),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7,11].由于中前卫的位置特点决定了其最大速度跑动的次数较少.实践发现,在中前卫的位置选择上,教练员一般会安排技术细腻、意识和大局观较好的球员.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就最大跑动速度而言,结果存在一定的争议性,并未出现一致的研究结论.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战术打法要求不同、不同球员能力特点存在差异.比较而言,国安U18边后卫球员虽然在高强度跑动能力突出,但两个边后卫在绝对速度方面并不出色,甚至相较中后卫也有一定差距.
总之,最大速度运动表现和加速-减速-制动-变向-再加速能力是足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主导因素,也是足球专项体能训练的重点内容.爆发力水平与功率输出、基础力量、神经肌肉协调发力存在正相关.因此,重视足球运动员专项技术技能和专项体能训练的周期阶段划分,明确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将速度灵敏训练、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等作为训练重点.训练内容设计需符合球员长期发展模型,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球员竞技表现,延长球员运动寿命和职业生涯.
(1)各位置跑动距离由高到低排序为:中前卫>边前卫>边后卫>前锋>中后卫;在高强度跑动距离方面,边后卫>边前卫>前锋>中后卫>中前卫;在加速次数方面,边后卫>边前卫>中后卫>前锋>中前卫;在减速次数方面,边后卫>边前卫>前锋>中前卫>中后卫;在最大速度方面,边前卫>前锋>中后卫>边后卫>中前卫.这表明不同位置队员的跑动表现差异明显,并且足球比赛跑动表现与位置角色、战术打法和球员个人特点具有极大相关性.
(2)中前卫的总跑动距离最多、最大速度最低;边后卫、边前卫、前锋的高强度跑动距离明显高于中前卫和中后卫;中后卫的综合跑动表现最低,表明中后卫在所有位置中的能量消耗和体能需求最小;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大多数研究者相一致.因此,足球运动员的跑动表现具有相似的位置特征规律.
通过对比分析北京国安U18队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表现,表明不同位置之间的跑动数据差异较为明显,教练员通过掌握球员不同位置跑动特征和规律,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材、训练、评估和设计战术打法,同时教练员应在了解球员个人特点和有目的地发展其某项比赛能力的基础上,巧妙安排不同球员的位置.